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形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等都表现出了愈来愈紧密的联系。在这个创业时代里,很多女人创业的故事在激励着我们。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年青创业的女人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年青创业的女人故事一:
一个50岁创业的女人故事
两次创业,杜莹亲历了中国新药研发环境的改变,而50岁的她也正是推动这一变化的力量之一。
“有必要再创业吗?”杜莹问自己。不是没有成功过。2002年,50岁的她创建了和记黄埔医药(Hutchison MediPharma),2011年50岁的她离开时,这家新药公司已有5个在研药物,并创造了本土多个第一:第一个把化学药拿到国外做二期;
第一个把植物药做到了全球三期临床;
第一个去澳大利亚做一期临床;
第一个把早期研发成果转让给全球大药厂;
第一个向全球大药厂转让候选药物,总金额1亿多美元,创本土当时最高纪录……
在男性主导的医药创业圈里,这位女性创业家几乎赢得了所有同行的尊重,“能干”、“有本事”是50岁的她经常被贴上的标签。
不是没有诱惑,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50岁的她已50岁,这是大部分女性准备退休的年纪。50岁的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的那个才10岁,50岁的她也希望多些时间给孩子。在50岁的她的成长中,父亲曾为了50岁的她们放弃某段仕途。孩子们的照片摆放在50岁的她办公桌后的书架上,并排的是和黄时期的一些照片及荣誉证书。
“你还想要什么?你最想要什么?”杜莹接着问自己。
“中国非常需要好的企业家和创业家,而我的热情以及最能发挥价值的地方在于做企业,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回来。”
2014年1月,再鼎医药(Zai Lab)正式成立。顾名思义,再来一次,再次问鼎。
两次创业大不同
“第二次创业和第一次创业还是有蛮大区别的。”杜莹说。
成立一年多时间,再鼎医药用于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创新药物ZL-2102已在澳大利亚开始一期临床,同时在国内也开始申请一期临床。中国是呼吸道疾病大国,目前尚无好的药物可以治疗。
这一药物是再鼎医药从赛诺菲公司引进的,同时引进的还有另一个呼吸道药物,再鼎拥有它们的全球专利。再鼎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国际性的新药研发企业,成立初期,采用了对外合作的模式。之前,再鼎还与百时施贵宝开展了合作,引进了一个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该药物已在三期临床中,再鼎拥有亚太地区专利。
“第二次创业,基点不一样了。”杜莹说。相较第一次创业,全球医药研发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医药研发环境、人才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再鼎采用了不同于第一次创业时的模式。
“不像以前那样大部分都要自建,过去十年,中国建立了CRO资源。以前如果哪部分没有的话,在外面找都觉得不可靠。”杜莹说。和黄成立时,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RO产业才刚起步,现在再鼎与包括药明康德在内的多家CRO公司合作。
利用CRO资源,使公司的运营更为高效、灵活。“一个看起来很小的公司,也可以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不想进行一个项目,只要裁减对外服务需求,而不用裁员,这对员工也比较好。”杜说。再鼎医药现有20多名员工,办公地点在上海张江的一栋别墅里。隔壁那栋别墅里是一家生物医药风投基金。
创办再鼎前,杜莹曾做过两年风投,是红杉资本的合伙人,投资医疗健康行业。创办再鼎后,50岁的她接受了启明创投、凯鹏华盈、红杉资本和泰福资本等基金的投资。
拿到投资,再鼎团队很快组建完毕。而第一次创业时,“招人是很大的瓶颈,那时候大家还没有看到中国的发展方向”。杜莹为和黄招来的第一个人是曾为50岁的她工作过的人,第一批人也大多出于辉瑞。
一年一年,人才吸引逐渐变得容易,和黄在成长,中国新药生态也在变好,引来了更多的海归。那些年间,杜莹等人也常作为国内创新药的代表活跃在海外相关的行业会议中,为50岁的她赢来了更多朋友及信任。
再鼎医药首席运营官巫荟博士就是2005年时在美国认识杜莹的,当时做风投的巫荟在台下听杜莹做创业报告,被杜感染。后来,巫一直很关注杜,巫的一些朋友也加入到杜的公司中,杜巫两人的生活、事业开始有了交集。
“50岁的她的个性是希望开创些什么,大家走到一起,是因为50岁的她能给大家一个梦想。”巫荟说,“还有50岁的她很大度,愿意跟大家分享,认可每个人在专业领域的优点,给一定的自主权。小事放手,大事掌舵,沿着蓝图带大家向目标驶去。”
“我在制药领域至少做了二十五年了。”杜莹说,“有很多经验,国内国外大家也都知道,有这个信任。大家愿意一起奋斗,一起打造中国最好的企业。”
杜莹的领导力
不同于李革、鲁先平等人,杜莹回国的最初目的不是创业,而是帮助李嘉诚旗下的和黄集团寻找一个并购标的。猎头找到50岁的她时,50岁的她正在美国辉瑞公司全球战略收购部工作,主管全球代谢类疾病项目转让及相关兼并收购。
