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

创业就是折腾,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1:周大福郑裕彤从打杂小弟到千亿富豪的励志创业故事

做老板,不要成天埋头苦干

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

郑裕彤从在一家金铺做打杂小弟开始学做事情,这个金铺就是周大福的前身——周大福金店。金铺老板周至元则在后来成为他的岳父。

只用两三年,郑裕彤就熟悉了店内店外的经营,十七、八岁时就已代行老板的职责,20岁那年就前往香港成立了周大福分号做起了真正的掌柜。

在通常人眼中,郑裕彤当掌柜,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他常常只在店里呆四、五个小时,就让伙计负责看店,自己跑到外面去了,直到关门打烊才会回来。而且,到澳门之前他就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了,岳父还一度责备他,怪他偷懒。

但这却是郑裕彤做好掌柜的一个成功法宝。“我不喜欢一直坐在店里,我喜欢到外面去了解生意。老板不要总坐在家里埋头苦干,要到外面去看。我就是去看市场,去看别的店了。做得好的,要看人家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做得不好的,要看人家为什么会做不好,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去学习,我们要怎样做得更好。”他说。

这种爱到外面了解、学习,然后思考、总结的习惯,让郑裕彤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机会。1955年,郑裕彤看到到珠宝业很有前途,让周大福也开始经营珠宝。香港市场竞争激烈,他从市场普遍卖99金,而且还有商家还把94、95的黄金都当成99金来卖的局面中,看到做9999金的机会,并且首创了这个后来成为黄金业行业标准的公司标准。看到外资公司怎样搞管理,他也学习过来。他看到钻石是个新生意,毅然经营起钻石业务,后来成为了南非最大的钻石厂商。进入地产业、酒店业后,他也是一路看别人,做自己,始终未曾停止过了解和学习。

赢得人心才能赢到利

郑裕彤说,当老板一定要有人才来帮助你,但有人才还不够,你还要赢得他们的人心。人跟着你,心是不是跟着你,这个很关键。

郑裕彤是赢得人心的高手,这不光是因为他知道人的重要性,更因为他舍得为人去花钱,去投入。1960年,他将周大福改革为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机构——“周大福有限公司”,并且派出不少股份给对自己忠诚又能干的职员。

这个改革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改革前,公司一年的盈利是200多万港币,到改革后的第二年,每年的利润就已突破500万港币。

“个人力量的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考虑怎样集中大家的力量。怎么样调动大家,我认为分钱分利第一重要。”郑裕彤开心地回忆:“改革后,公司的业绩一倍一倍地翻,我就一年接一年地给员工分。他好,我也好,大家都好。”

后来,进入到其他领域后,郑裕彤也把这种办法不断复制。带大家赚更多钱的,然后分更多的钱。有时遇到一些好项目,他还单独拿出来给员工们入股,让大家一起做老板。因为这样好的分配和激励政策,很多员工在周大福一做就是几十年,不少人从做事开始,一辈子就跟着郑裕彤。

不花钱的好事要努力做

除了分钱分利,郑裕彤也很注重用精神和情感奖励来激励员工。周大福改成有限公司的时候,他就打破当时华资企业的传统,学习外资企业,重新给公司人员定了名衔。比如,“分行掌管”改为“经理”;改“账房”改为“财务人员”。

当时,很多华资公司的人都羡慕外资企业的人,包括他们的职务听上去都那么洋气。郑裕彤这个投其所好,因而深得人心,而且一箭双雕。既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也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档次。

前些年,很多企业家,尤其创始人开始感到,管理员工时,除了金钱、物质、股权等激励手段之外,还必须面对另外一个问题:要学会让名给员工,并因此引起一些管理学的讨论。而几十年前,郑裕彤就已这样想,而且这样做了。

从经营上说,郑裕彤这一招还有一个厉害之处。这么做是不用花钱的。“你叫他掌柜还是经理,是不用花钱的。他喜欢叫经理,你就改为经理,这样他很开心,大家也都开心。”他说。

