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就即将迎来一场历史考试了,那么,作为考生的你,做好了复习的准备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张试卷测试一下你的学习水平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2017年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练习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2017年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民权主义之所以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因为( )。
A.它主张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C.它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D.它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A.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动了各革命阶级组成革命统一战线
C.促使孙中山成为与时俱进的革命家
D.在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论著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是( )。
A.毛泽东关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D.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5.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不包括( )。
A.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B.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理解
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D.祖国统一问题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7.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 )。
①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②都是在对过去的“左”的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③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A.世界多极化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B.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
C.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D.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的过程中
9.下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
A.八七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党的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3)据材料三说明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4)为了材料四中的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12.材料一 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技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敌人。第二个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的依据是什么?此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简要加以说明。
(3)据此,你认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13.材料一 (对于马列主义理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还得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我们说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 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对材料一 的思想有何发展?有何历史意义?
(3)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同点?
14.材料一 我们不应该把一切功劳归于革命的领袖们,但也不应该低估领袖们的重要作用。在党的许多杰出领袖中,毛泽东同志居于首要地位……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期。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胡锦涛《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回答:
(1)举例说明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中是怎样“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2)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居于什么地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问答题
15.简述并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6.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17.简述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18.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