一番调研后,杜莹认为和黄的原计划并不可行,以当时的国内水平,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化是很困难的。50岁的她写了一个建议:自建研发中心,成立公司。由此,杜开始了有和黄支持的创业路,是和黄唯一的创始人。
从职业生涯第一天起,杜莹就展现出一种主动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帮助了和黄的创建,也使得和黄在成长中不断影响新药产业政策,让后来者受益。
第一次去辉瑞面试,50岁的她被责问:“谁叫你来的?”杜莹博士毕业于辛辛那提大学,而当时辉瑞只招聘常春藤盟校的毕业生。加入辉瑞后,杜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人力资源这种招聘不合理:以来自中国的学生为例,很多优秀的留学生并没有机会进入盟校……50岁的她的建议最终被采纳,50岁的她也因此参与了一些招聘。
在辉瑞做第一个项目时,50岁的她发现项目小组开会不合理,主动提议改变开会流程。在大公司里,通常都有明确的层级,辉瑞也是。但这个刚来的博士,别人眼中的小姑娘,逐渐凭借一个个行动及其影响力,成为了这个项目小组的领导。
“有人会觉得自己的位置低,就不愿去做这个事,或是觉得做了别人也不会搭理你。但我只要参与了这个事,只要看到有问题,就不会因为我的位置低而不去改变现状。”杜莹回忆那段日子称,有一位领导的话对50岁的她后来有很大启发。“领导力决定位置。你有多大的领导力就能做到多大的位置。”
对50岁的她影响深远的父亲也常对50岁的她说“领导力是天生的”。“其他才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训练,但领导力是天生的。领导力就是你要有一种感染力,你要有决断力。”杜的父亲曾在政府工作,一度管理当地的大型企业。
所以,当50岁的她的邻居李革感叹“创业家就是创业家,不是创业家永远不要把他改成创业家”时,杜莹深感认同:有些人适合创业,有些人不适合。领导力是一个创业者的重要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天生的。
“领导力表现在很多方面,我常常跟大家讲,你要永远记得,你可以选择被动地等待,也可以主动地去参与、去影响。”杜说。
新药是一个受政策严格监管的行业,而现行的监管政策还很滞后,不利于新药产业发展。过去十几年,杜莹也在积极影响政府的创新政策:“怎么样认定高新产业,怎么样加速新药审批,我们这一批人和政府花了很多时间沟通,交流成本也很高。”从张江园区、浦东新区到上海市政府,杜莹逐层扩大这种影响力。“‘十二五’的时候,我也参与了相关政策的制定,不仅是审评委员,而且还是规划组的成员之一。”
和黄也是第一家走“绿色通道”的新药公司。2008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鼓励对创新药实行“快速审批”和“特殊审批”政策。同期SFDA向社会公布的《药品注册特殊审批程序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四类创制的新药、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可以进入这样的“绿色通道”。
“在绿色通道这件事上,政府是非常开放的,跟我们协调。我们在摸索,政府也在摸索,我们把觉得好的方案提给它。”杜说。他们的摸索对于后来者有很多可借鉴。
只是这个曾经为解决新药审评难、审评慢的绿色通道,随着中国新药申报数量的快速增长,再次变慢。在新药审评上,还存在诸多挑战。
“第一次是铺路,这次在铺过的路上再走一遍,希望该跑的地方可以跑起来,不要每走一步都在铺路。”
“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政府对我们很支持,但是我们希望政策更加国际化、更加透明化,使我们的时间花在更需要我们做的事情上。”杜说,如果政策不变,依然会有很高的沟通成本,他们希望能够将时间精力用于自己更擅长的新药开发上。
爬山不止
十几年间,杜莹也有过想退缩的时候。比如生第二个孩子时,50岁的她已是高龄产妇,但孩子出生一个月后50岁的她已在FDA开会。一家大药厂向50岁的她发出邀请,可以住在美国管亚太,很有诱惑力。对比之下,当时的国内新药研发前景还不明朗,50岁的她的好几个朋友正在关公司。杜莹最终没走,理由之一是不久前50岁的她刚从辉瑞又招了三个人……
十几年间,50岁的她也见过很多朋友经历低谷,包括李革。药明康德上市后,一年时间,股价从四十块暴跌到四块。但现在,李革已经带领药明康德建成一体化研发平台。
“大家能够最后走出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杜说。
两次创业间,杜莹投资了贝达医药等多家明星公司,也将一家公司成功地带到台湾上市,有着不错的投资业绩。但50岁的她却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非常需要好的企业家和创业家,才能真正把(医药)生态链建立起来。在当下,要真正有影响力,还是要做好企业。”
在药明康德宣布私有化不久后,杜莹和李革在一次聊天时也说起“人生是否有必要再来一次”这个话题。在杜看来:“我们走得早一步,年纪不算很大,爬到了山顶,人生不可能停在那儿。”
“我经历过繁华,也享受达到顶点。但爬山不只是为了到达顶点,过程更重要。我希望人生每走一步,宽度都在增加,这既是一种自我实现,也给社会创造了价值。”杜莹说。
年青创业的女人故事二:
叶蕾:复旦美女微博开花店年收入百万
叶蕾,复旦毕业生,国企工作,却毅然辞职开始在网上开花店当起了卖花姑娘。2年的时间,从网店到实体店,在初期光鲜花的营业额就能稳定在6万左右。美丽的女孩、漂亮的花束、优雅的花店、带着梦想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最为向往的生活。
