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课赛课堂实录:《走遍天下书为侣》

五年级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五年级语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老师说一句诗,学生来猜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秋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
2、其实我们刚才猜的这些节日,都是——传统节日
一年的很多日子都是节日,今天就是一个节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你说重要吗
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生:十一国庆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
师:还会想到什么节日?
生:清明节、9月10日教师节
师:你没有忘记我们老师的节日。同学们,我再给大家猜2个。4月1日?第二天4月2日是什么节日?老师把它写下来,你们看仔细了。
师板书:世界儿童图书节
每年,安徒生获得者要做一个讲座。

一、感受作者义无返顾的选择
1、揭题、解题
师: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她作了热情洋溢的献辞,在献辞中她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她选了一本书,并且以此作为献辞的题目,那就是——生:走遍天下书为侣
师:老师把题目写下来,请大家认真地看。
师:侣是一个生字,很有意思,右边紧挨着2个口,看到侣字你会想到什么?
生:伴侣、情侣
师: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
生:形影不离、情比金坚 你的词汇量非常丰富
师:比如“如影相随”把这些词语放到题目中去,你会怎么理解课题?
师:理解到了这里,谁愿意来读读题目。让我们一起来读
师:课文都已经预习了是吗?课文围绕“走遍天下书为侣”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课文读顺了。
学生交流。

2、初次读课文,我们要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深入学习课文,我们就要尽量走进作者创设环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现在让我们走进作者创设环境中。她要去环球旅行,要多少时间呢?
出示资料:
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
日本一位71岁老翁独自完成环球航行历时234天。
2006年,中国人首次完成帆船环球航行历时185天。

二、感知作者以书为友的理由
1、创设情境,质疑: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师:跟随这一叶孤舟到达这茫茫大海
音乐响起:
当第一缕晨曦穿破云雾,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月光伴随孤独挥洒,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暴风雨即将袭来,我还是静静地读这本书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这一本书
师:此时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生:你要读那么多遍不厌烦吗
生:为什么选择一本书
生:不觉得孤单吗
2、作者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自由地读读作者的回答吧!

三、领悟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
1、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的态度、语气表达出来。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
2、交流
生: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师: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平时不太会做菜的妻子做了一桌美味的菜,感觉家特别的温馨
你们有这样的感受?
生:我知道这是爸爸买给我的新书。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份心情送到书中读。
生读
师:高兴的心情请你带上笑容来读。你自己感受到了吗?带着微笑读,不仅要体会心情,还要带着表情来读。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的是?
师:回到这样的家,除了惊讶、高兴,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生读
生:我还会非常激动。[小学教 学 设计 网-www.xxjxsj.CN-更多课堂实录]
师:那就激动地读,再激动一点。
师:比第一次激动多了。还愿意读读其它的句子吗?

生:是的,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师:让我们一起坚定地说。你从哪个词语听出来的?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照顾下后面同学,你来
生读
要是稍微读得再快一点,再坚定一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坚定地说——生齐读

师:还愿意读读哪个句子?
生:“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师:你发现这是什么句子了吗?反问句的语气特别强烈,谁还愿意把反问句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还有愿意读读其他句子吗?
生: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
师: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惊讶
师:把惊讶送进去读
生:兴奋
师:兴奋送进去读
省优课赛课堂实录:《走遍天下书为侣》
生:激动
师:把激动送进去读
生读
师:的确是非常地激动。

3、练习
朋友经常相见,可总是还能有新的了解,那叫——常见常新;家每天都回,可也总有新的发现,那叫——常回常新。其实,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体会作者情感我们要触摸作者思想,作者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其实要说的是什么?
生:要说的是一本书
师:一本书能够怎样?你可以找到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概括的话来说一说。生:能让你找到快乐
师:作者其实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呢?能找到书中的语言吗?
生: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叫做常看——常读常新。
师:那么一遍又一遍读这本书,能发现什么东西呢?你已经读了一百遍了,第一百零一遍读这本书,你还会说什么?或者不经意的发现,或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你会说什么?
生:这段句子的什么这么好?
生:我怎么从来没有发现小草的生命力是那么地顽强
师:是啊,你多读就发现了
生:我还会说,我怎么才发现作者还有这种打算
师:这样的发现的确是不容易的
师:当你拥有了新的发现,此时你会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兴奋
生:新奇
生:喜悦
生:欢快
引读,回归课题:
师:所以,我相信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十遍,因为——(引读)你总是能发现新东西。
我想,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五十遍,因为——(引读)
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因为——(引读)
你愿意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

,因为——(引读)

4、多么独特的观点,老师多想与尤安艾肯有一番面对面的交谈,你们愿意当一回尤安艾肯女士吗?你们现在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你们要把作者的毫不犹豫、义无返顾,通过你的朗读、回答表现出来。(师生对读)

四、存疑结课
1、作家毕淑敏用一生的精力来读一本书《人鱼公主》,师配乐朗读毕淑敏《常读常新》。
师:每一遍读都有的新的感受,每一遍读都有的新的发现,这就是——
生:常读常新

2、写话: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欢的书又是什么呢?
一本好书能让人“常读常新”,就像,就像。

3、通过大家的体会,你们已经深深地明白,书是能够——(生:常读常新,)但是怎样才能常读常新呢,怎样一遍又一遍地去读一本书呢?相信我们下次还能从这献词中有新的发现。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长满书的大树》,里面收录了每年在世界儿童图书节的献词,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并且能从中常读常新。

小学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1、导入新课,走近居里。1898年,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报告了她惊人的发现,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她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里。除了美丽的容貌,究竟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让我们继续走进居里夫人,来体会她百年的美丽吧。

2、自读课文,感悟美丽。指名读课文,想一想除了美丽的容貌,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等会我们来交流。

