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演讲嘉宾:杨澜
(特别说明:根据高峰论坛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提纲:
第一部分:什么是最好的自己
1、开篇
2、不惧竞争,胜者为王
3、勇于创新,人无我有
4、虽败尤荣,战胜自我
5、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第二部分: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1、保持强烈的愿望
2、在挫折中成长
3、坚持与积累
4、要有一定的胸怀
5、保持幻想的能力
第三部分:现场互动——11个问与答
第一部分什么是最好的自己
一、开篇
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前来与诸位太平人寿的精英们共度这个下午,我想用一个小时左右时间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和职业生涯的经历,然后用另外一个小时时间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演讲的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
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就是要承认每一个个体差异。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有很多相对的标准,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做到的最重要事情,不仅仅是要赢得别人,更是要赢得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阐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同时我们又能够有机会超越自身和环境的局限,做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非常喜欢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最沮丧的就是看到叔本华的书了,因为他说:人生本来没有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觉得产生意义的那些事情,最终对于这宇宙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当时觉得特别的沮丧,但是叔本华又说了,他说“这个人生并没有意义,但是为没有意义的人生创造出价值,却是人的一种特性,是我们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是我们称之为灵魂所在吧”。所以我就在想,怎么样在这样一个短暂的生命以及更加短暂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创造出一些真正的价值,这也是我在过去2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我看到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受启发,他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到底什么是快乐?怎么样获得快乐?我发现获得快乐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让你周边的人也快乐。”这可能对我们人生的价值会带来很大启发。怎么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我想分成两个层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想结合我职业生涯当中,接触到的很多世界各地的,还有各个行业的,所谓成功人士和领袖人物的经历来谈一谈,对于什么是最好的自己的理解。
二、不惧竞争,胜者为王
对于成功最直接的理解,那就是不惧竞争,胜者为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面对竞争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愿意去面对。我曾采访过被誉为“游泳神童”的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他是一位特别热爱竞争的人。在他小的时候,患有多动症,他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没有地方打发他,就让他去学游泳,没想到他如鱼得水,在泳池中展现了自己异于常人的才华,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他一个人独得游泳的八枚金牌,七破世界纪录。当时我在做奥运特别系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通常我们一个人的梦想,只属于我们个人或者我们周边很少的一些人,但是在奥运会上,菲尔普斯想实现八块金牌的梦想,却成为了全世界的梦想和期待,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因为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成功,需要一些对天才的这种喝彩,所以我们把很多的梦想寄托在他的身上”。我在采访菲尔普斯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毫不讳言自己讨厌失败,喜欢成功。他把像索普等游泳名将的照片贴在自己床头,每天在经过一天的训练后,睡觉之前一定要看看他的竞争对手照片,瞪他们一眼说:看着吧,明天就超越你们;第二天早晨如果他想睡懒觉起不来的时候,他就在想对手们同样也会从照片上看着他:说小子还不起床我们已经开始训练了,他把这样的一种刺激,一种与竞争对手之间无言的较量,作为自己一个常在的鞭策。在雅典奥运会上,他当时参加了很多项目比赛,他却偏偏选择在自己非常疲劳的时候,与索普进行200米自由泳的决赛,当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在这样一个胜算并不大、会消耗你的体力影响你接下来比赛的比赛,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我喜欢竞争,这世界上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最优秀的人进行比赛。