做一个老板,需要花钱的地方要舍得花钱去做。但不花钱又有意义的事情,也同样要去努力做好。这是郑裕彤对自己,对公司的一个要求。

不花钱又有意义的事情,初初一听,好像不多。但往细一想,比比皆是。“比如,你把玻璃擦干净一点这个不要钱吧。遇到人,给个笑脸不要钱吧。”郑裕彤解释说,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很多人却不懂得或者不能够坚持去做,因此他也就不能从这些里面建立自己的福气和财富。

放眼长远,用时间换空间

郑裕彤创立的新世界是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而且一度是香港发展势头最猛的地产企业。谈到为什么在当时大举进入地产业,郑裕彤说,他看准了需求,香港的地方小,人口却越来越多,即使短期有波动,只要撑得住,从长远看,做地产一定不会有错。所以,敢于很大手笔地把地买下来盖房。

踩对了香港地产业最黄金的时代重拳出击,而且从长计议,用时间换空间,这也是郑裕彤以及其他几位地产天王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在地产业,除了小打小闹,所有大项目,郑裕彤都是放眼长远,每个项目一做都是几年上十年,很多物业更是只租不售。即使遇到萧条,他也等得起,熬得住。“我不喜欢立刻就能赚钱,而且赚得很多的项目。越赚得快的钱,风险越大,这是一定的。我做每一件事都是从长远去看,看透了才去做,不是急功近利的。”郑裕彤解释,“以香港会展中心为例,我做的时候,别人说我很大胆,其实我已经看透了,中国最终一定要收回香港,我对香港的前途,对国家的前途有信心。”

放眼长远,投资长期事业的策略,令郑裕彤把时间化为制胜筹码,在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下,成为分享香港与内地经济发展红利的大赢家。

在成就社会中成就自己

跟随社会的趋势,民生的需求发展事业,是郑裕彤基业长青,而且事业越做越大的基础。对于投资,甚至投机炒作,有机会他不放过。但他真正专注的,从来都是有实实在在需求,对社会民生有实实在在价值的事情。

郑裕彤的长子郑家纯曾公开讲,大家好像都不喜欢把官商放在一起,但事实上,官商结合,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因而,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内地,他们都非常注重与政府合作。在北京,他们做的崇文区新世界,是旧城改造的样板。在武汉,他们与政府合作,盖了大量经济适用房,也可以说是行业标杆。

主动配合政府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这让新世界成为政府眼中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地产商,当政府有了好的事情,自然也首先想到能够与自己更好配合的人。

郑裕彤也非常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多年来为香港、内地的教育、医疗、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捐款数十亿元人民币。

勤劳和真诚,是往上爬的根基

访问郑裕彤时,我们请他总结出两个最重要的成功因素。跟大家分享。

他回答,就同一个人而言,要想更成功,第一是勤劳,第二是做好人,结善缘,而做好人,结善缘,最重要的是真诚:真实,诚信。

“勤劳肯定是要的,没有勤劳,你的学习,你的经验,你的智慧,你的行动力,一切都会打折扣。但若要想有比较大的成就,就需要有朋友们来帮助你,这个最主要的是要真实、诚信,善待他人。我有很多的朋友,我对他们很真诚,他们对我也很真诚,朋友多,可以给你很多的帮助,比你自己能干甚至更重要。”他说。

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2:宗庆后创立哇哈哈的励志启示:艰苦生活磨炼了我的斗志

宗庆后,娃哈哈的创始人。20年间,他筑起一个饮料王国。如今,当年的“小不点儿”已成长为拥有资产55亿元、在全国19个省市建有5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7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巨人。“娃哈哈”品牌驰骋全国。

关于娃哈哈在中国的普及率,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在长白山天池、阿尔泰山山麓、海南岛丛林、青藏高原这些中国的天南海北,我们随便走进一间小店,然后把所有的商品目录都抄下来,你会发现,重复出现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在过去的20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这种“恰巧”却绝非巧合,事实上,娃哈哈产品已几乎覆盖中国的每一个乡镇。这个从校办企业起家的企业,如今在神州大地上的影响力决不容任何人小觑。