3、汇报交流,解读升华美丽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课文哪个部分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
  生:我也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最能体现她的坚定、刚毅和顽强的精神。
  师:好,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的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读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生:我读到这一句,“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我就想,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是,别人为什么没有研究下去呢?我觉得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特别让我佩服。
  师:还有谁来谈谈?
  生:我觉得写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生:工作条件的艰苦还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来,“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这说明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生:我来补充一点,从这段话里还知道,当时不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实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里有句话,“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可能”的意思就是也许能从这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也许还提炼不出。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很好!从“可能”这个词语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从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生:我感受到的是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她知道研究有可能失败,但她决不放弃。我想他们即使失败,也会继续努力,一直到实验成功的。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把我们的这些感受读出来吧。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接着谈。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一句,“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从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我体会到虽然工作环境这样艰苦,可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我认为这种精神是美丽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0.1克镭大概是多少吗?它比我们的圆珠笔笔尖还要小。要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那么小小的0.1克镭,这是多么艰难呀!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呢?
  生:我觉得在读三个数字时应该读出漫长而艰辛的感觉。
  生:我觉得“终于”这个词要读出一种成功的喜悦。
  师:那你们俩能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不太明白:作者在叙述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艰辛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她和皮埃尔的对话呢?
  师:问题提得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分角色读。)  师:从他俩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居里夫妇千辛万苦地寻找新元素,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科学为人类造福,这就说明他们的追求目标是远大的。
  生:我觉得这里还体现出居里夫妇的一种乐观精神。
  师:是呀,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艰难的实验,可是他们想要得到的是希望有美丽颜色的镭。他们得到了吗?读──
  (生齐读:“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师:从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我们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正如书上所说的,“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其他几个自然段。
  (生读。)
  师:谁来说说?
  生:我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到,“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师:既然课文说“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你们为什么还觉得这是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呢?
  生:我觉得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生:我也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精神打动。我觉得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

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师:说得好!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呢?一起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读。)
  师:还有体现她献身精神的地方吗?
  生:从第5自然段的这一句也能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读到这里,我就在想,做实验的时候,射线该是多么强烈呀!她知道射线对健康有害,可她还是坚持工作,我觉得居里夫人真正做到了为科学献身。
  师: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的淡泊名利。
  师: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她的这种美丽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生默读5、6自然段。)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的每一项荣誉都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科学研究,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这种在名誉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
  生:我从课文最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知道她的淡泊名利,“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遍。
  (生齐读第5、6自然段。)

4、回归整体,升华美丽

师: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吗?
  生: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她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在于她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美丽”已经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师: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存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记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5、拓展延伸,书写美丽

通过学习,回家后把你心中的居里夫人用笔写出来。

板书设计:

                  对科学执著的追求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为科学献身

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

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
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州5号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
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
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

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
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
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

五年级下册《拉萨古城》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音乐“香巴拉并不遥远”)

一、解决疑点,交流初读课文情况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拉萨古城》这篇课文,同学们都对拉萨的建筑非常感兴趣,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大家都上网查找、收集了资料,我们先来交流一下,看看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解决的哪些问题。

生1:我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中写到的经幡还弄不明白。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信息,(出示学生文稿)大家看!这些在屋顶上飘飞的五彩布条,就是经幡了。在查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幡是藏族居民用来祈求幸福、祈求好运的,他同时还代表着美好的祝福,难怪在西藏,家家户户的楼顶上都飘飞着五彩经幡。

生: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课文中写到作者正月里看到经幡飘飞,既然经幡带有美好的意思,我想问:在拉萨的民居上,是每天都挂经幡,还是正月里才挂?

生1: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注意,不过课后我们一定进一步查阅资料,争取能回答你们的问题。

生:谢谢!

师:这一组解决了“经幡”这个问题,我们其他组呢?

生:课文写到:“布达拉宫则是无与伦比的旗舰。”为什么称布达拉宫是旗舰,我们不明白。通过学习,我感觉到布达拉宫确实非常雄伟,(出示文稿)看这是拉萨古城的全景(图片),而这一张是布达拉宫,我们可以看到,布达拉宫高高的耸立在拉萨的最高处,而且布达拉宫是整个拉萨,也是整个西藏最雄伟的建筑,作者把他比作旗舰非常贴切,整个布达拉宫像一艘航空母舰,带领拉萨古城起帆远航,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师:真精彩!而且,布达拉宫还是整个西藏地区政治、宗教、文化的发展中心。

生:大昭寺建筑上装饰的东西,课文写得非常简单,我们找到了这些东西的图片,(出示文稿)请大家看图片,通过观察,这些东西确实非常美丽,而且他们在藏族人们心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师:你能带着你现在的感受,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

真好!让我们齐读一遍,也来感受生动的画面。

二、抓住热点,探讨最感兴趣的内容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通过我们再次朗读,我们感觉到,拉萨具有雄壮之美,拉萨具有神秘之美。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你对拉萨的什么最感兴趣,是风格独特的藏族民居?是布达拉宫?还是圣洁的大昭寺?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准备交流。

生1:我对布达拉宫最感兴趣,(打出布达拉宫图片,简单文字介绍)布达拉宫海拔有3000多米,经过历代西藏人民的不断修缮,现在的布达拉宫有15000多间房子,占地面积有36万多平方米,主楼有13层,高117米,相当于我们的教室30层那么高,真不愧是“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啊!

师:“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多贴切的比喻啊!还有哪些组研究的也是布达拉宫?

生2:我也非常喜欢布达拉宫,(观看图片)布达拉宫依山而建,红白两宫浑然一体,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左看、又看,布达拉宫总是那么美、那么雄伟、那么壮观,蓝蓝的天,清清的水,蓝天碧水中的布达拉宫永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师:这是一组多么美丽的画面!

生3:大家好,刚才两位让我们体会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我们小组也整理了丰富的资料,他们一致推举我上来跟大家进行交流,我就以导游的身份带你们走进布达拉宫,相信会有另一种体会。(展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迈入布达拉宫,看着那精雕细琢的房梁、古色古香的宫殿、精美细腻的壁画……这一切都宛如一股清泉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切都宛如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们全部的视线。

看!这一个个金碧辉煌的建筑、这一件件震撼人心的文物,都让我们心驰神往,(放大图片)这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光是建造他,就使用了11万两的黄金,共300多千克!而且外面还镶嵌了无数的珠宝。由此可见,布达拉宫有多少价值连城的宝藏啊!他们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刚才我们在完善网页时在老师资料库找到一段布达拉宫内部建筑的视频,我们将添加到网页中去,欢迎大家点击观看。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那就是:布达拉宫真雄伟、真神秘、真壮观啊,就让我们以这句话为开头,谈上几句。

师:我们接着交流。

生1:大家好,下面我带大家参观大昭寺,西藏最辉煌的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公元647年离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昭寺可以说是汉藏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看,这些是大昭寺的装饰,不要小看他们,可是大有来历哦!可惜我没能找到这些美丽的传说。

生2:我找到一个关于金瓶的来历。(抢答)金顶宝瓶其实是指藏教开创人佛像前的金瓶,这个金瓶的来头可大了,他是乾隆皇帝御赐的宝贝。在西藏人们都相信,达赖喇嘛也就是活佛是不会灭的,他们死后都会转世投胎,成为转世灵童,而要找到这位转世灵童就必须靠着个金瓶,因为金瓶里有转世灵童的出生年月以及姓名。

师:是啊,可以说拉萨的每一个建筑、每一处装饰都有着富于神奇色彩的故事、传说,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还可以进一步查阅、收集。我们接着交流。

生3:我们小组研究也是大昭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被大昭寺那恢弘的气势,圣洁的氛围,灿烂的历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小组集体创作了一首小诗想朗诵给大家听一听。(有多少人在你面前长跪叩首,

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留下虔诚的身影。

有多少人在你身边簇拥着,

赞美你的辉煌,赞美你的雄伟,赞美你的庄严绚丽。

寺前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

留下了岁月的永恒。

寺顶的胜利宝幢上经文,

叙述着你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一千多年的历史, 本实录由-Www.xxJXsj.cN-收录

一千多年的回忆,

一个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故事!

