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教案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

初一地理教材有不同版本,其中粤教版的教案值得一看。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希望是你需要的资料。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初一地理上册教案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

(3)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活动)看懂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让学生完成教材12页、13页的“活动”题吧相关内容填上。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交织经纬网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分布

标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数量特征

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学生利用15页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指出北京的经纬度是多少?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广州、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30E。

强化训练: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0E、200N

1200W、300S

100W、870N

1600E、450S

2.在地球仪上找出上海、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15页“活动”第3题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

一、教学目的: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

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根据16页图1.18与17页1.19图,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提问:观察1.18图,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0 ,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地球仪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根据17页地球绕太阳公转图分析,让学生完成表格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立冬

月 日

太阳直射纬度

季节

北半球

南半球

受热程度

北半球

南半球

昼夜长短

北极

北极圈以北

北极圈以南

赤道

赤道-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南极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作业

课本19页活动第1题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一、学习与教学目标

1、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

2、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3、 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

(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

5、观念确认与引导:

(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

(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

二、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地球上海陆的分布

教师准备;地球仪、挂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1、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

呈什么形势?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归纳小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2、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32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学生补充概念。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运用概念,辩认图形

学生活动3,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32页3.3 “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的情况。

(二)、学生看32页东、西半球图”,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小结: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

小结: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

3、读32页“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三、学生阅读33页七大洲轮廓及面积比较图和34页四大洋轮廓及面积图,比一比、认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

板图教学:读“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东、西半球图”,

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三、作业:

选择题

1、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所以南半球被称为“水半球”

B、世界海洋面积71%,且被陆地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洋面

C、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州

D、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 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

A、太平洋、印度洋B、大西洋、北冰洋

C、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印度洋

3、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

A、亚洲、非洲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D、南美洲、欧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661/407244736.html

更多阅读

初一地理上册教案 初一地理上册地图 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

初一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学习七年级地理知识点能够充实人们空虚的灵魂。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2、运用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初一上地理记忆口诀

学习从来无法一蹴而就,不断积累才是王道。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地理记忆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上地理记忆口诀(一)南亚地理气候南亚次大陆,地形分三部: 北部为山地,三国居内陆; 南德干高原,土肥矿产富; 中间农业区,平原连

初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是构建知识框架的重要阶段,期末试题考察基础知识方面。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A.6378

声明:《初一地理上册教案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为网友风再起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