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正论“山东博物馆”的题字
俞黎华文
照片来自网络
山东博物馆近来在网络上风光得很,原因是对山东省博物馆的题字的解读,众说纷纭,版本不一。
其一误为“山东情物馆”。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将错就错可解释为,情物可入民俗物品类,床第用品乃至豪宅香车,皆可传情表爱,情物是也。大概这里展出的是情物专题展览。
其二误为:“山东情妇馆”。两字之差,死物变成活人,假如山东真建了情妇馆,把那老二小三都集中在这里展出曝光,或许是打击腐败,惩治寡耻,稳定家庭,净化世风的妙招。。。。
其三误为:“心系情妇馆”。念错了五分之四,那可真把憨厚朴实的山东人搞成了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者,将错就错的解释,可能将那些心系情妇贪官的丑恶灵魂曝光,昭然于天下。这是一个反腐败的展览,起了一个诙谐的展名。
其四误为:“心系情妇波”。完全错误,将错就错的解释,这是一个贪官对所犯罪行的思想解剖,否则齐鲁文化发祥地的山东,成了黄水肆虐,胸波奔涌的“黄泛区”,成何体统?
我以为以上错误,不是智商忒高的戏说。就是书法水准忒凹的瞎说,不过我有话也借机在此一说:
话说“山东省博物馆”落成的2010年11月16日开馆伊始,我驾车走过这里,到处是人群和红旗,凭着职业和爱好的习惯,我第一次见到了山东博物馆的题字,由于驾车距离较远,感觉是出自山东某君手笔。
第二次是专程到山东省博物馆参观,由于在广场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所以有机会仔细观看了题字,知道是郭沫若所书。但感觉有几个不明之处:一、“博”字安装得不正,应该向右上倾斜。(联想有人将其误读为“情”,或许也是“情有可原”呀)因为没见原稿,故不知细里。二、为什么山东省博物馆,将其“省”字略去,莫非新馆舍换了新名字?(同时见到许多山东省博物馆的文字,都有省字,为何这般“名不正”?如果是想做大,又何不改为“山东博物院”更好)三、郭老去世多年,这件题字的来历如何。。。
从书法方面讲,新题字似不及千佛山麓原馆的题字,更不如郭老“荣宝斋”“中国银行”“故宫博物院”那些招牌的水准与特色。我是带着这些疑虑第一次走进山东省博物馆的。参观完毕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山东省博物馆的题字源于郭老上世纪60年代为山东省博物馆书写作品中的落款。想必当时郭老书写匆匆,将山东省博物馆中的省字遗漏。
有了答案,我继续想第一次来时所想到的问题。题字取自郭老的落款,虽然自然率真,却没显示题书者的最佳水平;如果非要用这件,也应将省字补上。(假如另有原因,等于我没说)再者:郭老原有的山东省博物馆题字,(千佛山麓原馆)在我看来要胜过此书,像文博单位的题名,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必建新馆就换成新的题字。
由于郭老原作系传统的竖写,采用时改为横向,这就带来一些技术上需要处理的问题。比如东字的第一笔,左上方的虚线(游丝)过长,有伤和谐,在竖写中,此与山字是相联系的,乃精彩之处。现在做成大字,过长过虚的线条,就成了多余的败笔,这可不是照搬的事。这里替“心系情妇馆”的读者找个台阶,这“东”字过长的线条,真的恍了您的眼,让您念成“系”了,也“系”出“诱”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