师:同学们的介绍让老师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感谢你们精彩的发言,老师也送你们一个小礼物(观看宣传片)

师:看完这段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体会到布达拉宫确实非常的美丽。

生:在我心中西藏变得更加神秘了。

生:如果有可能,我现在就想去西藏。

师:是啊!那巍然屹立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

以其特有的造型和特有的光彩,

照耀着美丽的青藏高原。

那悠扬而浑厚的诵经声,

让我耳边仿佛有千年的呼唤在回响,

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梦境,

拾起了心灵深处的情缘

我愿做你顶上悠闲的白云,

我愿成为轻拂你的微风,

我愿做一只盘旋于你周围的雄鹰,

如果这些都不能,

那也请你允许我成为一片你城边的落叶,

让我静静地体会你雄浑而博大的胸怀。

三、互动总结(播放背景音乐“献给阿妈的歌”)(播放青藏高原)

小学六年级古诗复习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按季节顺序来复习部分古诗,从春、夏、秋、冬一起去感受古诗的韵味,诗人的情思。

二、复习古诗

(一)春景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给人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用他们优美的诗句来赞美春天。在他们的笔下,春花春鸟,春风春雨,无处不是春。(屏幕出示:春花、春鸟、春风、春雨)

2、请各组按大屏幕上的顺序依次选择一个主题词,背诵与此相关的诗句。要注意口齿清晰,有感情。(逐组背诵)

3、老师把这些诗句进行了整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出示)

4、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是从描写的不同对象进行分类,如果我们细细地品,就会发现,同样是写春景的诗,也有时间的先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首诗,找一找哪几首是赞美早春的,哪些又是描写晚春的?(屏幕出示,学生读,指名回答)

5、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诗作。(屏幕出示,男女生分读)

(二)夏景

1、欣赏了春天的花、鸟、风、雨,领略了早春、晚春的不同韵致,让我们一起走进缤纷的夏日。大文学家苏轼曾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觉得中国咏夏的古诗词更是“诗中有画意翩翩”。

2、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画,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各幅画分别表现了哪一首诗的意境。(屏幕展示,指名猜诗)

3、刚才同学们找出了7首描写夏天的古诗(屏幕出示题目),请你们在这几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来默一默。(学生在方格纸上默写)

4、请大家一起来检查一下这几位同学默写得对不对。(实物投影展示学生默写情况,评价)

(三)秋景

1、缤纷的夏日为我们带来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古诗文无穷的魅力。其实,诗不仅具有绘画美,还蕴涵着音乐美。它或许激昂,或许低沉,都是诗人内心的体现。我们来看一组关于秋天的古诗。(屏幕出示)

2、在读这几首诗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去读,不但要读流利,还要想一想诗中含有怎样的情感,如何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首练习感情朗读。(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3、指导朗读。(逐首朗诵)

(1)《枫桥夜泊》

A、这一首诗谁来读?(指名读)

B、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为我们做个示范吧。(学生读)

C、接受他的建议吗?还愿意读一读吗?(再读)

D、诗人远离家乡,独自一人住在江边的小船上,远处的霜天、残月、啼鸦,近处的江枫、渔火,勾出了他无边的寂寞、忧愁。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情感。(齐读)

(2)《望洞庭》

A、选读这一首诗的同学请举手。(指名读)

B、这首诗咱们以前在课堂上学过,还记得全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具体说一说。

C、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只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青螺。从中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指名回答)

D、你可以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这么美妙的诗请女同学来读一读。(女生读)

(3)《山行》

A、这首诗中有一句名句,知道吗?一起读。

B、一个“晚”字告诉我们时间不早了,可诗人为什么还要停下车来呢?(指名回答)是呀,他爱那比二月的鲜花还要艳丽的枫叶。多美呀!请男同学来赞美一下。(男生齐读)

(4)《商山早行》

这首诗谁来读?(指名读)读得怎么样?有没有比他读得好的?(指名读)真不错,抓住哪个字来读的?(悲)还有能超过他的吗?(再指读)我们像他一样读,行吗?(齐读)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A、有选读这一首的同学吗?(指名读)

B、能告诉大家为什么选这一首吗?明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却仍能祈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何等的豁达呀!我们一起来读。(齐读)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有好多诗词不仅可以有滋有味地诵读,还可以吟唱,像我们刚刚读的这一首就是。下面老师请大家来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播放)

5、可见,古诗用来吟唱也别有趣味,感兴趣的同学课后不妨也挑一两首配上乐曲唱一唱。

(四)冬景

1、我们经常说“学以致用”,学古诗也不例外,要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

2、请大家先轻声读一读大屏幕上这几首关于冬天的诗,读好了,老师要来考一考你们。(屏幕出示,学生自读)

3、在下列情境中,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屏幕出示题目)

数九严冬,天寒地冻。中午时分,天色忽然大变,只见,。雪下了整整一个下午,极目远眺,,。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夜幕降临,我早早掩了柴门安睡。夜里,。想是邻舍的老翁打猎回来了。次日清晨,我推开窗户,嗬!,。谁说这隆冬季节只有肃杀之气呢!你看,墙角那丛梅花。,。再看那雪里的青松,。,

三、总结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复习了部分诗词,我觉得大家对所学的古诗掌握得都不错,不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而且能借鉴运用。其实,古诗的归类依据还有很多。比如:……(指名回答)剩下的时间,我们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归类(屏幕出示:送别、爱国、边塞、山水)按照顺序一组选一类,归在采蜜集上。(学生作业)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触摸活着的鲁迅

——《少年闰土》教学实况

时间:2006年12月20日 地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执教:落地麦,刘发建,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教育集团 整理:任妹

第一版块:文本教学解读


《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自传体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文字,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人教版新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主题就是“认识、了解鲁迅”,四篇文章,第一篇就是《闰土》,后三篇都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从亲近鲁迅的文字入手,去感悟鲁迅。这种安排显然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虽然鲁迅的头上带着许多的“家”,但在语文课堂,他首先应该是文学家。我们语文课就应该引导孩子细细品味鲁迅的文字,去亲近鲁迅。