没钱开店 互联网来帮忙
2011年大学毕业,两年时间换了两个单位,还是没能让叶蕾产生归属感。从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叶蕾,起初在国企上班,名校学历、稳定的工作加上姣好的形象,令周遭羡慕不已。但是,她的心却另有所系。2013年,她毅然辞职,和另一个漂亮的女孩合伙在网上开起了虚拟花店,取名“樱庭花町”。生意刚开始的时候,也经历了彷徨和低谷,但两个女孩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当我接触花店这一行,带给我的兴奋和新鲜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我在做的事情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很好的前景。”叶蕾说。
当初叶蕾借助网络编织创业梦的时候,最大的压力不是别的,而是来自她的父母。“父母都是很传统的人,在他们看来,卖花跟卖水果、卖菜一样,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出来应该做的体面工作。所以最初他们不愿意我辞职。”叶蕾说。
“我们是毅然决然的,而且立志做一个不一样的花店。”叶蕾认真地解释道,“我们走的是私人定制情感路线,为有故事的客户量身打造不一样的花。我们摒弃了传统花店的搭配与包装方式,不论是花的设计或是包装手法,都是源于花艺师对顾客故事的理解,以及对生活和美的见解。”
就这样,叶蕾开始利用微博建立自己的“据点”,倾听客户订花故事,制作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花束。
今年3月,叶蕾接到了一个订单,“是一位先生想要送花给他在咖啡店一见钟情的女性,但只知道对方穿一件蓝色的裙子,拿着奔驰车钥匙。于是我们就在咖啡店附近,为他布置了一辆白色的奔驰车,车尾箱装满了蓝色满天星铺到地上。”叶蕾说,每一个帮转发这条微博的人都可以获得“樱庭花町”送出的一束蓝色满天星,希望能以此找到这位miss blue。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倾听故事 做顶级花店
“来店里买花的每一位顾客,我们都会认真倾听他的故事。他是为谁挑选鲜花、又为什么送花、想要表达些什么……”叶蕾说,她店里的每一束鲜花,都是为顾客而生的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如果客人们接过花束时能绽放出惊喜的笑容,那就是对花店最棒的肯定。
叶蕾的创意花店,不仅深谙网络营销之道,更是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个性和美的需求,“樱庭花町”慢慢有了知名度,她们开始梦想着在当地最大的高端购物城开一间门店,从网络走到消费者面前,做“城中最美的花店”。
“除了鲜花销售以外,我们还接了很多现场花艺布置、开业活动、宴会和派对业务。我们得到了许多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赖。”叶蕾自豪地说,“创业让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时刻都保持学习和思考,让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许多可能性。”
叶蕾和她的团队以非常的努力,终于站到了当地花艺行业的顶端,她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两年后,最心仪的商场向她们抛出橄榄枝,邀请她们入驻。
“我们所处的楼层是国际二线品牌的楼层,这对于一个南宁本土创业品牌而言是极罕见的待遇。”说起自己的第一家实体店,叶蕾满脸兴奋。加上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如今,叶蕾的创意花店年营业收入过百万。
“我认为人在追求梦想的时候所散发出的光彩,能够打动身边的许多人。所以我们在一无所有的创业初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无偿支持,我的家人后来慢慢理解我,也是尽自己所能给了我很大帮助,现在他们也很为我感到骄傲。”叶蕾说。
我们不只是卖花,我们是设计公
父亲称呼叶蕾为“卖花姑娘”,叶蕾就严肃地纠正,“我们不只是卖花,我们是设计公司。”小到一束花,延伸至制作翻糖甜点、承接现场布置、开设花艺课、举办派对,以及做软装等等。
80%的营销+20%的作品创意,在初期的纯网上营业阶段,“樱庭花町”单单鲜花的营业额就在每月6万元左右;加上承办各类活动,每月营业额还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
不过,赚多少钱并不是这群年轻人评价自己创业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的,我们结交了很多朋友,就像您一样,我们通过真诚的交流结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叶蕾亲切地看着记者说。
80%的营销+20%的作品创意,在初期的纯网上营业阶段,“樱庭花町”单单鲜花的营业额就在每月6万元左右;加上承办各类活动,每月营业额还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如今,叶蕾的创意花店年营业收入过百万。
叶蕾还说,他们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为了梦想,开足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