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同步训练及答案

暑假是同学们用来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利用好暑假做几份试卷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同步训练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rn) 窈窕(tiǎo)

桂棹(zho) 冯虚御风(fnɡ)

B.嫠妇(l) 愀然(qiǎo)

舳舻(yu) 山川相缪(lio)

C.酾酒(shī) 横槊(shu)

江渚(zhǔ) 正襟危坐(jīn)

D.匏樽(po) 枕藉(j)

蜉蝣(f) 一叶扁舟(piā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3.下列句中加点的如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

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

6.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下列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苏子愀然:(2)顺流而东:(3)酾酒临江:(4)渔樵于江渚之上:(5)驾一叶之扁舟:

(6)渺沧海之一粟:

9.下列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⑤

B.②⑦⑧//④

C.①③④⑥⑧//⑤

D.②④⑥//⑤

10.翻译下列句子。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译文: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文:

11.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4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同步训练及答案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三、一法一练掌握被动句的用法,并能够准确翻译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

(2)用被表被动。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①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无词语标志的被动句。

这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为意念上的被动。

①屈原放逐,著《离骚》。(《太史公自序》)

②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赤壁赋》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就是于引出被动者的被动句。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的被动句。

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①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囚辱以死。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 ①狃(niǔ):贪。

(1)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

译文:(2)卒之为秦国所困。

译文:

(3)遂为燕所屠。

译文:

(4)囚辱以死。

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同步训练答案

1.C 2.B 3.A 4.D 5.D 6.C 7.B 8.(1)容色改变的样子 (2)向东进发 (3)斟酒 (4)江中小洲 (5)小船 (6)米粒

9.C [都是助词,的;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无义。]

10.(1)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青苍。

(2)(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屡次得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11.D [流露的是不能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苦闷。]

12.(1)惠王多次讨伐韩国、赵国,立志吞并邯郸,却被齐国打败。(于表被动)

(2)最终为秦国所困扰。(为所表被动)

(3)于是为燕国所屠灭。(为所表被动)

(4)被囚禁遭辱而死。(动词在意念上表被动)

参考译文

秦国凭着关中的土地,日夜向东攻打六国,经一百多年之后,全都给消灭了。虽然说得了地利,善于用兵,所以百战百胜,据我考察秦灭六国,实际上六国自有其原因导致灭国的。韩国、燕国弱小,放在一边不值得评论。那四国,魏国从惠王开始衰落,齐国从闵王开始衰落,楚国从怀王开始衰落,赵国从孝成王开始衰落,都是由于喜欢打仗并贪图土地的缘故;魏国上承文侯、武侯之后,里外的山河,大过三晋,诸侯国没有能与它抗衡的。而惠王多次讨伐韩国、赵国,立志吞并邯郸,却被齐国打败,军队覆灭,儿子死亡,最终为秦国所困扰,国家一天比一天窘迫,失去黄河以西七百里的土地,撤离安邑而建都大梁,几代都不能振兴,一直到灭国。闵王上承威王、宣王之后,崤山以东各诸侯国没有谁比它强盛,却贪于攻打宋国中的利益;向南侵犯楚国,向西侵犯三晋,想吞并两周而成为天子,于是为燕国所屠灭。虽然倚赖田单的努力,结果还是覆亡失城,子孙沮丧,茕茕孑立,只图自保,终究陷入秦国计谋,束手就擒,成为俘虏。怀王贪图商於六百里的土地,受张仪欺骗,失去了他的名城,失去了他的兵士,不能恢复,被囚禁遭辱而死。赵国凭着上党的土地,代替韩国遭受军队侵袭,利令智昏,轻视百姓而使士兵大量死亡,同一天被坑杀在长平的超过四十万,几乎让国家成为废墟,侥幸没有马上灭亡,终究不能幸免。这四国的君王,如果能为保全边疆与邻国和睦相处,畏惧天意自守国土,秦国虽然强大,难道能加兵于自己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2661/993118385.html

更多阅读

2016四年级暑假作业 2016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16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一、复习课文:  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  (1)“天然水塔”指的是:(泉水来自大自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水源。)  (2)根据课文,写出泉水的流经经程:石缝 流进 (山腰的水池) 流过

声明:《2014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同步训练及答案》为网友清心醉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