从文章的结构来看,《闰土》虽然是一个节选的插叙片断,但结构却精巧完美。文章开头安排的“月夜瓜地刺猹”这幅静谧神异图景,不仅凸现了闰土“机敏勇敢”的少年形象,而且巧妙的打开了“记忆的大门”,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鲁迅所描绘的奇异世界,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然后慢慢地按照“盼闰土—见闰土—识闰土—别闰土”的顺序娓娓道来,故事最后在一句“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无尽思念中悄然结束。看似水注东海的无痕与自然,却和文章的开头那一段神异的画面脉脉相通,这种首尾情通意合、一脉贯底的完美结构,应该是孩子们学习写回忆文章的典范。

当然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还是鲁迅塑造的“闰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他“五行缺土”的土名字来历,到初次相见时“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再到后来的带有浓重乡土俗语讲述的“希奇故事”,也就是抓住了名字、外貌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特点,刻画了一个勇敢、能干、见多识广的乡村少年,刻画了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闰土,土得质朴,土得纯洁,土得可爱,土得富有魅力。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很有味道的文字:“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在语义的理解上,孩子们不明白鲁迅到底要说什么意思。三十年前不知道,三十年后也不知道,却又无缘无故的说像小狗。这段文字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阅读鲁迅作品的态度。其实,这里的两个破折号,正是鲁迅写作上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挑脱”艺术(即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让一部分意思含而不露,故意造成句意不连接、不完整。)鲁迅在这里含而不露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瞎猜知道,其背后就是隐含着一种强烈的“想知道”情感,达到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把我们平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知道但又迫切想知道”这种欲罢不能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导孩子们细细品味鲁迅文字上的这些独特味道,能够有效培育孩子们对鲁迅作品的好感。

解读文本,尤其是解读名家名作,我们首先就要把名家名作当作一般的普通作品来对待,否则我们就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毛病。语文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就此关闭。我们并不能因为鲁迅是大文豪,在孩子还没有真正领略过鲁迅文字魅力之前,就把一个伟大作家的牌子竖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只能在孩子的心底种植麻木。这恰恰是与鲁迅“立人”思想背道而驰。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你可以带着虔敬之心阅读鲁迅。但这个时候,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孩子是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字,鲁迅的文章到底有怎样的滋味,还得从阅读《闰土》开始。

虽不能说鲁迅的文字很适合孩子的胃口,但《闰土》的确是孩子们进入鲁迅精神世界的一扇绝好窗口。教学鲁迅,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名家名作的品析。我们知道,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之所以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不单纯是站在文字艺术的角度来思考的,而是文字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鲁迅精神和思想。所以,从一定层面讲,《闰土》的教学,担负着“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

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一切的教学都必须是建立在儿童的思维水准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那么我们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能否与我们的儿童语文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

长期来,鲁迅在中小学语文课堂的遭遇可以说是“叫座不叫好”,大家都知道鲁迅很重要,学习鲁迅的文字是中小学语文课堂不可回避的现实。但是,鲁迅的文章难学,鲁迅的文章难教,又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由来已久、流传甚广的校园民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鲁迅精神和儿童语文”的对接上是不成功的。近年来有的人甚至提出“把鲁迅的作品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拿下来”,说什么,人在三十岁以前是读不懂鲁迅作品的。显然,这种要求孩子“读懂鲁迅”的教学定位就是有失偏颇的,这种把中小学语文课堂“让孩子们对鲁迅的人和鲁迅的文产生一种亲近的兴趣”,从而达到一种“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人为地架空在一种虚高的价值观层面。

造成尴尬局面有多种原因,客观上,鲁迅文字的独特内涵,深刻而不易体察。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古今中外能够穿越时空的经典文字,他们的内涵都是深刻而独特的,都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学习经典不可能像学习时文那样轻松简易。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长期来习惯性的对鲁迅进行“贴标签”式的“政治图解”。由于受左的影响,鲁迅几乎就成了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符号。比如“我“在听了闰土讲的那些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后,深情地感叹道: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原本是一个孩子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对自由、玩耍、亲近大自然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渴望真心伙伴,这样的童心真情表白,对伙伴的羡慕、敬佩和好奇之心的倾情倾吐,这些真情和当下在沉重学业负担挤压的孩子们的心情是完全“共鸣的”。“我”的渴望,就是同学们的渴望,“我”的心声,就是课堂里孩子们的心声。鲁迅的文字穿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后,仍和当下的孩子心灵相通,童趣相映。但长期来,我们却置文字中“我与闰土”水灵灵的童真和课堂里孩子们火辣辣的童心于不顾,一味的要逼着孩子们去体味所谓的“鲁迅对黑暗社会和封建教育的不满与控诉”的冷冰冰的深刻含义。

北师大王富仁教授说:如果我们突破了“学习鲁迅等同于接受某种附加于其上的观念”这种机械的认识,鲁迅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

所以说,没有童心是无法亲近鲁迅的。鲁迅撒落在《闰土》文字中的“童心、童趣”是随处可见的:“我日日盼望新年”中那种对闰土热切期盼的眼神,“我和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的一见如故,“我和闰土短暂生活”的亲密无间,“我和闰土分别时”无可奈何的大声哭喊……这些天真烂漫、可掬可捧的童趣,是多么撩拨孩子们的心扉呀!和这样的真情文字接触,孩子们的心底会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

所以,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是我们引领孩子走进鲁迅文字最关键的一步。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最近几年,我们不少的老师在千万次的碰壁之后,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机械解读鲁迅”的教学思维,把教学的眼光锁定在“可爱的闰土形象和我与闰土间的亲密关系”上,就“闰土教闰土”,把鲁迅的文字视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忆性文学作品。不能站在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高度来教学《闰土》,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缩水。这种“浅化鲁迅”和过去那种“膨化鲁迅”都是一样的在削弱鲁迅文化的价值。

第二版块: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因缘而聚情自来

师:(板书:缘)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

生:缘!

师:猜猜刘老师为什么写这个字?

生:闰土和鲁迅是因为有缘才相见的。

生:因为我们班和你有缘份,所以才能一起上课。

师: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生:我们和鲁迅有缘。

师:为什么说和鲁迅有缘呢?

生:我知道鲁迅是绍兴人,但是他在我们上海去世的,他的墓就在我们上海。

师:125年前,鲁迅在绍兴诞生。70年前,鲁迅病逝于上海。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先生安息的地方。在先生离我们70年后,我这个来自先生故乡绍兴的老师能和上海的孩子们一块学习先生的文章,真是有缘呐!人世间最值得珍惜的是缘份,咱们今天就好好珍惜这份缘,请齐读——

生:少年闰土

二、识字品句——点点滴滴味正浓

师:读得挺棒。老师写几个字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课文的主人公是——

生:闰土

师:谁能告诉我,闰土这名字是怎么来的?

