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校长: 刘湘1929年10月-1935年 8月
刘湘(1890—1938)
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90年7月1日。老家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提出议案,倡议筹办重庆大学。只因川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创建之议一搁就是数年。1929年夏,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赞同。8月4日,刘湘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正式成立重庆大学筹备会,发表《重庆大学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和《重庆大学筹备会宣言》,阐明创建重庆大学的动机、原因和目的。随后,筹委会就重庆大学开办的日期、经费、校址、招生及聘请教授等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讨。9月,召开重庆大学第一次校务会议,讨论成立招生考试委员会,并决定了考试时间及准备开学的各项具体事宜,决定立即在菜园坝临时校址招收预科生文、理两班先行开课。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标志着重庆大学的正式成立。10月23日,重庆大学筹委会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推选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1935年5月,省政府明定重庆大学为四川省立大学。
关于文字斋(现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的修建经费,在那时是一个影响民生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可谓战火连连,民不聊生。餐桌上能吃上猪肉可算得上相当奢侈的了。刘湘就在猪身上打起了主意,他下令从今以后养猪户每杀一头猪必须上缴一个银元的猪头税,即所谓“割头税”。就是这笔来自猪的“割头税”使得文字斋得以修建。
第二任校长: 胡庶华 1935年 8月-1938年7月
胡庶华(1886—1968)
湖南省攸县人,1886年生于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同时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先入柏林矿科大学,后转柏林工科大学。1920年获钢铁冶金工程师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湖南公立专门学校教授、武昌大学代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从1926年起,先后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南京政府农矿部技监兼农民司司长和烈山煤矿局局长。他决心发展中国冶金工业,提出一些改革设想,均因官场腐败而落空,科学救国理想亦破灭。1929年,在教育部长蒋梦麟极力推荐下,任同济大学校长,从此毕生致力教育事业。尔后还担任过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素以廉洁的操守、热烈的心肠和干练的才学而著称。
他在学术特别是冶金专业方面有不少建树,著有《铁冶金学》、《冶金工程》、《钢铁工业机《中国战时资源问题》等著作。
第三任校长: 叶元龙1938年10月-1941年 7月
叶元龙(1897—1967),又名卫魂,安徽歙县蓝田人。民国4年(1915)以第一名成绩考取上海大同大学,自费留学美、英、法三国,获美国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该校“金钥”奖。民国16年回国,历任南京大学教务长,金陵大学、上海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校经济系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务处长兼法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民国21年4月调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9月兼任财政厅长。支持陶行知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在省立第四女子中学试办职业训练班,特别关注家乡教育事业,曾派严永济、胡沙白来歙主持教育工作,发展国民小学。民国22年5月任暨南大学经济系主任兼教授、商学院院长。民国24年4月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财政厅长。后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第二厅中将厅长。民国26年任西安行营第二厅厅长时,曾面见周恩宋,对共产党人提出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十分赞赏。
胡庶华辞职后,叶元龙教授接替了重大校长职位,一到任,马上抓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的改组活动,一件是重庆大学省立申改国立的促进工作。
1939年1月30日,重庆大学会议厅举行了“重庆沙坪文化区自治委员会”改组扩大会。这次会议由叶元龙派出的代表沈重宇主持,认真讨论了新的组织草案,并扩大改组,重新将该会定名为“巴县沙坪文化区社会事业促进会”。选出叶元龙、王韬甫(巴县县长)、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周越浩(金城银行沙坪坝办事处主任)、潘仰山(豫丰纱厂经理)为该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叶元龙为主任委员、王韬甫为副主任委员。
在抗战烽火中,重庆大学积极投入宣传的洪流,为民众觉醒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的努力。在日寇重压下,国民党二号人物、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汉奸集团叛国投敌,卖身求荣,叶元龙校长率全校教职员工发出《阐明国是声讨汉奸》的电文,对其卖国行为作了深刻揭露和无情抨击。电文指出,“立国之本,在于文化与教育。……今日誓死抗战之意识植基于此,将来无穷建国之大业,亦植基于此”。当时,沙磁地区各界纷纷举行以“讨逆锄奸”为主旨的活动,冯玉祥将军倡导发起“捐款建墓铸逆”运动。重庆大学师生热烈响应,走上街头,向民众散发讨汪传单。
