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有规避风险的传统。”那么,德国人是怎么投资理财的?
用“活钱”、“闲钱”来炒股
一般而言,德国人大多会到银行寻求理财方面的咨询。由于股票的高风险性,德国人并不十分热衷投资股票,而是把钱投向更保险的政府债券。除非有很多“闲钱”,德国人才会考虑购买股票。
“德国人有规避风险的传统。”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将“德国人不爱炒股”归结为历史原因。德国曾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货币动荡,因此对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心存芥蒂。德国文化中也不流行美国式的“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的股市梦。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股票研究所最新公布报告显示,在美国,每两个公民就有一个投资股票;在英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大约有1/5民众购买股票;而在德国,10个人里面能有1个就不错了。
即便是炒股,德国人也一般不去打听“消息”,而是认真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我一个朋友沃尔夫冈比较看好高科技股票,于是他坐下来对多个国家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选中了一家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他把这家公司历年来的公开数据、新产品销售情况及客户反馈、领导层及团队情况等文件找来分析,他发现该公司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于是果断购买了这家公司股票。由于他细致的研究,所以对该公司股票的涨落周期预测准确,几次抛售和回购都很成功。
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就是德国人的投资理财
德国人另外一笔重要开销是保险。完善的保险制度给了德国人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但德国民众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必须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德国就业者每月要缴纳各种保险费用,占月收入的比例分别是:医疗保险14%、护理保险2%、养老保险19%、失业保险6%。部分企业还有企业养老金,即企业为员工额外购买的养老金,算作企业给予的额外福利。
除了法定的社会保险,个人还可以自愿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所有无需缴纳法定养老金的自由职业者以及也有此需求的群体,都可自由选择商业养老金。由于德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青年人口减少和老年人口增多引起的人口结构比例失衡,从而导致公共养老资金吃紧。为了避免养老体系崩溃,德国政府鼓励雇员在法定养老金之外额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这部分用于买保险的钱还可以免税。这对于恐惧高税收的中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举两得之策,深受民众欢迎。目前德国就有三十几家商业养老金公司提供此类服务。与多交多得、少交少得的法定养老保险不同,私人养老保险提供了资金增值的可能性,当然,增值与风险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
高风险投资是富人游戏
德国是一个注重社会公平的国家,因此多少有点“劫富济贫”的味道。根据法律规定,年收入在6万-25万欧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率高达42%,而超过25万欧元年收入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率还要在此基础上再加两个百分点。因此,富人必须找到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才能继续保持更高的收入。
同时,德国法律也有一定的“漏洞”,例如,年收入6万欧元的中产阶级和年收入30万欧元的富人纳税税率差异并不大;而且,由于德国税法规定,医生、律师等自由职业者可以免予缴纳法定养老金,而是自由选择其他的商业养老金或别的理财方法,所以这部分高收入人群反而比普通中产阶级具有更大的财力。正是有了这样的“漏洞”,德国高收入人群才有更多的“闲钱”来进行高风险的投资。
我的一个德国朋友安德烈亚斯做教练技术培训,收入非常可观。工作中认识了一个名为维特纳的奥地利客户。此人专门为欧洲富豪和家族理财,其金融工具是利用放大100倍的金融杠杆原理购买美国股票,是欧洲顶尖的操盘手。几年下来,维特纳为我的德国朋友赚了很多钱,安德烈亚斯非常满意。为此,两人经过协商,共同成立了一家投资理财公司,为客户做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业务,起点是10万美金。最近打算把此项业务延伸到中国。
这些富人为何不将“闲钱”放在银行存起来呢?这是因为德国银行利率低得不可思议。以德意志银行为例,2015年德意志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5%,一万欧元一年后到期利息为35欧元,本金和利息一起一共才10035欧元。就算是定期存款,其利率也较低。更糟糕的消息是,据德国商业银行预测,欧洲央行还会将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1%。这对于钱不多的普通储户而言倒是无所谓,但对大额存款而言,亏损也是很大的,更别提通货膨胀的额外损失了。
虽然德国工业发达,但个人投资和社会集资之类的东西并不特别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银行贷款利率超低,年贷款利率不到2%。因此,企业宁愿到银行贷款,而不是寻求个人投资或社会集资。再说,德国银行对中小企业并不歧视,小企业想要得到贷款并不难。同时,银行贷款手续并不复杂,银行既可以经营存贷款业务,又可以经营证券业务,这使企业感到在证券市场上直接筹资不如从银行贷款简单易行。由于德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系统,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直接融资并不是德国企业的主要选择,因此也缩小了德国的股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