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古诗词默写 2017高考常用语文古诗词默写精选

语文诗句默写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题型,古诗文的背诵记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常用语文古诗词默写精选,请考生认真练习。

高考常用语文古诗词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3.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郑愁予《错误》)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高考常用语文古诗词默写例题: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解析】 答案: 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形式为三选二,难度不大,实际上写对课内名句即得满分;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

例2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 。肯与邻翁相对饮,_________ 。(杜甫《客至》)

②百川东到海,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17年中考古诗词默写 2017高考常用语文古诗词默写精选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_________ ;盈虚者如彼,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解析】 答案:①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 ②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谁家新燕啄春泥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默写能力,两个小题有三项出自诗歌,一项出自散文,三位作者是唐宋名家,题目以高中新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为主,也涉及小学、初中课文的名篇名句,难度适中。这次命题,更注重对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学生应能全篇(整段)背诵出这些作品。

例3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①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 ,受上赏;_________ ,受中赏;________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 ;数月之后,_________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 ,那人却在,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

【解析】 答案: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②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试题沿袭2005年“二选一”的形式,第1小题侧重于考“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控制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第2小题考“情景默写”(《青玉案》),默写内容虽不在《考试大纲》以内,却是考生很熟悉的,体现了考“常见常用”的内容的指导思想。因此,考生应做好背诵默写全篇(整段)的准备,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课外名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8561/869034682.html

更多阅读

高考常用成语大集合2 大话西游2素材大集合

高考常用成语大集合2301.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302.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303.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304.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

2014中考古诗词默写集锦 2014年中考古诗词真题

要求背诵、默写、欣赏的古代诗歌30首1、《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

声明:《2017年中考古诗词默写 2017高考常用语文古诗词默写精选》为网友浅月流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