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

当我们闲余时间足够多的时候,总会想找一些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来看看,那么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

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青春是一盘孤独的番茄炒蛋

作者:嘉倩

四年前,在欧洲的第一年,住在学校配备有基本家具的单人房里,厨房、厕所、卧室一应俱全。不需要与外界有任何关联,也没有邻里之间的往来,更没有任何的嘈杂,这就是有些凄凉的学生公寓。二楼中间的一间房,在那红色窗帘内,我度过了大一的一整年。

一个人买日用品,一个人扛大米回家,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回家温习功课,一个人读书、看电影,一个人打工,一个人哭着寻找坚强的理由。一个人久了,对于一个友好的微笑,都会放大到从心底里的温暖;对于那些能够触及灵魂的旋律和歌词,听着会心潮澎湃;对于电话和网络,不再有任何依赖,洒脱地生活着;对于爱情,没有期待也更小心翼翼了;对于节日,不痛不痒,就算外面烟火漫天,自己的日子还是柴米油盐。

在外面吃饭太贵,超市里的冷冻食物成了奢侈品。中国菜令人怀念,方便面里面放一些鸡蛋和蔬菜,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很丰盛,有时候也会烦腻。于是,不得不开始学做饭,从最简单的番茄炒饭做起,一点点增加难度。后来厨艺渐长,发现做菜不难,什么都可以炒一炒,自己创造都可以。偶尔会为自己到哪里都饿不死而骄傲万分。

番茄炒蛋,是我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因为做起来很快,拌着白饭吃也很美味。每次把热好的饭倒进炒锅里,就着锅一起吃,会生出无限感慨。往往在最饿的时候才想到要吃饭,因为无人问我饿了没有,更没有人烧一桌子的菜等我回家。肚子咕噜咕噜叫的时候,我才会去温一温昨天的冷饭,拿出鸡蛋和番茄,十分钟完成,然后狼吞虎咽。最饥饿时候的饱足,就是幸福。

我对番茄炒蛋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和满足感,为自己那些卑微的小成就喝彩,即便在旁人看来多么不起眼。青春,或许就只是一道简单的家常小菜,在大酒店里吃着山珍海味的人永远不会点番茄炒蛋,但在一无所有、饥饿落魄的时候最想它。

大多数人的青春都很平凡,甚至一无所有,心中豪情万丈,却也经常被打击得遍体鳞伤。一个人在外面,留学、工作,一碗白饭,配着番茄炒蛋,再撒上切好的葱,看着黄色与红色的交织,心情愉悦,有时候竟然能够得到奢侈般的满足。黄色是生命,红色是热情。番茄炒蛋道尽了我们的青春岁月,虽然极为平凡,但是生命与热情彻底渗透。

经过第一年一个人的生活,我才明白,其实成长,就是在一个人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永远在小圈子里面,被一群人包围,是不可能有突破的;在热闹的人群里,是无法独立思考的。一个人想多了,就找到了对待世界的方式;一群人,却往往受到太多别人的感染而缺少自己真正的想法。在这里没有支点,这样的一间房,承载了这一年所有的成长与泪水。人真是奇怪,有时候我甚至会很感激这一年的冷清和孤单。

一刻不停地行走,有一天累了,才发现灵魂很远,很久没有静下来和自己谈谈心。自我意识缺少的时候,最容易迷失,也最得不到机会成长。一个人的时候,是成长的好机会。一个人坐在房间里面,大概是在这里的常态。很安静,不想看电影也不想出门,什么都不想做,只剩下自己,还有颗清醒的脑袋,突然就会想清楚很多事情。

我的青春,就是一盘孤独的番茄炒蛋,平凡却也很灿烂。

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58赶集那一夜

作者:李春晖 焦丽莎

长达十年的“血拼”,如何终结于二十个小时的资本、梦想与人性的大碰撞?

北京零点后,三里屯笙歌未歇,威斯汀酒店总统套房灯火通明。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曾在这里安睡,然而2015年4月13日,两个男人注定在此无眠。

生于1976年的湖南人姚劲波和生于1974年的安徽人杨浩涌,决定给他们十年的恩怨做个了断。

又一对不可能的“夫妻”在一起了

赶集投资人定的酒店,排场考究。5.2万一天的市价,320平米的超大空间,在酒店33层,刚好适合决战紫禁之巅。

上谈判桌之前,两家还在酣战。烧着一天1500万的广告费,赶集上央视,58同城则在分众霸屏。双方各不相让,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市场风云剧变。58同城虽然推出58到家,可一边面对河狸家、阿姨帮等创业公司的竞争,一边美团、京东纷纷推出到家业务,赶集网面对的局面也类似。两家公司在分类信息领域比勇斗狠,无暇分出精力、财力拓展新业务。如此下去,败的一无所有,赢家也是惨胜。