无独有偶,在商界也有一位喜欢成功,喜欢胜利,喜欢竞争的人,就是通用电器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退休前的一年,我在美国曾经对他进行过访问,促使他决定投身一个更好公司的动因,就是因为当初有一年,在刚刚进入职场不久,他的业绩做得非常好,但是到了年底,他拿到的却是平均奖金,而没有根据他的业绩来给他更多的奖励,他觉得不行,他说我明明做得比别人好,我为什么要跟别人拿一样的奖励呢?所以产生了投身另外一个企业的想法。在后来辗转到了通用电器,他觉得企业对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让这个员工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并得到奖励。当我问他是不是事事都要赢的时候,他非常专注的看着我说,难道你不喜欢赢的感觉吗?我说我喜欢,但没有您那么痴迷,他说我喜欢赢,现在都有想赢的愿望。
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1990年,当时就业环境非常严峻的,我想可能跟现在差不多,因为1990年的时候,很多外资企业已经撤出中国,很多国有的企业也不再招大学生,而且那是第一年国家不包分配,我当时愁眉不展,找到我爸爸说“您教过那么多学生,都已经坐到很重要的岗位上了,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推荐信,我不至于第一轮就被这些单位拒绝”,我父亲当时跟我说你“是不是年满18岁了?”我说:是。“父母是不是给了你很好的家庭环境,也让你完成了高等的教育?”我说:是。他说“那你现在就靠自己了,爸爸不会给你写任何一封推荐信,也不会给你打任何电话”。我那时候觉得特别的无助,禁不住掉下了眼泪。然后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骑着自行车,满北京的瞎撞,去寻找工作。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一个应届大学生寻找工作时心中的惶恐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当时北京第一家五星级的饭店,长城希尔顿饭店,那一年只招一个员工,就是在他们的市场销售部招一个员工,有几百个大学生去应聘,我从北京的西城骑自行车,我记得早上骑了一个多小时到东城满身大汗,然后去参加面试。很有意思的是,当时是一位日本的部门经理来面试我,他在询问了我各种学习情况,各种兴趣爱好等等以后,他最后对我说:好了,杨小姐,你可以问我一个问题;啊!我说我问你一个问题,我问你什么问题?因为我那个时候对五星级饭店毫无认识,后来我就大着胆子问,你们销售部是卖什么的?今天看起来真是愚蠢的问题,当时把那个日本的部门经理都说笑了,因为我当时以为饭店的销售部大概就是门口那个礼品店里卖纪念品的,他跟我说饭店的服务,套餐等等。
在那之后,我开始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招考,当时制片人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有100多个同学同时受到了老师的推荐去参加这个面试。很有意思的是,制片人介绍了这个节目对于女主持人要求,然后让我们都发表自我的介绍,我那时候也是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就说:为什么你们找女主持人,都是要找清纯、漂亮、善解人意的?为什么女主持人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呢?其实在当时来说,我不知道这个话其实有点得罪制片人,但是恰恰这个话给他留下了一个印象,他觉得这个女大学生有一点不一样的思想,于是我得到了第二次竞争的机会,那就是去中央电视台参加面试。这一次的面试我有一点吓坏了,因为我进化妆间的时候,真的可以用美女如云来形容,来自电影学院,戏剧学院,各种艺术院校的女孩子特别多,很多都已经相当有电视和电影方面经验了,我又没有受过任何播音主持的训练,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希望,所以就没有任何的思想压力,直接就进入了考场。我记得给我面试的是一位中年编导,后来我有机会跟他做同事,我才知道他是特别腼腆,特别忠厚老实的一位中年男子。他当时要问我们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出其不意,考验一下应试女孩子的应变能力。当时,这个编导能够想出的,最具有刺激性的问题是:你敢穿比基尼吗?因为在1990年大概穿比基尼就属于相当大胆和开放了,我当时也是灵机一动,就回答道:穿什么服装是跟社会环境相关的,如果要是在欧美的一些裸泳浴场,你穿比基尼也是太保守,但是要到中国的农村,即使穿普通的泳衣也都太大胆,所以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这么回答又给导演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于是我进入了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最后到第七轮,最后在1000位参加面试的候选人当中胜出,成为正大综艺的主持人。所以有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我是一个丑小鸭,没有任何异于常人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竞争,面对挑战的话,你就有可能找到突破口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勇于创新,人无我有
