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mayura-tilaka;藏文:rMa-byavi-mdongs )
在传统上,印度的孔雀是蛇与蝎这样的有毒生灵的天敌。孔雀绚丽的色彩和长尾羽冀代表着将这些毒物变成智慧甘露或圆满。孔雀颈部电光蓝色的羽毛也与湿婆的一个传说密切相关。为了拯救世界,湿婆喝下了搅拌大海时生成的致命毒药[1]。毒药封住了湿婆的喉咙,使喉咙变成蓝色。从这一点来说,湿婆也被称作“蓝喉者”[2]。在印度教传说中,孔雀是战神韦驮[3]的坐骑。在佛教中,孔雀是阿弥陀佛这个红色西方佛的坐骑。他的孔雀宝座曾是印度孔雀王朝[4]及伟大佛教之王阿底峡的象征。公元1739年,孔雀宝座被从印度掠走,最终成为波斯沙阿[5]的象征。孔雀也与太阳有关,因为它忧郁的叫声宣告着黎明的来临。它傲慢地张开长尾羽翼求偶预告着季风季节即将开始。作为光的象征物,孔雀造型常常做成青铜酥油灯[6],照亮印度和尼泊尔的庙宇。
作为手持器物,三根一组的孔雀翎象征着贪、嗔、痴“三毒”的嬗变。五根一组的孔雀翎象征着贪、嗔、痴、慢、嫉“五毒”嬗变成五佛智。孔雀翎上的“眼睛”代表智慧,其发光的金色羽杆代表着佛陀无数的方便和方法。孔雀翎经常装饰在扇子、镜子及天神高擎的宝伞上。它们也是插在飞镖上的羽毛和净水瓶中的水掸。某些护法神也戴有三根或五根一组的孔雀翎作为盔饰的一部分。藏军的头盔上也饰有一圈相同的孔雀翎。大成就者萨巴日巴[7]身着一件孔雀毛制成的围腰,是无种姓的萨巴拉部族[8]的象征。这个部族在印度东部的温迪亚[9]古林中以狩猎为生,金刚乘中的“大孔雀天母”[10]的右手持有孔雀翎。在大圆满教法中,可用孔雀翎象征物代表“超越定”[11]。
[1] 梵文:Kalakuta,致命毒药。
[2] 梵文:Nilakantha,蓝喉者。
[3] 梵文:Skand或 Karttikeye或Kumara韦驮,佛教天神。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其塑像一般穿古武将服,手持金刚杵,被安于天王殿弥勒之后面,面对释迦牟尼像。
[4] 梵文:Maurya,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马其顿修侵略者,推翻难陀王朝(Nanda),“孔雀”据说从其母名。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行,除半岛南端外统一印度全境,定佛教为国教。约公元前187年为巽加(Sunga)王国所取代。
[5] 梵文:Shah,沙阿,“国王”之意。
[6] 梵文:mayura-dipa,青铜酥油灯。
[7] 梵文:Sabaripa,萨巴日巴,大成就者名。
[8] 梵文:Sabara,萨巴拉部族,无种姓的人,被认为在社会之外的人。
[9] 梵文:Vindhya,温迪亚,印度地名。
[10] 梵文:Mahamayuri,大孔雀天母,女神名。
[11] 藏文:Thod-rgal,超越定,亦称“超入禅”、“超等至”。不是逐步修习,而是直接超越次序而入根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