姚劲波自然乐见其成,他没少去赶集网投资人那里“松土”。

杨浩涌是怎么想开的?姚劲波现在都觉得有点好奇。摆在杨面前是一道选择题,感性去敲钟还是理性的去合并。想放弃血拼,须得杨浩涌迈过心里的门槛,谈判桌上,两大阵营差异悬殊。除了双方律师,58阵营只有掌握“超级投票权”的姚劲波与CFO周浩。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并未到场,而是“放权给劲波”。其实羊的角色很重要,用姚劲波的话说“羊东出现加快了我成功的速度”。58同城在2009年遭遇经济危机,也是羊东倾囊相助。

再看赶集阵营,杨浩涌与COO陈国环的身后,还有七八位投资人。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赶集第一位外部投资人)把这次谈判总结为六个字:不容易不简单。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更是功不可没,她是杨浩涌“最亲密的朋友”,合并案前后,杨浩涌和徐新的交流最多,徐亦是优酷土豆合并的主导者。

姚劲波极具韧性,尽管如此,他也未料到自己要面对一场长达20小时的车轮战。不止是与杨浩涌,更要与赶集网8、9个股东全部一对一谈过。这甚至比和杨浩涌沟通更困难,完全是一场消耗战。他也许应该和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交流下感想,不久前滴滴与快的合并谈判也持续了13个小时。

这是密集的、高强度人性碰撞。对金钱的诉求,对事业的渴望,虚荣心与现实交织一处,多方利益纠葛作一团。有人觉得这是唯一选择,有人觉得还能放手一搏,有人觉得梦想破碎了,有的人觉得一个更大的梦刚开始。每个人身在局中,每个人都表达意见。

投资人们开始轮流去休息,只剩姚劲波和杨浩涌从未离场。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会有人感觉被逼到绝境,谈不下去了。这时候杨浩涌会想“大不了接着打”,姚劲波心思也是如此。

换股比例是交锋最激烈的部分。“赶集最初给出的估值,我肯定不接受。”在姚劲波看来,58同城股东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换股比例从最初的7:3到6:4再到5:5。姚劲波承认,“最后这个点已非常接近我的底线。”在他看来,不管是从流量、收入、利润、布局、现金,各方面来看,都没有道理出最初对方提出的价钱。

合并后如何分工,董事会怎样决策……一条条问题依次沟通。他们决定叫个外卖,再喝一点酒。一起喝酒吃肉的时候,就算不能称兄道弟,也总能驱散剑拔弩张。

谈判中,58投资人腾讯虽然并未到场,但也是“关键先生”。腾讯提供了4亿美元左右现金,让一些投资人放弃股权套现离场,减少了创始人股份稀释,这无疑加重了58筹码。2014年6月58接受腾讯投资时,姚劲波曾告诉记者,他看重的并不是腾讯带来的资金,主要是看到了其带来的58所欠缺的资源。

“谈到最后,最大障碍是人性。”姚劲波坦陈,这场谈判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他认为,丑恶源于虚荣,以及对利益的贪婪“跟大街上买白菜是一个道理,没什么区别。”

北京时间4月14日上午十点,崭新的一天,“砰”地一声,香槟打开,金色泡沫喷涌,又一对不可能的“夫妻”在一起了。

58赶集能否实现1+1>2

姚劲波很早就不缺钱,他做个人站长起家,大学刚毕业,就靠域名交易赚到了第一桶金,其后又与金鑫、李如彬联合创办学大教育,2010年,学大教育在纽交所上市。2013年,他又带着58同城再次去纽交所敲钟。

58同城上市后,他把钱看得更轻。共事多年的58到家CEO陈小华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姚劲波看不起“小钱”了,以前会为融到150万美元而兴奋的请客吃饭的他,面对数亿融资也觉得稀松平常。

作为58同城的早期投资人,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惊讶于姚劲波那种“上进青年”的劲头。两次公司上市,姚劲波似乎从未有过停下来享受成功的打算,也没有过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迷茫,永远是回到原点,不进则退。

但是他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杨浩涌。杨是耶鲁大学毕业的海归,不过如今,姚劲波穿衣和说话风格更像海归,他喊杨浩涌Mark,而杨浩涌称他老姚。“草根战胜海龟”是外界给这场交易的定义,杨浩涌不以为然,“随便怎么评论。”

早在2013年58同城IPO之后,羊东就找到赶集投资人“互相接触了一下”,但这并未给日后合并埋下伏笔。羊东很清楚,两位创始人都是胆大心细而且主意很正的人,“不可能强迫他们做什么”。

2014年3、4月份,姚劲波第一次通过投行和投资人接近杨浩涌,却吃了闭门羹。杨浩涌觉得“没必要合并”,当时赶集在市场上打得正酣,前方战场捷报频传。2014年赶集保持150%的市场增速,而58只有80%,杨浩涌很兴奋,他感觉再打几个季度就会赢。

杨浩涌的拒绝,让姚劲波不爽。当时正值赶集最新一轮融资启动时,姚劲波把赶集潜在投资人约了个遍,老虎基金就是其中一家。那段往事,杨浩涌现在就淡然了,“商战,很正常。”好几家基金与58同城聊完,都对赶集望而却步。这样的尴尬持续到5、6月份,禁不住赶集月增长数字诱惑,一大波基金又冲回来,包括老虎基金。甚至,老虎基金主动提出“估值你来定,下周打钱”。

合并传闻期,老虎基金一度被视为“脚踩两只船”撮合者。但杨浩涌透露,投资赶集之前,老虎已卖光58同城所有股票。

58同城上市归来后,姚劲波就一直想见杨浩涌,要谈合并。他通过投资人找过对方,被断然拒绝了,面都没见到。

2014年7月,一个闷热夏夜,姚劲波在手机上按下发送键。杨浩涌收到一条短信,“浩涌,人生苦短,咱们聊聊?”

