1: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2: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3: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4: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5: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6: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7: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8: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9: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1: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12: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3: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15: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6: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7: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8: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1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20: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21: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22: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3: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4: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2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26: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27: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28: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29: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30: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31: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3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33: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34: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