2010年宗庆后荣登胡润全球百富榜内地榜首。2012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以105亿美金位列第78名,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也是唯一一个上榜的中国大陆富豪。2012年10月12日,《福布斯》发布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以100亿美元的净资产重新登上首富的宝座。2013年2月28日,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宗庆后以820亿元第三次登内地首富。2013华人十大富豪出炉宗庆后列第8。2013年5月6日,《新财富》杂志发布“2013 新财富500富人榜”,娃哈哈集团宗庆后以700亿元财富成为2013年首富。2015年以103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18名。

80后励志网前面分享过的那篇《宗庆后白手起家创业史》,详细讲述了宗庆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

宗庆后出生于杭州,中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子的他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舟山盐场接受锻炼。一年后,又辗转到了绍兴茶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在艰辛而单调的日子中悄然流逝。1979年,在小学当教师的母亲退休后,宗庆后顶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杭州。由于文化程度太低当不了教师,他被安排在一所小学里当校工。直到1987年的一天,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一张小小的委任状陡然改变一切。是年,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当他戴着草帽、蹬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的时侯,当他为了发煤炉子需要的爆花,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单位吵架的情形,还想不到自己10年后会成为一个左右中国饮料市场格局的人。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1989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靠着确切的效果,靠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小小的“儿童营养口服液”能成功?宗庆后回忆创业史时说:“娃哈哈做营养液的时候,全国有38家企业生产营养液,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点,就是儿童营养液。”那个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追着喂食的情景几乎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家庭上演。“因此”,宗庆后说,“我选择了‘促进儿童食欲’作为进入点。”而当时,其他营养液生产企业没有一家注意这个即将浮出水面的巨大商机,给娃哈哈留出了极大的市场空当。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家长们在为孩子不愿吃饭而愁眉不展时,仍然会想起“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在营养液市场,娃哈哈虽然没有能够全面称霸,但却几乎吃掉了儿童这个消费断层。

在宗庆后与娃哈哈声名大噪之后,曾有人问,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他却在农村中度过,是否后悔?他说,“这15年,尽管是我人生当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好像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有很大帮助,至少这15年艰苦生活的磨炼,磨炼了我的斗志。能吃得起苦,同时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3:陕西80后修脚工白手起家创业,把郑远元修脚公司开遍全国

成才不问出处

从西安上高速,越莽莽秦岭,三个半小时后,抵达位于大巴山麓、汉水之滨的紫阳县城;从这里沿着盘山公路溯流而上,辗转车行约30公里,记者来到了有着“地无三尺平”之称的高桥古镇;再在通向铁佛村的村道上颠簸20分钟,接着于无路处弃车步行,往山中再走1里地……此行的目的地,群山环抱间一座外皮已经龟裂的两层土坯房终于跃然眼前,这就是郑远元的家。

踏着吱呀作响的木梯爬上老宅的二层,以青石板为瓦的房顶漏出几道光亮,本用于仓储的黑漆漆的顶棚里,薄薄一层木板上横着张落满尘灰的板床,“那是我从小的卧床”,作为家中老幺的郑远元示意记者需跟着他踩着房梁处行走,“这个我最有经验。”

在这个自然环境恶劣的国家级贫困县,郑远元家的故事与其他山区农户并无什么不同:父母务农,家境贫困,哥哥在煤窑打工受伤,1983年出生的郑远元初中即辍学,只身到四川达州投奔姨父,一面跟着姨父学起了中医修脚的手艺,一面在餐馆洗碗打杂。

2002年,已经出师的郑远元来到与达州相邻的陕西汉中,原本打算找一份足浴店修脚工的工作糊口,“临行前,在达州的好朋友要买房,我把几年攒下的上千元积蓄都借给了朋友,只好朝姨父再借了几百元做盘缠,想着很快就能领到工资。”

事有不巧,到达汉中的第一天,郑远元登门求职却屡屡被拒之门外,“租了房子、买了生活必需品后,随身带的几百元也只剩下了5块钱,一晚上饿着肚子没敢吃饭。”

第二天,揣着兜里仅有的5块钱,找不到工作又举目无亲的郑远元,无奈之下在汉中市汽车运输公司门口摆起了修脚摊,“无人问津不说,很快还被人赶走了。”挪到虎桥路口后,郑远元“否极泰来”,地摊从早上10点一口气摆到了晚上,“修脚3元,一天就挣了120块钱!”——郑远元告诉记者,这是他时至今日仍最难忘怀的“第一桶金”。