生:闰土是闰月出生的,五行缺土。

师:噢!真好。把掌声献给他。知道“五行缺土”什么意思吗?

生:好像是算命的说法。

师: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以前,我们的祖先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当然我们人也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大概是闰土父亲听了算命先生说闰土的命里缺土,缺什么名字里就补什么,从这个有点土气的名字,我们也能感受到父亲对闰土的爱。(板书:正月),谁来读读?

生:读zhèng月。

生:我觉得应该读zhēng月。因为zhèng应该是真正的读音,正月应该读zhēng月。

师:对,农历每年第一个月叫“正月”,“正月里来闹新春”,这句话耳熟能详,千万别读“zhèng月”!(板书:忙月)忙月是什么?

生:忙月就是自己也种田,过年过节或收租的时候帮别人家干一定的活,就是忙月。

生:除了这份工作,自己另外也赚钱。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类似忙月的人?

生:我妈妈就是。她原来在市场卖布,后来又到家里炒股票了。

师:他说妈妈比较忙,就是忙月。这一点是对的,但是不是所有忙的人都是“忙月”呢?忙月是在农闲时节到城里打临时工的乡下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有些同学家里请的钟点工、保姆等等。在当时,闰土父亲到我家来做忙月,闰土就是——

生:小忙月。

师:说得真好。再来一个(板书:秕谷)?

生:秕谷。

师:大家注意听,好像念得不够准确。请再读一遍。

生:秕谷。

师:两个第三声的字在一块连读时,第一个要读第几声呀?

生:第二声。

师:对!应该读“秕——谷”。秕谷是什么?见过吗?

生:没有。

师:都没见过?怎么办?

生:查字典。

师: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谁查得快。

生:秕是子实不饱满。师:那秕谷呢?

生:秕谷就是不饱满的稻谷。

师:真聪明!也就是只有谷壳没有米粒,或者有米粒但不壮实的稻谷。课文中闰土用这不饱满的秕谷干什么呢?

生:捕鸟。

师:闰土为什么不用很壮实的稻谷捕鸟,而要用不饱满的秕谷呢?

生:因为很壮实的谷要给自己吃,而用饱满的谷去捕鸟的话,那粮食就浪费了。

师:闰土用秕谷做诱饵就能捕到鸟,这说明闰土——

生:很聪明。

师:你和闰土一样的聪明。小小的秕谷却能透射出闰土的智慧,咱们读书也要有这种智慧,要从小小的地方去思考。下面来一个难度大一点的,看看谁知道。(板书:祭祀)谁认识?

生:读jì sì 师:读得很好,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祭祀死了的人和神佛,用一些供品……反正是用来纪念什么的。

师:你们有没有参加过祭祀活动?

生:我参加过祭祀祖宗的活动。

师:啥时候呢?

生:过年的时候。

师:说具体点。

生:外婆她们拿一些供品放到祖先面前,烧上香,一个个拜过去。

师:你看见外婆用些什么东西做供品呢?

生:水果、鸡鸭鹅,好多东西。

师:大家看这个“祭”字,上面左边就是一块肉,右边是一只手,下面是一个很庄重的台子,用手恭恭敬敬地把一块肉放在很庄重的台子上,这就是祭祀。祭祀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纪念先人的一种传统风俗。课文中讲的就是“我“家里要做大的祭祀,请闰土和他的父亲到我家来帮忙。

“我”是谁

生:鲁迅。

生:是鲁迅。

师:文中的“我”是个少爷,不能说是鲁迅,为什么呢?课文是选自鲁迅小说《故乡》的片断。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作品。《故乡》是以鲁迅的故乡绍兴为背景,以鲁迅自己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文中的“我”是鲁迅虚构的主人公,虽然有很多鲁迅的影子,但不能说主人公就是鲁迅。大家注意,今后我们阅读小说这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把作品中的“我”当成作者。鲁迅一生的作品有很多,但入选我们小学课本的只有《闰土》这一篇,以后中学大学还会慢慢学到他的许多作品。但读鲁迅的文章一向来争议很大,有的人说味道很好,有的人说读不懂,一点味道也没有。鲁迅是的文章到底味道如何呢?刘老师从课文中摘录了一句话,我们大家先来品一品。

(课件出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来自课文中,大家自由读一读,看能不能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鲁迅文字的味道。

生:(读,不太流利。)

师:读得有点儿轻,好像不太自信。谁能把这个句子读通顺。

生:(再读。很流利很响亮)

师: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下来,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有点深奥。

师:实话实说,好!鲁迅的文字有点深奥,读起来还有点拗口,刚才很多同学就不敢站起来读了。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人,什么是白话文?就是我们现在语文书上的这些现代文,在鲁迅之前,我们中国人写在纸上的文章都是满纸之乎者也的古文。所以鲁迅的这句话还是留有一点点古文的痕迹。比方说第一句: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我们把“的和猹”换一个顺序,读读看。

生: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样一件东西。

师:感觉好多了。我们能帮助鲁迅的文章更白话一点。(师范读后生齐读)对鲁迅的文章还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像绕口令。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小伙子。我在家里上《闰土》的时候,很多同学也都感到奇怪:鲁迅的文章怎么这么罗嗦的呀!以前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可是又说像小狗,这样绕来绕去。不越来越迷糊了?

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鲁迅的文章的确跟别人的不一样。总是反复地在说一个意思——不知道。

师:很好,你已经摸到了鲁迅的脉搏了。我们再想想:鲁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变着戏法说“我不知道”呢?这说明——我特别的想知道——这个猹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三十年前我不知道,三十年后我还是不知道,又无端地觉得像小狗。我想不想知道这猹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呀?

生:想!

师:不知道,不知道,又不停地瞎猜想,这背后就说明“我”是特别特别的——

生:想知道!

师:对呀。这两个破折号是绕口令吗?这两个破折号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绵绵思念,把三十多年来难以磨灭的好奇和朦朦胧胧的猜想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来再读——

生:(齐读)

三、细读概括——可爱少年跃纸上

师:那是一辈子的猜想啊!所以老师说,鲁迅的文章越读越有味道,读鲁迅的文章一定得用心品味。“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闰土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最简洁的文字填写下面表格,看谁的默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最棒。(填写内容:一、闰土可爱的模样;二、闰土带来的稀奇故事。)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后请两位学生上前板书。)

师: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来交流。这位同学概括闰土可爱的模样有四点:紫色的圆脸,老师刚才说了,能用四个字就不要用五个字。可爱的圆脸,你认为哪个字可以去掉?

