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案例:陶行知与三块糖的故事

著名案例:陶行知与三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

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在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案例分析:


从此案例中,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的批评性语言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在案例中陶行知先生一共表扬了三次:第一次表扬学生的诚信,遵守约定按时来与他见面;第二次表扬学生的正义,能够仗义执言,帮助弱小的同学;第三次又一次以奖励一块糖的方式表扬了他。

在这三次的表扬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奖励、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其中分量最重、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它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是个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自我的重要信念、想法或行为,是自我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我认为在这个案例中,陶行知先生处理得十分巧妙,在遇到这个事件的时候,陶行知先生没有采用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讲道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给了学生一个充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是矛盾的,他一定会思考陶行知先生找他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等等。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交锋。这个学生已经不是低年级的学生了,他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之后,他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学生自我内心体验,他是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它比教师采用说教而是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效果要好很多。再者它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学生自己认识到的,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这个孩子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当他要解决事件时,内心中就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事件的航标,而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事件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也有一个铺垫性的作用。

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shè)县人,原名文浚。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

陶行知开创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启明整理!欢迎您转载分享给更多朋友~

欢迎您关注启明老师微信公众号:qiminglaoshi,老师和家长都爱看的公众号!

陶行知相关文章推荐:

陶行知教育名言50句

徐特立教育名言24句

教育名人名言100句

陶行知的《小孩不小歌》

更多有意思的经典惩罚案例:

看一位特级教师是如何惩罚捣蛋的学生的

惩罚也可以如此美丽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比惩罚深刻的奖励

你是教师?还是家长?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呢?推荐阅读以下教育理念相关文章:

林清玄:让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

丘成桐:在北师大附中的演讲

资中筠:教育培养的是心智健全、有基本品格的人

池莉:教养比文凭更重要

北京四中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

苏林霍姆斯基教育名言50句

家长老催促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0-7岁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父母们,值得一看!

孩子的每一种错误,都是必然!

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就读一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一位母亲的反思:真正需要改变和教育的是家长

小学生学习书法有什么好处

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教师必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8/373689.html

更多阅读

读陶行知的教育诗有感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读陶行知的教育诗有感(餘飨参与中陶会分会2015年“三项征文”评选文稿)网上有不少陶研发烧友。其中有位陶研人士撰文说:“在现代教育史上,陶行知先生以他平民化的教育思想和扎实的实践精神为人称道,立下了一座丰碑。如果说这些是他留下

转载 三会与三合局的合化 综合转载各坛资料大全

原文地址:三会与三合局的合化作者:伶俐命局天干如无化局,第二步就要看一下地支中有无合局或会局!凡形成合局或会局时,其地支中遁藏的人元天干全部丧失!与地支相关的知识如下:1、地支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即教育①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许村镇:曹小萍陶行知这位出生在徽州大地上的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他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我们全徽州人的骄傲。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陶行知,高瞻远瞩,他主张:一、少生小孩子;二、创造富的社会;三、建

声明:《著名案例:陶行知与三块糖的故事》为网友浅夏丿初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