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一种医疗方法,是为了纠正或补充体液。下面是爱华网小编为你带来的输液对儿童的危害,一起来看一看吧。
输液对儿童的危害1、是容易引起感染,输液时如果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使针眼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
2、输液更易引发不良反应,相比口服药和肌肉注射,输液时药品不经过任何屏障直接进入血管,一旦过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有可能因循环负荷过重造成肺水肿。
3、耗时费钱,输一次液,少则一小时,多则四、五小时,显然比口服药和肌注浪费时间。而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4、盲目输液更容易增加整个人群的耐药性。因此,输液不是“上上选”,而是“下下选”,只有在无法采用口服和肌注时,才应选择输液。
儿童输液的注意事项儿童输液输中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加强巡视,仔细观察患儿的输液反应,重点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认真查看病情变化,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热情帮助家长解决护理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患儿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反应有:烦躁、多动、哭闹等。应对这些患儿,可为家长提供活动输液架,通过场景变换消除患儿的厌倦状态。医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建设儿童乐园的形式,让患儿在观看动画片等相对愉悦的情况下完成输液过程。另外,护士可以利用巡视停留的时间,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传授学龄前儿童的护理知识,帮助家长贮备正确、科学的护理知识、育儿知识,以及一些简单实用的护理技巧,为患儿的有效康复提供外延服务。
儿童输液输后护理
输液后护理的重点是拔针后对穿刺口的处理。临床上常会发生由于拔针后按压不当造成穿刺口出血或血肿,给患儿带来痛苦,有时候还会对医患关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具体护理措施:①正确拔针。拔针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到位,边与患儿沟通边分离胶布,拔针后迅速按压针眼位置5s后交由家长继续按压。②告知家长执行正确的按压方式。告知家长在按压时切记不要揉按,以防造成血管穿刺点的隐性出血,导致局部皮肤青紫,严重的将形成血肿。告知家长按压针口要在5min左右,待止血后还要留诊观察20min以上,确认患儿无不良反应后再行离开。
宝宝不必输液的情况1、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冒:一般不需要输液,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随时监测体温。
2、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度以下,精神状态好。
3、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者。
4、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5、手足口病或疱疹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气血不高者。
三种情况判断是否输液1、根据病情的需要,急症、重症该输液就输液。比如说发烧,体温超过39℃甚至40℃,就应该选择输液,因腹泻、呕吐、出血等严重脱水 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过输液达到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等目的。
2、根据药物性质,有些药不能肌内注射,所以只能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比如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有些会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因此必须 中心静脉给药;比如脂肪乳等“营养药”,因为给药量很大,不可能通过肌内注射实现,补液也是如此;还有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C,刺激性也 较大,会腐蚀肌肉,一般会采用静脉注射。
3、根据患者的病情,比如对于昏迷的病人,无法口服药品,因此只能采用静脉注射。
进行静脉输液时,很多人存在不正确的做法。有些人着急,就自己将偷偷速度调快一些,还有人饿着肚子输液,这其实都有一定风险。中医提 醒,输液时最好不要空腹。
宝宝输液时的注意事项1、输液过程中患儿不可到处走。更不可在室外走动或逗留,或将患儿抱回家,否则会受到污染引起输液反应,或发生其他意外时不能够及 时治疗。
2,输液的速度不可擅自调整。有些性急的家长为赶时间,擅自调整输液的速度,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调节输 液的速度,如果输液速度过快会对患儿的心肺加重负担,引起心衰、肺水肿,或者局部不适;但是也不可以过慢,不然会延误治疗,使药效降低 。比如常用的药物葡萄糖酸钙,如果过快的输液会发生心率改变,若渗出血管则强烈刺激皮肤,甚至造成皮肤坏死。
3,输液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家长要仔细观察穿刺部位及全身情况。比如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局部是否肿胀,输液管有无反折 被压等。全身情况要看有无面色苍白或潮红,有无寒战,有无表情发呆、双目凝视、呼吸急促或过缓,有无发热等。如发现异常现象,家长要 及时向医生、护士反映,以便给予相应处理。第四,不要碰掉输液针。
家长的疏忽,触碰或是牵拉针柄往往造成小儿输液漏针,有时也会由小儿抓扯造成。所以在给患儿输液时家长要注意:哺乳或搂抱时,不要碰 到孩子的注射部位,防止家长的身体碰到针头,不要用任何物品触及针柄处;当患儿哭闹时,家长可用手固定输液管,防止摆动时牵拉到针柄而 引起渗漏。在夏季患儿易出汗,家长要注意胶布粘贴的是否牢固。如发现渗漏,应先关闭开关,再及时叫护士。
再有,家长要格外注意,由于小儿静脉血管比成人细而且脆弱,穿刺较成人难度大得多,因而可能出现一次穿刺不成功,甚至多次穿刺不成功 ,家长这时不应指责、谩骂护士,否则护士的心理压力就会增加,会使医疗操作更不顺利。如果家长能理智的面对这种情况,并配合协助护士 扶好孩子,对治疗操作和医患关系都有好处,孩子的疗效也会达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