生:紫色圆脸。

师:对。紫色圆脸,这种颜色叫太阳色,圆脸说明长得特别——健壮。我们这里有没有紫色的圆脸啊?像这位同学的脸蛋就是太阳色的圆脸,又好看又健壮。“头戴一顶小毡帽”能不能再概括一下?生:头戴毡帽。

师:多棒啊!乌毡帽戴在紫色圆脸上,多可爱!项带一个银项圈——

生:应该是“项带项圈”。

师:对,项带银圈,他爸爸多么喜欢他呀,用一个明晃晃的项圈套住闰土。最后一个“非常害羞”概括得真好!看,用简练的语言把闰土的可爱形象概括出来了。是怎样的?

生:(齐说)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戴银圈,非常害羞。

师:闰土的模样的确就是绍兴乡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土气,健壮,害羞!我们再看这位同学概括的稀奇故事:装弶捉小鸟雀,能再概括吗?

生:装小鸟雀。

生:应该是捉鸟雀。

生:我觉得直接捕鸟就行了。

师:“捕鸟”简洁是简洁,但好像没有把闰土捕鸟的“稀奇”概括出来。大家看看课文,有一段就是专门描写闰土捕鸟的。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我们沙地里……什么都有:鹁鸪、蓝背……”

师:闰土捕鸟希奇在哪?

生:闰土是在雪地里捕鸟。很好玩的。

师:对,雪地捉鸟,那才有味道呢!在雪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来,再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将绳子一拉,这种雪地捕鸟才叫稀奇呢!(板书:雪地捕鸟)第二件稀奇事:管西瓜,好像也没有概括出闰土管瓜的稀奇。

生:我觉得他在管西瓜时还用胡叉刺刺猬、猹,很好玩的。

师:对,最有趣的不是管瓜,而是刺猹。我们能不能模仿“雪地捕鸟”来概括第二件稀奇事?

生:瓜地刺猹。

师:第三件稀奇事“捡贝壳”,就应该是——

生:海边捡贝。

师:第四件稀奇事是“有跳鱼”怎么改?

生:沙地跳鱼。

师:“沙地跳鱼”老师感觉意思有点不明确,中间加一个字,沙地——

生:沙地抓跳鱼。(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果说把文章读短的能力属于第一层级,那么把读出的内容精炼准确地概括成词语的能力应属第二层级,而在概括事件的同时还能兼顾所有事件所共有的“稀奇”特点理应站在第三层级上,可贵的是,学生站在了第三层级而不自知,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天成。)

师:好。这样概括既简洁明了又体现了故事的希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是六年级学生应该最基本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我刚才看了一下,感觉有些同学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闰土带给我的稀奇故事就这四件吗?

生:不是,是无穷无尽的。

师:从闰土讲述的这些希奇故事中,我感觉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伙伴?

生:勇敢的伙伴,能干的伙伴。

生:还是聪明的伙伴。

生:很大方的伙伴。

生:无所不知的伙伴。

师:面对闰土这位勇敢、聪明、能干、无所不知的伙伴,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

生:胆小,无能。

生:一点也不自由。

生:就像个可怜的井底之蛙。老师:面对闰土这位无所不知的伙伴,我的心底里对他充满了——生:羡慕,敬佩。

师:“我”从心底里发出了呐喊—— 课件出示,

学生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刘老师问一个问题,你得实话实说: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是更像闰土呢还是更像“我”?

生:我觉得我更像“我”。因为我们现在整天在学校里学习,也没有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生:我像闰土,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出去乡下奶奶家郊游,很好玩的。

师:噢!你好令我们大家羡慕哦!

生:我们只站在阳台上看看高高的楼房,只坐在沙发上看看小小的电视机。

师:我们更多的时候像文中的少爷“我”一样的孤单,可怜,无奈。我们多么渴望到瓜地去,到稻田去,到海边去,到大自然去。来,同学们,让我们借助鲁迅的文字喊出我们心底的呼唤吧——(生再齐读)

师:听着大家的心声,我感觉鲁迅是我们孩子的知音。鲁迅知道我们孩子羡慕什么,最厌恶什么;最向往什么,最需要什么。虽然第一次相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正月,但“我”和闰土已经成了什么样的好朋友?

生:形影不离。

生:无话不说。

四、品读细节——浓浓思念撩人心

师: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可惜好景不长,我们的第一次相聚很快就被拆散了,而且一拆就是三十年!从此没有再见面。在这三十多年的分别中,我没有忘记闰土,我时刻在想念儿时无话不谈的伙伴。闰土在“我”脑海中最最难忘的是哪一件事?

生:猹到底是什么东西?

生:管瓜刺猹。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一自然段。

师:请你把第一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好吗?

生:深蓝的天空中……

师:读得很流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第一自然段就写刺猹,当然是最难忘的了。

师:有道理。说明我一想到闰土,首先就想到刺猹。课文先后两次写到刺猹这件稀奇事,一次是三十年前听闰土亲口讲述刺猹的故事,一次是三十年后我在脑海中回忆闰土刺猹的情景。请同学们前后对比朗读,看看两次写刺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默读

师:好,谁先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发现一点就说一点。

]生:我发现闰土把猹叫畜牲。

师:噢!你这个发现有意思。闰土骂猹畜牲,因为猹要偷吃西瓜。闰土讨厌这家伙。

生:我发现“我”回忆起来的夜晚比闰土讲夜晚更美。

师:老师发现你是最善于比较学习的同学。如果说闰土讲的刺猹的故事是黑白版的,那我记忆中的刺猹就是彩色版的。对吗?我们一起来齐度第一句话,感受一下彩色的夜晚。

生:深蓝的天空……

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还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多么迷人的夜晚呢!我们顺着这个同学的对比思路,夜晚是越来越美,那刺猹的闰土和猹又变得怎样了呢?

生:闰土变得比前更帅了,更有男子汉气概了。

生:闰土变得更勇敢了。

师:那猹呢?

生:那猹变得比以前更狡猾了。

生:我感觉猹变得比以前更凶猛了。

师:故乡的月色越想越美,少年闰土是越想越帅气,越勇敢,那猹也是越想越凶猛,这就是我三十多年来的梦想和思念呀!预备齐——

生:深蓝的天空……

师:这就是浓浓的思念呀!同学们,三十多年来我无法忘记瓜地刺猹的梦想。但这样的梦想难道仅仅是对故乡和伙伴的思念吗?老师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梦想之中还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你感觉到了吗?

生:他是不是自己也想去刺一刺猹?

师:你说呢?