在去年建国60周年,我在新加坡采访了新加坡的前总理,也是现在的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我觉得在李光耀先生身上,就体现出了开创者的精神。早在1968-1969年,他在马来西亚的竞选当中,虽然获得胜利,但当时马来西亚决定把以华人社区为主的新加坡分割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城市共和国,其言下之意就是看你们能生存多久,这对于李光耀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因为他本来是希望在马来西亚整个国家政坛上,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一下子被局限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城市范围内,连喝的水都是要受制于临边国家的,怎么可能存活呢?他去翻阅了世界上众多城市共和国的历史,发现寿命都不长。但是正是在这样重重危机的情况下,他开创了一个国家,他认为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我们要凭借制度和管理的优势,来赢得我们的生存空间。
在1978年-1979年的时候,邓小平先生访问了新加坡,李光耀先生回忆说,当时他和邓小平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当时邓小平已经在构思中国的改革开放了,他参观了新加坡以后,他对李光耀说:李先生我必须要恭喜你,新加坡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让我感到非常佩服;当时李光耀说了一句软中带硬,甚至带刺的话,他说:邓先生,您知道我们新加坡人的祖先,都是在中国大陆生存不下去而逃到海外来的人。这个其中大多数是无知的农民,而新加坡的土地又是如此的狭小,资源如此的有限,我相信以中国的泱泱大国和你们传统的文化,以及人文荟萃的情况,应该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李光耀说当时邓小平没有回答我,而是沉思了很久,就绕开了,去谈其他的话题。但是就是在这之后的不久,邓小平到了深圳,对身边的官员说:我们有理由比新加坡做得更好,算是对李光耀当年这样挑战的一个遥远的回应,所以后来问到李光耀,我说如果有机会,邓小平还坐在你面前的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李光耀说:我要对邓小平说,你开创了中国的新的时代,我向你表示祝贺。
所以我想无论是国家也好,新的时代也好,开创者都需要具有气魄、勇气和智慧,刚才所说的这两位,应该都是政坛的强人和智者。
说一个社会层面的吧!美国奥委会主席,也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委会主席叫尤伯罗斯,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个人,在我采访的人物当中,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独特的,有开创性思维的人物。在1984年之前奥运会是没人愿意主办的会,不像我们在1993年和2000年的时候,一门心思的要去来争办的一个奥运会,因为在这之前蒙特利尔奥运会,亏了10个多亿美金,让加拿大政府一直都缓不过气来,在这之后的莫斯科的奥运会,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抵制,所以在这样一个政治格局相当分裂和对立,然后财务状况又非常糟糕的情况下,整个洛杉矶没有人想办这个奥运会,但他仍然接任了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当时很多洛杉矶的人都给他写抗议信,说我们不要办这个奥运会,这会阻碍我们交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我们纳税人要为这个城市付那么多的钱,太不合算,甚至有的人把包了毒药的肉扔到他们家里,把他家心爱的狗都给毒死了,更有甚者,当时组委会一分钱都没有,他必须自己拿出100美金到银行去开帐户,他想怎么样能够改变这样被动的局面呢?具有商业头脑的尤伯罗斯,决定开始在各个领域的商品和企业当中展开竞标。他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第二个对象是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当时他还遇到一个很难办的情况,如果放在咱们中国的话,就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国民的情绪是比较向着国资企业的,那么当时他让柯达和富士同时来竞标,来做奥运会赞助商的时候,富士的竞标额是柯达的七倍,但是当地所有的压力都是让他一定要选择柯达,怎么能选择一家日本公司呢?但是最终他决定,他说要把这届奥运会办好,我不能够遵从我们以往的规律,他最终选择了富士,而最终让美国广播公司付出了2.2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这个在奥运的历史上也是闻所未闻的,但是正因为付出了这么大的费用,所以ABC也发动了他的宣传攻势,使得那一年的电视收看的人数超过了1.8亿,从此以后奥运会走上了盈利的道路,在洛杉矶奥运会结束的时候,组委会的账户上已经盈利2亿美金了。
其实在我们媒体行业,也有许多开拓的事情在发生,整个中国在过去的30年和未来的30年,都是巨大的创业时机,就像太平人寿虽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公司,但是在短短的十年当中,取得了如此长足的发展,可能就与整个社会的开创和成长期是息息相关的。
前面我们说到的第一个“不惧怕竞争”就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存活下来,而且要做到最优秀。第二个就是说,在没有游戏规则的时候,你可以创造出新的规则,或者说你可以打破旧的游戏规则,做到“人无我有”。
四、虽败尤荣,战胜自我