修脚、治脚气、挖鸡眼、取肉刺……郑远元咽得下苦,出摊一出就是两个年头,“为了省时间,中午不吃米饭只吃3元一碗的刀削面,更不敢多喝水怕老上厕所。”

创业不分贵贱

郑远元人聪明,一对眼睛时时透着机灵。修脚手艺越做越熟练,摆修脚摊每月也有近万元收入。

悟性高是一回事,却也难以弥补他文化程度低的短板。不过,郑远元做人踏实、待人真诚,总有些“贵人”为他“指点迷津”,补上了“社会大学”这一课。

2005年初,在地摊上为一位老人治好脚病后,老人十分欣赏面前的小伙子:“你这么年轻,技术又这么好,摆地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应该开个店正规干,才能有大的发展。”在老人的提醒下,租门面、办执照,2005年底,郑远元的第一家修脚店开起来了,只有一间门面,面积也只有30多平方米。从地摊修脚工到“郑老板”,郑远元用了3年,那年他22岁。

店面开张,需要增加人手,郑远元想到了还在老家深山里“刨食”的乡亲们。“你发大财吧,我不干,即使没有饭吃,咱也不去搞修脚”,老家的朋友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啥事不能干啊,去做这种下贱的活路!”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问出处,创业的路径又岂有高低贵贱之别?经过反复动员,郑远元的姐姐郑远翠、嫂子任继芳成为了他的第一批员工。服务热情、价格低廉,他的店面逐渐门庭若市起来,老家前来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快分店陆续开张……2006年底,仅仅过去一年,郑远元已经在汉中、安康、四川达州等地开了十几家专业修脚店。

“我很感谢当初买房借我钱的达州朋友,如果不是因此把自己‘逼上绝路’,可能我现在还在给人打工”,郑远元对记者说。

建房铺路,回馈乡梓

2007年,郑远元正式注册成立了以他本人命名的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创立了品牌,创办了培训学校,吸引加盟商。今天,已有全国22个省区市开设直营和加盟店400余家。

“现在一到过年,我们村里的路上就停满了车,大家在外面都赚到了钱”,郑远元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他的公司里,就有5000多位来自紫阳老家的乡亲们跟随着这位年轻的“80后”在外务工,还有更多的人在郑远元的带动示范效应下走出大山,用勤劳和智慧发家致富。

2012年,郑远元在与高桥镇党委书记刘磊的交流中得知,高桥镇被纳入陕南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家乡人跟着我走南闯北,现在已经有5000多人,他们大多数家住深山村庄,务工期间积累了一些资金,想要回乡建房,但受制于时间、精力、选址、筹资等诸多问题,想要凭借个人的力量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困难重重”,郑远元提议,何不由自己来垫资修建农民工社区,再以成本价卖给跟随自己的农民务工者和其他乡亲,让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小孩一举解决从山上搬到集镇居住、上学、就医等难题。

如今,记者走进位于高桥镇兰草村的新型农民社区,几栋灰白墙面、黄色间隔的崭新住宅楼在群山间显得格外醒目。据了解,该小区占地面积70余亩,总投资达68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小高层楼房8栋432户,计划安置2000余人,目前已陆续入住。小区的配套设施有观光桥、休闲广场、农贸市场等,同时配套公路桥一座,公路2.3公里,不仅缓解高桥镇老街的公路车辆拥堵,还将集镇骨架拉大3倍以上。

社区旁边,“远元幼儿园”几个大字下,孩子们蹦蹦跳跳,笑声回荡在山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5061/400058994.html

更多阅读

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9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篇

创业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形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等都表现出了愈来愈紧密的联系。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9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篇,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

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90后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篇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90后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篇,就让小编给您介绍吧,希望您能满意。90后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故事一:90后大学生创业凭啥估值过亿?受

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现在创业项目市场如火如荼,很多人也都想靠自己的努力大干一番,但是都有哪些行业?来看看下面小编为你带来的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点子吧,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点子:吸尘黑板擦产品适用于各类学校、部队、企事业

声明:《90后白手起家创业点子 创业故事会白手起家》为网友尐魅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