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十八跌”的叫法有很多,就我所知的就有:“跌法”、“快跌法”,“跌拳”、“快跌拳”,“擒跌法”、“擒跌拳”,“摔跌法”、“摔跌拳”,“九滚十八跌”、“就地十八滚”,等等,而影响最广、叫起来最为响亮的却莫过于“沾衣十八跌”了。因此,沾上跌的也就都叫“沾衣十八跌”了。下面是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沾衣十八跌的概述。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家传的“沾衣十八跌”是一种非常注重实用的、以单式练习为主,并赋以“文”、“武”(快慢、刚柔、内外)两种方法为修练形式的,以跌为主、以打助跌,跌打兼施,打就是跌,跌就是打,寓跌打为一体的防守反击拳。故有“沾衣跌人”和“一招制敌”的美誉。
其表现形式常为“截(接)捩后跌打”和“截捩中跌打”,但也不否定带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先手打法,如:主动出击的“先手侵消”、“欺逼窝堵”以及“刺探引扰”,“以打带跌”等等。其招法古朴、简单直接,立足于“以静制动、后发先制”以及“以巧破拙,顺势借力”的战略法则,手捩脚转,身到人跌。动、静结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虚实互补,或躺或立、忽闪忽粘,娴熟时,可尽得其不言之妙。
“沾衣十八跌”的练习要求是“以意领劲,整体合一”,诀云:“手到脚不到,鬼也打不到;手到脚也到,神仙也跌倒”。单练时讲究“无人似有人”,以意行拳;过招时要求“有人似无人”,胆大心细。劲力隐现,整散灵变。它的见跤速度为“一”(秒),慢不过“三”(秒)。它的通诀是:“沾粘绵随,闪辗转侧”;“直进直出,巧取豪夺”。“冷疾脆促,快准整狠”。它的技术指导思想是:“沾为管”,“粘为丢”,“顶为引”,“合为开”,“连敌劲”,“随敌意”,“跄无思”,“趁火劫”。
“沾衣十八跌”在家学中被认为是由“未学跌人,先学跌己”的自跌技法(九滚十八跌)与“沾衣跌人”的跌人技法两部分组成。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沾衣十八跌的概述(1)九滚十八跌“九滚十八跌”是一种自跌方法,旨在被跌时的自我保护与败势反击,甚至是快速的解脱与逃逸。但它同时也是日常训练中对筋、骨、皮的一种磨练。相传它便是修炼金钟罩功夫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它在家学中又被戏称为“过关”。也就是说在家传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没有“过关”师傅是不往下教的,同伴也不敢和不肯与你对练的。
“九滚十八跌”又叫“就地十八滚”。是地躺法,即是现在的那种加进了猴形醉态的地躺(趟)拳的前身。
沾衣十八跌的概述(2)沾衣跌人“沾衣跌人”的跌人技法,主要研习的是应敌的“跌”法技术。“跌”者,失足也。“跌”法有三,一指“自跌”(前面已经说过),二指“落地跌”,三指“踉跄跌”。“自跌”是“未学跌人,先学跌己”的自跌功夫。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倾身跌人”与“躺身跌人”的招法;而“落地跌”却是“擒跌法”与“摔跌法”的代表,尤其是“摔跌法”,它跤跤都要将人跌仆于地,即如角抵一样;再是“踉跄跌”,它是跌法中的上乘功夫,多以手法见长,用内力发人。落手如电门,发人如弹丸。“定”、“起”随心,加上身形步法,处处无手处处手,挨膀挤靠,关封磕绊,使应者立仆于地。但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落不落地还不在其要,它往往注重的却是始终都能将对方与我接触点上的力向转移或重心领偏,从而使对方用不上力或立足不稳,在踉跄无思中便于我进一步出击。
“沾衣十八跌”的“沾衣”二字:是因接触而附着的意思。初时表现为抓拿擒捉,后期则是利用大动中的小动(即太极拳中所说的“动中旋”)和向前的贴劲与接触点的摩擦来进行沾粘,所谓:“沾、粘、绵、随”便是。“绵”是柔软细长、连绵不断的意思。这就要求一个“轻”字,轻如微风细雨,大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寓有“悄临”与“轻贴”之意。“沾”亦可作“擒”字之解,即“抓”、“拿”。它的要诀是:“不顶不丢,随进随出;如影附形,如蛆附骨。”但“抓”、“拿”虽和“沾”目的一样,可在功夫的层次上却是大有区别——“抓、拿”是初级水平,而“沾”却是上乘功夫。
“沾衣十八跌”的“十八”,是个虚数,泛指多的意思。但另有说法却是指身上的十八个沾跌部位。这十八个部位分别是:1、头,2、颈,3、肩,4、腋,5、背,6、胸,7、臂(大小),8、肘(内外),9、腕,10、手,11、腰,12、胯,13、裆,14、膝,15、踝,16、腿(大小),17、跟,18、脚。