当时教育部久有大学国立的规定,而且数年之间,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等皆先后改为国立,省立大学所剩无几。宣言呼吁政府公鉴,改重庆大学为国立,以获发展之规模,以应抗建之需求。然而,宣言递送国民政府最高当局蒋介石手中,答复是“应暂缓议”,便搁了下来。直到1942年12月29日,行政院才通过将重庆大学改为国立。
他在我校当校长期间,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工学院院长由著名无线电专家冯简担任,理学院院长由著名数学家何鲁担任,商学院院长由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担任。延聘任教的著名学者有:潘序伦、柯召、李四光、段调元、俞建章、朱森、毛鹤年、丁洪范、朱祖晦、柱国璋、张圣奘、傅丽夫、刘觉民、罗蜇潭、叶谦吉……
第四任校长:张洪沅 1941年9月-1949年11月
张洪沅,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童年时,父母早逝,家境清贫,由伯母抚养。1916年,张洪沅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校期间,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常同时做两项实验,全学期的实验不到一半时间就做完了。他痛恨帝国主义国家仗其科学技术优势侵略我国,感到要强国雪耻,必须普及教育,发展科学,兴办实业,走“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的道路。1924年8月毕业后,张洪沅到美国留学,入加州理工学院化工系三年级学习。学习期间有一件事刺痛了他的心:在他们参加冬令会时,有一同学去理发,但理发店不给理,说他是有色人种。张洪沅与同学们对此非常气愤,一起提出抗议。他感到国家落后,受人歧视,民族没有地位,人民抬不起头,这是莫大的耻辱。他立下誓言:“刻苦学习,振兴中华乃我辈己任。”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还利用暑假去加州大学选读“企业管理”等3门课程。1926年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后即去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为了抓紧时间学习,他在去麻省的途中,还进威斯康辛大学暑期学校,选学了“微分方程”和“有机制备”两门课。1928年1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即去俄亥俄纸厂任化学工程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30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升为副研究员,并继续在那里做研究工作。当时美国中部一州立大学拟聘他任助理教授,但要求加入美国籍,他拒绝了这一聘请。他只有一个心愿:“我是中国人,学成后为祖国的富强效力。”1931年张洪沅回国后,有人请他去化工厂,希望他成为化工企业家,但他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就要有自己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于是他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任教授。1932年张洪沅到南开大学化工系任教授,讲授“化工原理”、“化工计算”等课,编写教科书,并进行科研工作。
重庆大学因反对重庆国民政府关于并校的决定于1941年9月初被勒令解散后,是年底,张洪沅受命担任重庆大学整理委员会主任,恢复了重庆大学。1942年2月他正式出任重庆大学校长。他到任后,首先组织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并在教授、副教授中按101的比例由教授会选出代表参加校务会议,使一般教授都能发表意见,直接参加学校管理。为了扩充教师队伍,加强各级领导,提高教学质量,他特别注意聘用海内外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如文理学院院长段子夔、工学院院长冯简、商学院院长陈豹隐、医学院院长陈志潜、法学院院长罗志如,还聘请了一批有名的教授,如物理系谢立惠、化学系谢秉仁、教育系罗容梓、政治系潘大逵等。与此同时,他对学校校风、纪律进行了整顿,发现学风不正、舞弊现象,坚决加以纠正,明令禁止考试舞弊,对无视校纪者予以开除处分,有后台的学生也不例外,从而扭转了重庆大学校风,开始稳步发展、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张洪沅依靠社会,面向生产,从1942年起,先后建立了应用化学研究室和公路工程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室由化学系、化工系共同举办,张洪沅亲兼主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它的宗旨是:“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关于化工之一切咨询、设计及代为化验等业务,并应社会需要从事生产调查及研究。”为了服务工业生产,该室还为四川自流井富荣试验盐工改进操作,由张洪沅、金锡如、杜长明合作设计制造了真空制盐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公路工程实验室则和四川省公路局合作进行材料试验和公路设计。同时为重庆运输统制局开展公路研究,统制局则向该室提供经费,互相协作。
为了改善重庆大学办学的经济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这期间张洪沅和全校师生一道为将重庆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多次上书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据理力争。1942年秋,张洪沅亲自去成都会见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兼主席张群,进一步阐明改重庆大学为国立的理由,促省政府致函教育部。最后于1943年1月3日获准将重庆大学改为国立,实现了重庆大学师生多年来的愿望,使重庆大学步人了全国高等学府行列,并不断进步发展。
在张洪沅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学校的规模有很大的发展,由原来的3个学院12个系及2个专修科发展为6个学院20个系,3个研究所和1个专修科,成为西南地区院系比较齐全的有名望的高等学府。张洪沅工作繁忙,但他从不脱离教学?科研工作,一直担任本科学生的教学工作,并兼任化工系主任,还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化学工程研究生。