这一天,赶集网刚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直逼58同城。弹药充足,杨浩涌觉得还能再打,再打下去就能见分晓。人生苦短?那就且行且珍惜吧。杨浩涌在手机上写下了“且行且珍惜”这几个字,但还是按下了删除键。

“老姚经常给你发短信?”

杨浩涌笑了,“他也没那么‘死皮赖脸’,三四个月会有一条短信。”短信内容大多是“聊聊”“两家合了吧”之类。“追求”赶集一年时间里,姚劲波约谈了赶集每一位投资人至少两次,每次两个小时。

双方关系持续胶着,市场竞争却从未停止。杨浩涌发现,赶集市场费已经从2013年的3亿元猛增到2014年的7亿元,2015年预算高达15亿元。这是什么概念?京东一年市场费不过如此。如果只是分类信息市场,杨浩涌不介意再打十年。但是,新的O2O战场上,竞争对手小而迅猛。“赢了现在输了未来”是杨浩涌最不愿看到的结局,例如人人网打败了开心网之后,陈一舟也并不开心。

这跟姚劲波的想法不谋而合,“别打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市场费不再恶性循环?”2015年2月,杨浩涌再次收到姚劲波短信。这一次,杨想“即使合不成,双方能够在市场上多一些沟通,哪怕市场费下调几亿美金,都是很大一笔钱。”

2月份见面,两个人略显尴尬,80%时间都是姚劲波一个人在侃侃而谈。有了换股的想法后,二人约定“回去好好想想”。

签下合并备忘录,走出酒店,姚劲波成就感满满,他挺佩服自己:这么难的事儿,竟然办成了。提起此事,他的嘴角就忍不住翘起来。与赶集合并的成就感,大概两倍于上市敲钟。不过,他像一个讲究风度的胜利者,不愿再多谈自己的战果。

杨浩涌则如释重负,“终于告一段落”。回到公司,杨见到下属的第一句话是“赶集好车以后有两个入口的流量了”。在赶集内部,杨浩涌更像是一位产品经理,每周一产品例会,他从不缺席。“我不可能把赶集品牌一扔,自己走掉。”

双方紧绷神经并未立刻放松。4月14日下午,姚劲波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疲惫,我们当时还不知道交易已达成。谈到合并传闻,他一笑,“周四(4月16日)先听听赶集怎么说。”从传闻出现,58同城股价一路飙升,姚劲波感觉“压力好大”。

4月16日,赶集原计划召开记者发布会,但并未如愿。签约前三天里,杨浩涌每天睡觉都不超过一个小时,不间断电话会议占据了杨所有时间。他丝毫不敢松懈。“签完备忘录就是大势所趋了,必须往前推进。”直到17日下午两点签字前最后一刻,双方还在为多拿现金还是股票以及交割流程细节争论,谁都不敢对外公布。

结果众所周知,58同城以4.12亿美元现金加3400万份普通股换取赶集网43.2%股份,这只是交易第一步。杨浩涌与姚劲波将出任新公司的联席CEO,并同时担任联席董事长。

1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杨浩涌话筒声音一直很小,工作人员换了几个也无济于事,直到姚劲波把自己的话筒递过去。有人说,一年来,这场交易决定权,其实握在杨浩涌手上。

合二为一的58赶集从此进入百亿美元俱乐部。4月23日,记者再次见到姚劲波,他嘴角泛起了包,“上火了”。

对于他和杨浩涌来说,合并后的58赶集如何实现1+1>2,留给他们的考验还有很多,类似难题,其他“合并同类项交易”中也会存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60061/608051121.html

更多阅读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5篇

看名人成长的励志故事,体会名人成长中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学习他们刻苦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名人成长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名人成长励志故事篇1: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素材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素材

我们在准备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的时候,肯定会需要用到一些名人励志故事作为PPT素材,那么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素材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素材:坚信自己与众不同16岁时,做群众演员的空当儿,为了生存,我在工地找

外国名人励志故事素材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素材

我们在准备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的时候,肯定会需要用到一些名人励志故事作为PPT素材,那么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素材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名人成长励志故事ppt素材:坚信自己与众不同16岁时,做群众演员的空当儿,为了生存,我在工地找

声明:《名人成长励志故事 长一点的名人励志故事》为网友嬡總昰芣經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