第三个层面我觉得可能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价值的力量,就是虽败尤荣,战胜自我。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运动员,他的名字叫阿赫瓦里。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公司也把他从非洲请到了中国,在2008年的时候,他的村庄依然是没有电话的,他必须要坐朋友的摩托车开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接这个电话,而且他的村子里至今也不通电,所以也没有电视,他不太清楚他自己在国际上是多么的有名。如果要是问世界上任何一个人,1968年谁获得了马拉松冠军,大概大家已经都忘记了,但是由于格林斯潘的一部纪录片,大家都记住了阿赫瓦里。当时因为从非洲的平原一下子到了墨西哥的高原,不能够适应这种高原的反应,所以刚刚起跑,他就已经把腿给扭伤了,当时救护车已经开到了他的旁边,他完全可以上救护车退出比赛;但是他没有,他坚持要继续跑下去,他就是在最后…一个又一个的选手超过他,他成为了最后一名,从早晨开始的比赛,下午的时候其他所有的运动员都跑到了终点,但是他还在跑。华灯初上,这个城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交通和夜间的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还在跑,有一辆警车默默地跟随着他,这个时候大家开始注意到,说这个人怎么还没有跑到?哦!原来他受伤了,新闻媒体当时也在关注这件事情,在他前面的马拉松冠军已经获得金牌4个小时之后,他一步一趔趄的跑进了体育馆,最后一个冲过了终点,现场剩下的所有的观众,全都站立起来向他致意。当记者问到他说,为什么你已经是最后一名还要完成比赛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成为了奥运史上的一句名言,他说:“我的祖国把我送到7千英里之外,不是让我开始一场比赛,而是为了让我完成一场比赛。”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后来他在结束运动生涯之后呢,回到了他的故乡,一个非洲的小村庄,他每天早晨依然保留着跑步的习惯,他说他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把自己的五个孩子拉扯成人,而且跟自己的妻子非常开心的生活在一起,所以见到他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
做最好的自己,可能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你没有获得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个时候你是否有另外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追求来满足你对人生的一些期待?所以我想说的是,赢了,输了,又如何?有一个采访让我记忆非常深刻,这也是发生在2008年的奥运会期间,大家可能记得这样一对夫妇,我觉得他们俩挺倒霉的,丈夫叫马修,妻子叫卡捷琳娜,他们分别是美国和捷克的射击运动员,我们中国人报道他们的时候说,这是埃蒙斯夫妇,大家还有印象吗?埃蒙斯夫妇,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埃蒙斯先生一路领先,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最后一枪脱靶,成全了中国的运动员贾占波获得了射击的冠军,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他还是一路领先,最后一射他哪怕打6环都已经得世界冠军了,但是他最后一枪打了4.4环,在咱们中国人看来,这个人太倒霉了。我在采访他们之前,我在想这夫妻俩接受采访肯定非常沮丧,经过了这样的一个得而又失的冠军金牌,这个多窝囊啊。但是没想到他们坐在我面前谈笑风生,他看作是生活的玩笑和回赠。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正是因为这一枪的脱靶,当时马修·埃蒙斯非常的沮丧,在一次夜餐会上,本来与他并不认识的卡捷琳娜走上前去安慰他,而且跟他来探讨一些射击的技巧,结果这两个人就一见钟情,后来就结婚了,所以他们说上帝,关上一个门又打开一个窗,绝对是这个道理,也许那一次的脱靶就是为了我们的姻缘埋下伏笔吧!那我就跟他们说了,我说那您怎么解释这4.4环,这埋下什么伏笔呀?他说也许上帝要告诉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要争取在伦敦的奥运会再拿金牌。最后他说我们也要开始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有计划要生孩子,生活还会继续下去,我对射击的爱好和追求也会继续下去,不会因为4.4环放弃我的职业和理想。其实世界上有一种态度叫洒脱,当你对事业发自真心的热爱,当你对世间的无常抱有某种谅解、宽容和一点很好的幽默感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糟糕,你可以化解它。况且当我看到他们彼此相拥的这种甜蜜爱情的时候,我觉得其实他们未见得是失败者,他们在人生的意义上获得了成功。
五、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有时候世俗的或者你周边的人都认为你应该取得的成功和你真心想要的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你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梦想,这是必须自己对自己非常诚实的事情,而不能够让别人的思想来左右你,我想举一个例子,也许并不是特别的恰当,我曾采访英国的王储查尔斯王子,我觉得他也是一个挺倒霉的人,如果说我们在感慨作为社会中的贫民百姓,作为小人物有我们挣扎的困境的话,我觉得做一个王子,特别是王储,我觉得他的困境比我们大多了,他生出来的时候就注定了他要干什么,交什么朋友,读什么学校,看什么书,进行多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吃了哪几道菜,营养怎么样,跟谁开始,跟哪个异性开始交往,都会被全国甚至全世界关注,而且要遵守很多规矩,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或对于任何一个成人的行为都是一种巨大的约束。
