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典故 有关苏武牧羊的爱国典故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爱国典故,欢迎阅读:

《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牧羊典故 有关苏武牧羊的爱国典故
苏武牧羊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6061/514223472.html

更多阅读

《水浒简写》20章:平田虎2

平田虎2乔道清退在城边与公孙胜你来我往斗法术,乔道清弄出五条龙来,公孙胜变出一只大鹏,把五条龙击的粉碎。两军混战,宋兵大获全胜。乔道落荒而逃。公孙胜肩负着本师罗真人点化乔道清的任务,所以一追到底,却不伤其性命,直逼其退守至百谷

《战国策》中的寓言成语典故 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  大庭广众——以敞大众。  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  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典故 有关交友的成语典故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典故【陈明远博客文摘版编者按】前些时候本博贴出了一些纠正“成语误用”的小品,颇得网友们的青睐。今夜恰巧又读到一篇妙文,忍俊不住哦,特与诸君分享。——湘云夜读偶记咬文嚼字:风马牛不相及 ( fēng mǎni

成语故事典故 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和典故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

顺手牵羊的典故 有关成语顺手牵羊的典故

有关成语顺手牵羊的典故  【成语典故】梁山泊好汉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打败辽国的入侵,又奉命清剿河北的田虎暴动。在清剿的过程中,田虎的大将马灵会巫术,被公孙胜破解。马灵如飞逃去,戴宗作法也追不上。恰好碰到花和尚鲁智深,一禅杖把马

声明:《苏武牧羊典故 有关苏武牧羊的爱国典故》为网友风息雾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