生:我想他是这样想的。

师:我多么渴望到瓜地刺猹这少年就是我啊!请看大屏幕,预备齐——

生:深蓝的天空中……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便是我,我项戴银圈,……反从我的胯下逃走了。)

师:我忘不了刺猹的闰土,我梦想自己也能站在瓜地刺一回猹,其实,就是我渴望拥有闰土那样勇敢的品质。开始我们说过,文中的“我”虽然不是鲁迅,但有鲁迅的影子,鲁迅在这里借助“我”的梦想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做个勇敢的人。我记得有人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后我们在中学、大学里读鲁迅的文章,大家可以注意以下“鲁迅的骨头是不是最硬的.

五、深度拓展——再度重逢起波澜

师:课文我们学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我们感受到了儿时“我”和闰土之间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感受到了三十多年来我对闰土的浓浓思念,当然我们也品味到了鲁迅的文章越读越有滋味。下课前,老师再提供大家一个信息,也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课文说“我和闰土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有了第二次见面。这兄弟俩再次相见,会是怎样一副情景呢?三十年后,“我”看见闰土,会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生:闰土,你说的猹到底是怎么一件东西?

生:闰土,我想死你了。

生:兄弟,请你带我去刺一刺猹好吗?

生:三十年不见,特别想念你,你好吗?

生:闰土,这三十年你还见到过什么新鲜事,说来给我听听。……

师:那么闰土见到我第一句话会说什么呢?

生:兄弟,你这三十年都过得好吗?

生:兄弟呀,我们终于又见面了。……

师:第一次见时称“我”为兄弟,三十年后还是兄弟。儿时的伙伴是一生的财富,儿时的情意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可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却并不像我们所说的这样,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刘老师就把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情景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注意听。一日天气很冷的午后……“啊!闰土哥,——你来了?……他终于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师:这是兄弟俩三十年后的第二次重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为什么他们原来是那么好的朋友,现在变得那么陌生?

:他们小时候是形影不离的兄弟,到了第二次见面应该很兴奋的,可怎么陌生生的,不想说话了?

生:以前的闰土哥跟“我应该是很好的朋友,没有主仆之分,但现在为什么称“我”为老爷?

生:还有“我”和闰土以前是好兄弟,一直是很热情的,这次见面为什么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激情和热情?……

师:那些稀奇的故事还在我脑海中萦绕,三十年前无话不说的兄弟伙伴,三十年后却变得形同陌路,这是为什么?三十年来,是什么让我们的友情荡然无存?想知道吗?今天时间有限,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去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为儿童“走进鲁迅”启蒙

周一贯

沙湄说得好:“在以往对鲁迅的非正常阅读里,鲁迅决不是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史中平静的浮现的。远在正常阅读兴趣引导的自主选择发生之前,鲁迅的名字就已经被人为地放大到无法回避、高不可攀的地步。读者甚至没有机会感到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原本是鲁迅这样优秀的作家能够给予的。”(见戴向阳、文珍编《鲁迅新华乡》新疆人民出版社。)感谢刘发建老师“我的课堂”对《少年闰土》一课教学的新探索,终于使孩子有了中国最优秀作家鲁迅所给予的那份“不期而遇的喜悦”。这可是为儿童“走进鲁迅”的启蒙之举。

刘发建老师对《闰土》的文本解读和课堂实践,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这就是让孩子能够触摸活着的鲁迅。这个定位是准确的。具体地说,它体现着这样一些意念:

——“活着鲁迅”应该是一个中国儿童必须亲近的鲁迅

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材在第十一册编入了有关认识鲁迅的一组文章,不为别的,就因为鲁迅是一个中国儿童必须亲近的伟人。钱理群教授说过:曾经有位在美国留学的北大学生告诉他,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些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力量。每个国家都会有这么几位家喻户晓的大师,渗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于是,钱教授认为在中国就应当有四大作家或四大作品:《庄子》和《论语》;唐诗;《红楼梦》;鲁迅(参见《语文学习》2004年第6期《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当然,儿童如一张白纸一样纯洁,他们也许很难理解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很难准确地解读先生的别样人生,加上上世纪二十年代话语方式的某些阻隔,但是他们必须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从小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从刘发建老师戒毒文本到课堂实践的全过程中,我们是不难看到他那份鲁迅情愫的。

——“活着鲁迅”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鲁迅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在2006“上海书展”上的演讲中,曾不无遗憾地表示:“在已经存在的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中,鲁迅的真实形象显得很遥远而模糊。现在我虽然在很多地方可以听到鲁迅,鲁迅也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着,但是这样的鲁迅并不是真实的。”由此笔者想到了在语文课堂,沐浴着现代阳光的孩子和他们的语文老师对于接受早已高山仰止、光焰万丈的鲁迅先生多少显得有点勉为其难。这不得不归因于建国来,鲁迅受到了来自政治意识形态的特别重视,鲁迅的革命性一直大大逾越了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完全成了一个手持匕首和投枪、“横眉冷对”一切“敌人”的硬骨头斗士。其实,正如周海婴先生所说“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被“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体现更多的实际上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他的思想价值和文学家则被大大地简化了。以至作为亲人的海婴,也赶到鲁迅离得他很遥远,“几乎已经不是我们家里的人了”。现在,刘发建老师《闰土》的教学,要追求的正是一个生活中的鲁迅,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对童稚伙伴的那一份如水晶般剔透纯净的友爱。这无疑是对活着的鲁迅的一种倾情触摸。

——“活着鲁迅”应该是一个童心灿烂、童年情深的鲁迅

鲁迅是一个很爱儿童,也最理解儿童的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高度凝聚的先生对儿童的呵护和期待。面对各种摧残下一代的封建教育,他发出了“救救孩子”、“完全解放我们的孩子的”呼吁和“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方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的宏愿。就凭这种鲁迅精神的原色,鲁迅也应该是属于儿童的。在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无一不是字字珠玑的文学瑰宝;他亲自做过的许多儿童读物的编译工作:《爱罗先珂童话集》、《桃声的云》、《小约翰》、《表》等等,又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优秀儿童读物。确实,真实的鲁迅不应当与儿童相隔遥远,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永远属于儿童!刘发建老师的“我的课堂”正是在如此呼喊和追寻。他的《闰土》的教学,便是体现了这种努力的一个典型课例。站在儿童的角度“走进鲁迅”,去“触摸活着鲁迅”,使刘发建老师策划、实施《闰土》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正如他所说“我们并不能因为鲁迅是大文豪,在孩子还没有真正令越过鲁迅文字魅力之前,就把一个伟大作家的牌子竖立在孩子的面前。这样只能在孩子的心底种植麻木。这恰恰是与鲁迅“立人”思想背道而驰”。这一视点的确立,较好地解决了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对鲁迅的“非正常阅读”的问题。而作为落实这一视点的课堂,应当说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课堂实践的生成之中:

一、两个地方:“有缘相会”的情趣导入

这是一份刘发建老师在上海华东师大科学会堂公开教学的课堂实录,一个绍兴的语文教师与上海的小学生一起行走于课堂,刘老师选择了半数一个“缘”字作为课前谈话。因为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鲁迅长期工作和逝世安息的地方。这正如刘老师所作的谈话小结:“125年前,鲁迅在绍兴诞生。70年前,鲁迅病逝于上海。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上海是先生安息的地方。在先生离开我们70年后的今天,我这个来自先生故乡的绍兴老师能和上海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先生的文章,真是有缘呐!”这课前谈话亲切而真切,两个地方因鲁迅而连接,因鲁迅缘案而相遇。看似信手拈来,却功莫大矣。它既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又拉近了师生与课文的情感距离;既巧妙地隐含了对先生生平的简要介绍,有含蓄地调动了师生携手一起走进鲁迅的情致。好的开头为什么是成功的一半?那就是因为开奖确定着前行的方向,是全篇乐章“主旋律”的情感定调。

二、两处刺猹:品味了一番童年乐事


读鲁迅对童年生活回忆的一些作品,是十分有趣的,学习鲁迅这些作品的课堂,也应当是有趣的课堂。刘发建老师以自己的童心引领孩子一起亲近鲁迅,感受着那撒落在《闰土》中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可掬可捧的童趣。但是他没有平均使用力量,去追求滴水不漏的效果,而是将两处刺猹作了跳跃对比,并以此为重点,浓墨重彩地绚烂这一童年乐事。刘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管瓜刺猹的细节时,巧妙地对接了课文第一自然段那幅月夜沙地刺猹的生活图景。一次是三十年前听闰土亲口讲述的刺猹故事,而开头的那一幅动人画面又是三十年后“我”在脑海中回忆闰土刺猹的特写。刘老师请孩子们前后对比朗读,议议两次刺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于是便酝酿成了对童年乐事的鲜活体验和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如此处理教材,可谓面中有点,面上“疏可走马”和点上“密不透风”两者的和谐推济,才保证了浓得化不开的童年意趣,强烈地撩拨着孩子们的心弦。刘老师说这一出刺猹是“黑白版”、一处刺猹是“彩色版”的风趣归纳,更使先生真情文字的魅力,直入孩子心底,不禁使孩子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之情,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两处比较:真诚地体验童年时光

在刘发建老师《闰土》的课堂上,还有一处神来之笔:当学生对闰土这位似乎无所不知的伙伴表示出由衷的羡慕和敬佩之情时,刘老师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刘老师问一个问题,你的实话实说: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更像润土呢还是更像“我”?这一对孩子心灵的拷问,唤起了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反思。于是,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更像课文中的“我”:“整天就在学校里学习,根本没有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只有站在阳台上看看高高的楼房,窝在沙发里看小小的电视”“挺像课文中的少爷”我“一样的孤单、可怜、无奈”……这既是立足课文的深解,又是超越课文之后激活的现实体验。如此处理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鲁迅真是儿童的知音,鲁迅先生是最理解我们羡慕什么、厌恶什么;而且也是对童年意识的唤醒。儿童文化精神便是自由、快乐的游戏精神。刘老师这种能在深入浅出处生成的无痕教学效应,对我们确实很有启示作用。

四、两度相聚:感受了一个真的鲁迅

在课的结尾,刘发建老师引领学生的深度拓展: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的再度相聚,无疑也是教学全过程的精彩一笔。特别是刘老师引发孩子们想象: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其实有了第二次见面。这兄弟连再度相见,会是怎样一幅情景?他们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更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有了精彩的生成。“闰土,我想死你了”,这是现代派的激情;“闰土,你说的猹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这是索疑派的好奇;“这三十年来,你见到了哪些新鲜事”,是求知派地追问……而“他”(闰土)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更是出乎学生以外石破天惊的一声,这又引出了学生的许多疑问和沉思,而从“我”对这段难忘友情竟是如此结局,并因此深感的悲哀和沉痛之中,使得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到此,不仅仅是鲁迅理解儿童,儿童也是能理解鲁迅的。

在“课堂教学艺术”的辞典里,不应该有“完美”一词,因为艺术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的追求。刘发建老师“我的课堂”当然也不会是完美的。如:上课伊始,刘老师花大力气讲“我那时并不知道……状如小狗儿很凶猛”这一句,从作品所展示的生活画面中剥离出来,做技术层面上的详情剖析,未免有些唐突,令人费解。也许解读这句话有些难度,但放在“两次刺猹”的环节中,从具体的语句中去解读,显然会更有利,也更合乎逻辑。另外,有重点的处理了两处刺查固然不错,但如何在学生自读中,由点及面的读好“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和沙地抓跳鱼”似乎照顾不周。作为全篇课文的目标设定与本节课的目标落实,也不够清晰。所有这些,都还是可以作进一步的推敲的。

应当说,刘发建“我的课堂”是“有我”的课堂,有执教者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和对课堂的原创性设计;也是“有你”的课堂,有着眼于儿童发展的学大于教、因学设教;又是“有他”的课堂,立足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注重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生成。感谢编辑部能向我们推介这样的课堂,因为它对于当下并不鲜见的“无我课堂”(习惯搬用别人的现成设计)、“无“你”课堂“(“儿童为本”、“学大于教”的缺失)和“无“他”的课堂“(文本淹没在课件、资源的汪洋大海之中),确实会带来很多的启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8/375564.html

更多阅读

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了》

诗朗诵:《今天,我们毕业了》甲:炎热的夏风轻轻吹送,时光总是那么匆匆乙:三年的相聚留不住离别的脚步,转眼间要各奔西东甲: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毕业的门槛上乙:不是为了唱起缠绵忧伤的离歌,不是为了书写迷惘惆怅的诗文甲:一同回首初中三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ppt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每段的意思,概括主要内容,有条理地说出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姜宗福:《我的官样年华》转自网络

姜宗福:《我的官样年华》(转自网络)41岁的姜宗福曾经挂职担任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曾经炮轰张艺谋“印象”系列演出和高房价,由此成为网络名人。今年5月初,姜宗福离开临湘,就任岳阳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他说自己确实不适合官场,尽

转发,引自百度“邓英淘:《再造中国,走向未来》前言

邓英淘:《再造中国,走向未来》前言王小强1991年,邓英淘出版《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时代高潮,售价四元的小册子,精选翔实统计、资料,数学深入,寓言浅出,妙语连珠天大难题:四小龙的成功经验如日中天;大象肌肉锻炼

声明:《省优课赛课堂实录:《走遍天下书为侣》》为网友底特律间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