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

古文的阅读是高考的常考内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一)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 称:称赞

B.食不重肉 重:重叠

C.虽详与善 详:通“佯”,假装

D.是章朕之不德也 章:显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又缘饰以儒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故人所善宾客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力行近乎仁 吾尝疑乎是

D.因赐告牛酒杂帛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距最远的一项是()

A.天子以为谦让 B.淮南、衡山谋反

C.终无以报德塞责 D.遭遇右武

4.下列全能说明公孙弘受天子赏识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为人恢奇多闻

②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③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④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

⑤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60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

B.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人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别人,家里没什么余财。

C.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而遭到汲黯的指责。

D.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答案:

1、A(说)

2、D(都是“到”介词,“于是”;A、介词,“用”表目的;B、助词,无实义表“……的处所” C、介词,相当于“于”(到)对)

3、C(古义:尽责任。今义:对自己应负的责任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A、均有“谦虚、推让”之意;B、均为“造反”;D、古义:碰上(祸患),今义:碰上(敌人或不好的事)或生活中不幸的经历,两词意义接近。)

4、B 5、B(是对“故人所善宾客”很大方)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一)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史记》一二〇卷

注:①洗沐: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 名:称呼……的名字

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 行:辈,辈份

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B.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C.及晚节,汉征匈奴

D.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C.请治行者何也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D.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与嬴不助五国也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语文古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答案:

1.D(稍,应该是“渐渐地”)

2.B(这里的“唯恐”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下人”,古时指居于人下,可译为“谦虚地待人”,现在多指仆人;“晚节”,在文中指晚年,现在多指晚年的节操;“宾客”,古时指门客,现在泛指客人)

3.A(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相当于“从”;其余三项,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但前者是人称代词,后者是指示代词;C项两个“者”字都是助词,但前者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D项两个“与”字,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动词。)

4.C(①是说他好交友 ④是说他为国荐贤 ⑤是说明他交游广泛)

5.D(“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无根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6861/957156752.html

更多阅读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  一、考场答题要领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 ,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哪几个大题目、若干小题目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高考可以说是人生中的异常严格意义的第一场大考,在这个时候,很多朋友都在苦苦寻找各科的考试方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高考语文答题技巧。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步骤/方法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1、一、语文基础题  先说时间的分配。第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微博)考纲中明确规定的一个考点,也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常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类:人物形象

申论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英语不同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英语不同题型答题技巧  1.英语最基础的部分是单词,它是一切英语学习的基石,如果有所谓的不用背单词就能学好英语的方法,那绝对是胡说。所以,要摆正心态,对单词给予充 分的认识和重视。单词总是记不住,这是合常理的,即使

声明:《语文古文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为网友似识镜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