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分说,是说不容人分辩。教学工作中,有的老师总习惯于以无可置疑的口吻与学生说话,让学生感觉无辜又无助。这种“一言堂”式的说话方式,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又会僵化师生关系,真到了该打住的时候了。
学生提建议,别“不容分说”宋全老师率实验中学校队参加县中学生足球联赛,初战就被对手以大比分打败。宋全正生气呢,队长王国辉觉得,本队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训练的几名“快脚”没有首先上场是最大的失误,场上组织得也不够好,就向宋全老师提建议,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胜利。没想到,在气头上的宋老师会说:“王国辉,你还有资格说话呀?你跑中锋倒是很活跃,什么位置都敢钻,把整场比赛的阵势全都搞乱了,还总爱大喊大叫破坏队员的进攻思路,怎么会不乱场啊?三次暂停,我有两次谈你这个问题,到底也没得到纠正,把全局影响得一塌糊涂。这次有一半是败在你身上,下次再有这事,你就给我靠边站吧。哼!”王国辉知道比赛失败自己有责任,内心很沮丧,他本想给宋老师提建议,没想到却挨了一通狠批,心中更加沮丧。
宋全老师对王国辉的建议“不容分说”,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老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自我成长,每天都在与自身失误“做斗争”。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者暗。学生有好的建议,不妨听一听,建议好便是宝,你可以采纳;不好,你也能趁机指导学生,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建议“不容分说”,一是封闭自己,二是挫伤学生,没一点好处。
学生摆事实,别“不容分说”
春运会上,常利老师的学生和高二·一班打架,还报了警,两位老师都伤了和气,解决起来非常棘手。可是没过一个月,对方班长就向常利老师他们班的班长赵阳投来橄榄枝,倡议两个班搞一次“班会观摩活动”。赵阳和班干部商量了这件事,都很赞同。没想到,常利老师听说学生自发组织什么“班会观摩”,还是和一班,叫来赵阳就是大骂一通:“上次那场架打得还不过瘾,还嫌不够乱?你还拉人家搞‘班会观摩’?”赵阳说:“不是,是他们……”“不是什么啊?现在我们两个班的关系刚缓和了点,不要再发生什么纠葛了。‘班会观摩’必须撤销,与一班的联系暂时断掉。谁批准你们搞这个了?马上就要会考了,一旦再弄出什么乱子,想纠正都来不及,肯定要影响会考成绩。我们再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你知道吗?”
因为与一班有过摩擦,常利老师有顾忌,便“不容分说”地对赵阳大加训责,让学生很压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倾听学生,可不少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狂轰滥炸”,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还会制造师生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