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陈可辛执导的《武侠》有多少科学上的硬伤,但他却告诉我们:武侠终于走了,武侠所象征的意义,也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个时代,以近乎惨烈的代价。阿可辛在《武侠》里近乎给了我们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仍有人在江湖奔走,不是吗?那些唱“归来,魂兮归来的人们”,仍在江湖奔走。
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迷团很多,完全有拍续集的性质;1、金城武主演的捕快死了没有;2、甄子丹主演的刘金喜每天早上祭拜的是谁?是他爹(教主),还是捕快?3、七十二地煞显然有72人,除去一开始死去的两个,除去唐龙,也应该有69,显然,按情节算,教主不算在72名内。
本文关注疑团最大的第三点,也就是七十二煞的来历。
七十二地煞显然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出名了暗杀组织(通俗点讲,就是黑社会了),教主在电影中还提到了另外两个著名的暗杀组织(三十六天罡和黑龙会)。基本上可以认定,只要有Money,七十二地煞会帮你杀死任何一个(除了一些特别的人)。这个组织里面个个都是暗杀高手,除实力强大的教主外,教主的儿子唐龙,无疑是最完美的杀手。这个组织,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神秘组织,这些组织的工作就是制造完美的意外(就是暗杀),令人恐怖异常。
但这个组织的起源自哪里呢,因为电影《武侠》当中提到了80万族人被杀,并且,七十二地煞还有帮死去的兄弟唱追魂歌的习惯,因为,断定三个来源比较靠谱一些:
第一种可能性是:西夏遗孤。当年80万族人被蒙古元朝统治者征服,并残杀殆尽,这个数量可能有八十万。为报血仇幸存者成立了72地煞,也相当于雇佣兵组织(片中十年前的屠户灭门案就是他们收人钱财替人办事,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也是因为对中原的仇恨)。但有一点不明白,西夏被蒙古人所屠族,为何要恨汉人?
第二种可能性是:蒙古准噶尔部,这是清朝统治者当时非常痛恨的。后来被攻破,准噶尔部族人被屠杀光。不过人数不是八十万,十八万倒差不多。
第三种可能性是:庚寅之劫,又称广州大屠杀,指1650年(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庚寅年)11月24日到12月5日清朝军队在广州的屠城暴行。
当年公历11月24日,清朝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指挥的清军(汉军镶蓝旗)在围城近十个月后,经过惨烈的战斗,包括筑垒相逼,以楼车攻城,及动用荷兰炮手,终于攻破广州城,随后对据城死守的广州居民进行了长达十二天的大屠杀,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死亡人数达七十万(《广东通志》、《广州市志》)。
黄佛颐的《广州城坊志》引用清人方恒泰《橡坪诗话》的记载:“城前后左右四十里,尽行屠戮,死者六十余万人。相传城中人士窜伏六脉渠约六七千人,适天雨,渎溺几尽,其所存仅二人,双门底刘中山其一也。”“止有七人躲入大南门瓮城关帝庙神像腹中,得免诛戮。”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记载“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
美国汉学家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Jr.)在其著作《洪业——清朝开国史》提及当时“尸体在东门外焚烧了好几天”。
除了《清史稿》及广东地方文献外,17世纪的来华的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及荷兰人约翰·纽霍夫(JohnNieuhoff)也记述了这次大屠杀。
陈可辛导演的《武侠》中的80万族人被屠,成立七十二地煞复仇组织,极有可能素材是来源于以上三则。不过,艺术往往大于生活,三者兼而有之,始形成了电影中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