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境,曰欲之,行之,终便得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人生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人生的文章:人生三境
总有一个梦想,它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总有一种坚持,它誓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总有一抹喜悦,它坦然——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生有三境,曰欲之,行之,终便得之。
欲之——
泡上一壶雨前龙井,那是追求品享甘霖之时的豁然开朗。那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的无尽思量。注视被沸水拥舞的细尖茶叶,你会震惊得发现它的嬉戏与温顺。第二春的舒灵绽放,是茶叶的幽幽求慕。这不禁让人玩味,什么是最好的理想追求?谁会给予回答?
苏子答曰,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拥抱蔚蓝的追求。
渔父戏言,西湖波上一芥子,袅袅余烟浸浮生是水光粼粼中耀眼的享受。
苍鹰说,是鹰就要搏击长空,翱翔于九万里青天;青松说,是松就要毅然挺立,岂可知凌云之志;清风说,是风就要飘飞舞荡于天地间,看我笑意人生!
追求是太阳,星辰才有了无尽的动力,不舍昼夜,追赶向前。人生有了追求才会欢歌笑语向昆仑,一声浩气啸长天。欲之,有益,有行。
行之——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未行者,未尝惜哉!
成功不是源于“偶然”,但成功却是“必然”的辛涩之路步步走来。中国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主张实践多行。行,亦有多解,一为实践,二为实行。让一切不可能转化为可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不再懦弱徘徊,勇于行前迈进,在荆棘与泥泞,黑暗与光明,萧瑟与安然间留下自己持之以恒的矫健步伐。亦如现代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身处涸辙贪泉都未曾放弃对数学的钻研,行出一条稳健之路。亦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为毕生热爱之事业,行出一条至死方休之径。
成功不是偶然,因为它总有无数必然聚集而成。遍观古今中外,我们发现,“寻梦之行,始于足下”。
得之——
我们不要“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功就在眼前,舍我其谁,何须冯唐般垂垂老矣的等待!
我们亦不要“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嗟伤怀。行路固然艰难,理想腾飞却更为壮美。阴暗与晦涩属于潘多拉,我们得到的是希望!
成功毋须多言,明媚就在前方。辛勤的汗水,风尘仆仆的疲惫,冲破象牙塔的坚定,成功让我们唾手可得!
如同“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一览众山小”的杜甫,自豪一笑。
更若庄周梦蝶,微然有怀。
成功便是得到,得到永无止尽。
人生有三境,
曰欲之,行之,终便得之。
那是一种寻求,一份渴望,一抹成就。
那是一种坚定,一份忘我,一抹安然。
关于人生的文章:人生如春
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的气息,只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会把嘴张大,深深的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
春天,一联想到这个词,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温馨的感觉。但人生并不全是春天,有时多少会有点失败,有些人就在这失败中崩溃了,但有些人可以努力坚持,等到下一个春天,那些人最终会成功。
许多人都想一步登天,但是人生无常,得失谁知,有如愿以偿也必有失败。纵观历史,失败造就了多少人才。比如张继落榜,他不就是在失败的环境下,写出了那首“枫桥夜泊”吗?;着名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在安妮·沙利文帮助下,进入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创作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被人们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他的一生是多么的坎坷,28岁时听力就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靠书写交谈。但他还是坚持下来,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孔子厄运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斌《离骚》,司马迁忍辱着《史记》,曹雪芹饥寒交迫中写出了不朽的名着《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洗雪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后统帅千军万马。漫漫人生路,有谁能放言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我们没有看到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如果害怕一时的苦难而丢掉前行的勇气,那么,春天会来到他们身边吗?
我们虽然没有上面几位名人的经历坎坷,但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雷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也正因为这样,他很早就加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党员。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能会遭受一些困难,这是避免不了的,但如果你放弃了自己的信念,你就彻底败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有成功?不要把失败看得太轻,也不要把成功看得太重,人生就如一条线,失败和成功就是线的弯曲,多样的弯曲才造成一个美妙的人生。如果人生像一条直线,往事还值得回首吗?
学会面对失败,春天就在你身后。
关于人生的文章: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中静放,娇媚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活得如世人所说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豆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的情怀?能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就只有选择愤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哀,走得寂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只有在内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出”则清闲,自在,忘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入”则兼济贫穷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的豁达,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单了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的“入乎其内”。我想,或许有人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已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对人生,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部诠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陶渊明端一盅菊花茶,幽幽品味着他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