有些人觉得戴安娜那么漂亮,这么时尚,这么优雅,这查尔斯怎么还会去找卡米拉呢?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咱们有时候也八卦一下,说为什么?后来我发现其实其中不无道理,当我跟查尔斯王子进行了一些交谈,先后有几次机会出席他的一些晚宴的时候,我突然了解到查尔斯是一个非常羞涩的人,当我问他,我说如果你没有身为王子,你更愿意做什么样职业的时候,他说我非常想做一个农夫,他对于田园生活有一种出奇的这种痴迷和爱好,甚至自己成立了一个有机食品公司,但是他刚刚开始做这番事业的时候,很多人嘲笑他,一个王子在那儿种萝卜、种土豆算怎么回事,然后查尔斯王子还要跟自己的植物对话,他认为对话有助于跟植物的情感交流,也被全世界的媒体嘲讽了一番,但是后来,科学家的确发现,植物对人的这种声音的交流是会产生一些反应的,所以只是说他可能先意识到这一点,而我们作为旁人观察,我们只是嘲笑他异于寻常的表现。所以我在想查尔斯他作为王子,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跟他在乡野生活,能够一起去从事一些农业劳动,是能够跟他一起骑着马在山野里奔跑的人,他需要的是一个坚强而温柔的女性,能够给他一种精神的安慰和支持。但是我们再回头想,戴安娜王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19岁就嫁入王室,而且她来自破碎的家庭,她是性格非常柔弱的女性,她甚至因为自己的外型,生怕不够瘦不够漂亮而产生过厌食症和非常严重的抑郁症,所以很难想象她在精神上可以成为非常强有力的支持者。她也喜欢出入于社交的场合,出入于时尚圈,她不喜欢乡野的生活,不喜欢去搬弄那些土疙瘩这些东西,讨厌骑马,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发现查尔斯更钟情于卡米拉,我们放开他的这种不伦之恋,把它放在一边的话。从男人的需求来说,也许冷静的分析以后会觉得,卡米拉的确是更适合于查尔斯王子的女人,当然他为了要完成这样的过程,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成为全世界的质疑甚至是鞭挞的对象,特别是戴安娜王妃的去世,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他做的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有荣誉感的,那就是他坚持要给戴安娜王妃实行国葬,而且当他陪着两个儿子站在戴安娜灵柩的后边,走过英国街道的时候,很多英国人原谅了他,所以我通过他的例子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身不由己的时候,当全世界都觉得你应该和谁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候,它未见得是这样。
那么同样当全世界都觉得,你做这个工作多时髦,多赚钱,多有成就感的时候,对于我们的内心来说,也许并不是这样。所以如果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了解自己真正的梦想,就必须要以最诚实、最负责的态度面对真实的自己。
关于所谓的成功,还有一件事情让我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就是成功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这种狭义的成功,在1999年的时候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采访了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崔琦教授,他的童年是在河南真正的农村度过。由于家庭的贫寒,他直到十岁从来没有进过学校,每天就在地里忙农活,然后就是负责养家里的猪。
在十岁那年有一个意外的机会:有一个教会学校,也是做慈善的人,说这个孩子可以去读书,但是他的父亲非常不愿意让他去,说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儿子,都已经能够干活了,干嘛还要出远门、去香港去读书呢?但是他的妈妈坚持,虽然她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母亲,但是她坚持要自己的儿子去读书,她把家里仅剩的一点白面粉做成了馒头,包在一个包裹里给儿子背上,说儿子你应该去念书,当时崔琦很小,当然不想离开家,但是妈妈安慰他说,没关系,到明年麦收的时候你就能回来了。于是崔奇就背着家里的这几个白面馒头,踏上南下的火车,但没有想到从这之后中国内地就开始战乱不绝,他一辈子也没有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后来他的父母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活活饿死的。
当我在美国采访崔奇教授的时候,我当时颇有点自作聪明的问他这个问题,我说:崔奇教授,如果当年你的母亲没有坚持让你去读书,今天的崔奇会是怎么样的呢?我在想他肯定是,顺着这个梯子就会说,教育很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啊,要是当时妈妈没有送我来读书,我怎么可能得诺贝尔奖呢。但是崔奇教授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宁愿当时留在河南农村,也许我至今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但是我相信如果有儿子在的话,我的父母不会饿死。他的这个话让我产生了一种非常大的震撼和感动,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要比所谓的成就来得重要,来得更贴近我们内心的这种呼唤。他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当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庶,当我们这种全民族积蓄的能量在奔向财富和奔向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也许我们把有些东西淡忘了,或者是把它放在了一边,最终能够安慰我们内心的,我想还是一些真情的力量,人生的意义大于事业的成功。也许你对你周边人的那一份爱和你得到的爱,远比你获得的事业的成功要来得更加持久,更加重要,因为我们要追求的是,人生真正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如果有一个人说我的事业很成功,但是我的身边非常荒芜,我在人情上非常的荒芜,我没有任何的朋友,我的家人我也缺乏关照的话,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可能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并不是那么满意,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有机会能够去珍惜身边的人,去过更加完整的人生,把它作为最好的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