为了习练与教学方便,“沾衣十八跌”又被简分为“上十八跌”与“下十八跌”两部分,“上十八跌”主要练习上肢招术;“下十八跌”主要练习下肢动作。上下共计有三十六种大的跌法(招式)。
“沾衣十八跌”又名“摔跌拳”。据说明代的“千跌张”就是当时最善此道的高手,经典招式据戚継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记载的就有“勾腿”、“后扫”、“挂塌”、“倒树法”,以及“猴子搬桩”等。近代,由于很多人对它知之甚少,因缺乏了解,而误将它认为是“摔跤”,却不知它本来就是从角抵中发展出来却仍包括跤术在内的“摔跌法”。
“摔跤”,在秦以前叫“觳觝”秦时改为“角抵”,“‘觳者’,作粗声喘息之意,‘觝’是相互顶、戗、抗、枕甚至发展到抡和按”——《中国跤术》之“概述”。是拙笨之力。而“角抵”虽然在年代和技术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也有了向“巧”字上的发展,但还是用力,只至现在的“摔跤”还是“力”,“智”,“技”,仍旧是“力”字当头。
“摔跤”与“跌法”很相似,它门都是以“抛掷”、“颠翻”以及“旋仆”对方为目的的。以向对方身上施以上下、左右以及前后反方向的合力交错,并利用自身和对方身体旋转所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破坏对方的支撑,倾斜对方的重心,从而使对方失去平衡而跌仆的,但它(摔跤)还不是“跌”法。“摔”和“跌”的区别是:“摔”是单一的,有约束的,而“跌”却是多元的,不择手段的。“跌”可以是打,也可以是踢,是拿,更可以是摔;可以是先打后跌,也可以是跌打同时,所以诀有:“不为打而打,不为跌而跌,一沾即跌,忌多抓扯,打即是跌,跌即是打!”的说法。总之,“跌”包含着“摔”的技术,而“摔”却不能去囊括“跌”的全部。其次,“摔”尚力,“跌”尚巧;“摔”慢,“跌”快。所以,“跌”必须是刚柔相济的,故有“一力降十会,四两拨千斤”之说,而不是一味的柔和一味的刚。
“跌”和散打一样,也有“踢、打、摔、拿”这四种技法元素,但我们“跌法”的“四技”却又不同于散打的“四技”,它虽揉合着各种踢打方法,却始终是以“跌”为主,而且,常是寓跌打于一招的打法!但同是又绝对是:在互练时“管跌不管痛”,在对敌时“跌痛兼加”的打法。“跌”与“摔”的区别就是:如果说,你还知道你是被别人用大力强行扛起、抡翻或扳倒叫“摔”的话,那么,“跌”就是在你还未感觉到什么是“跌”的时候,你就已被别人放倒在地上了。因此,“妙摔”也难逃赖拼的恶果从此得以避免。
“拿”——是“擒拿”,是一种常用双手抓住对方一手,进行屈折缠绕以及反关节运动的分筋错骨法。因是双手抓着人家一手,所以就必须要“拿其一点,制其全身”,否则“巧拿”也会遭到别人的痴打。但在这里,“拿”也和“踢”、“打”、“摔”技法一样,可以是叫人吃痛的威慑与杀伤,也可以是“管跌不管痛”的、在瞬间“僵”住对方关节,使其在短时间里失去活动能力,从而便于我施法的“拿势”或“拿劲”打法。
“踢”是腿法,但在这里,踢的目的仍是为了跌。直接的踢制造伤痛,寓跌的踢才是道中的真踢。尤其是步法中的腿法,一种在行进中使人跌倒的方法。
“打”——在这里有两种解释:
一、打就是跌。但这其中又有两种方法。
方法之一:击打一拳即可击倒的部位。方法之二:在跌法招式中寓入打法。
二、以打带跌。
即是以打法先压制住对方,在对方正处于眼迷心乱之时施以跌法。
“沾衣十八跌”创于何时?何人?已无法考证。有说传自明代“千跌张”的,有说分流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宁大侠甘凤池的,也有说是传自少林的,众说不一,现今多听说是武当的上乘武学,但究竟是谁,一时很难说清……
从经典角度和注重单式练习,以及“地趟”功夫来说,确为“千跌张”无疑;且“千”和“十八”也都是虚数多的意思。可单从这注重单式练习和招数之多两个方面来判断的话,那么,甘凤池的“花拳”也是注重单式练习的,且招式之多实数就达八十几个,他的那种内、外家兼顾的修炼方法与技击技巧,更是与“沾衣十八跌”的打法非常的贴近。至于传自少林一说,那是因其出手较为刚速利落、跌人比较脆崩,似有少林风格而断论,再说:千跌张本人到底属不属于少林,这本来就是一说;更有小说家“内家”(武当)有太极,外家(少林)有“沾衣十八跌”之说,更是指明了便是少林……但终究为谁?不得而知,就年代而论,它的名字和内容的形成,似是出在明清这段时期。
总之,“沾衣十八跌”是一个技法复合,招术不是来源于那一朝那一代和那一个门派的那一个拳种的。但它古朴实用、风格自成一家,就这一点而论,它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拳种。但同时也是一个濒临失传的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