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实际教学有很大指导意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所体会的程度,教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我的理解:
这阐明了孔子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的“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思想。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反对“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才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我们今天的教学过程仍需加以借鉴。
课堂上,不能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应该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也经常苦恼,现在的学生为什么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是不是应该赶紧反思一下,自己在很大程度就因为教学进度紧,时间安排不充裕,或者预定教学设计流程太密等等原因,我们往往等不及学生“愤”就“启”了;等不及学生“悱”就“发”了。学生获得答案时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期盼、惊喜、成就感,久而久之,思维的冲动逐渐淡漠了。我们的老师喜欢学生找标准答案的冲动,总会淹没对学生举一反三等待的耐心,于是,我们的孩子等老师喂饭的习惯就养成了。
学生为什么独立思考能力不强?老师们该反思一下,往往借口教学进度紧、时间安排不充裕等等原因,我们往往等不及学生“愤”就“启”了,等不及学生“悱”就“发”了。学生获得的答案是教师“包办”的,自然体会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惊喜与冲动,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思考的动力,等着老师给“喂饭”了。
我的建议和做法:
学生的“愤”与“悱”是一种教学中我们渴求学生达到的最佳心理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启发和诱导才会卓有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发挥。
但同时,“愤”“悱”也是一种教育机遇。这种机遇的把握必须以充分了解并理解学生为前提和基础,对策略、方法、时机进行科学选择。教师需要努力寻找,有时还要在适当时机努力去创造学生“愤”“悱”的状态点。
关键点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求知欲是不会有“愤”与“悱”的情境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平时我是从以下方面尝试做起的:
1.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即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采取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有对某一知识具有浓厚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去探索,并能达到“偾悱”的境界。
3.讲究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
比如,新授课运用具有启发意义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容易地从自己原有的旧知识中提取信息,来同化和顺应新知识。
其次,启发式教学时,教师要非常讲究“问”的质量和技巧,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善于把学生的求知欲直接激发到思考的制高点。然后经过巧妙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有合理的思维强度和成就感,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学思的有机结合。
再次,利用导学案材料,在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超前学习教材内容,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教师的积极诱导,实行学在前,教在后;在教学过程中交错使用谈、议、讲、练、问、答、评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认识作用。
还要注意坚持课堂教学的民主,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结论,以免打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绪,压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对于学生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并恰当地进行评价,开展学习竞赛,使先进更先进,后进有信心,从而达到“愤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