第五任校长: 何鲁1950年 3月-1952年11月
何鲁,四川省广安县人,字奎垣,笔名云查,属马,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
1903年春,成都机械学堂招生,何鲁报名参考,作文一气呵成,口试应对如流,主考为之惊讶,即出一上联要何鲁应对:“童子鸿不因人热,”何鲁应声对曰:“学生鲁当以名扬。”主考赞道:“此神童也!”何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机械学堂,三年学历,期期获优秀奖,享受免费待遇,毕业后被保送入南洋公学。1911年,又官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1919年,何鲁回国,先后就职东南大学、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大同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任教授、教务长、重大校长。解放后,还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数学理事会等职。
在重庆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将华罗庚写的《堆累数之论》交何审阅、核勘,何不顾酷暑,挥汗审读,每到精深处,拍案叫绝。一次,一个失学青年找何,从青年口中得知因家贫辍学,便让他免费去载英中学读书,有时还让他免交伙食费。何鲁注重学术研究,提倡“拼命三郎”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地沉醉于应用数学领域。著述有《二次方程式评论》、《代数》、《行列式论》、《微分学》、《爱因斯坦学说概述》等,因而被誉为“数学大师”。
第六任校长: 郑思群 1952年11月—1966年8月
郑思群,广东人氏,早年加入中共并留学东京,曾担任白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抗战期间担任过八路军总政治部科长,解放后一直任重庆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是重庆为数不多的党的七级干部。
1966年6月文革伊始,郑思群以莫须有罪名被点名批判。7月29日派驻重庆大学的工作组将郑押至松林坡招待所实行“监护”检查,随后公布其“四大罪状”,正式将他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8月2日凌晨5时许,郑在招待所用剃须刀割喉自尽。次日有关部门宣布郑“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将其永远开除党籍”。13年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郑得以平反昭雪。1994年10月12日,郑思群骨灰被安葬于重庆大学民主湖畔,黑色大理石碑上,“真理永驻,浩气长存”八个大字金光灿灿。当年由他率领全校师生翻修的广场,被命名为“思群广场”。
第七任校长: 曾德林 1978年 4月-1980年5月
曾德林,原名贵元,1920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青委书记,中共江北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四川省委青委委员,中共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组织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干事,重庆《新华日报》编辑、记者,陕南公学政治处主任、陕南南下工作团大队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共重庆市委青委副书记,青年团重庆市委副书记、书记,青年团西南工委常委,共青团中央学校工作部部长、办公厅主任、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高等教育部党组成员、高等教育部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兼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职。1979年8月调教育部工作,任副部长、党组成员兼机关临时党委书记。1982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3月退居二线后,担任全国职工教育管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务。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年9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5岁。
第八任校长: 何文钦1980年 5月-1982年 4月
何文钦同志系河南省遂平人,1922年2月出生,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八团政治部秘书、青年部长,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遂平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粤西区党委组织部干部科长,粤中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江门市委书记、市长,西安803厂厂长,重庆江陵机器厂厂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务。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第九任校长: 江泽佳1982年12月-1986年12月
江泽佳(1920~ )中国电工教育家。安徽旌德人,1920年11月15日生于湖北汉口。1939年入重庆大学电机系就读。1946年毕业后,即进入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读研究生,1947年9月赴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以一年时间完成两年的学业,获硕士学位。1949年2月回国,受聘为重庆大学电机系副教授。1951~1983年任重庆大学电机系主任,1983~198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1962年,江泽佳为研究生讲授基本电路理论时,将网络拓扑等内容纳入教学中。70年代后期,他主编了《电路原理》,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及微电子学的发展引入新编教材。随后,主持举办全国电工原理进修班,对提高全国电工原理教学水平作出了贡献。80年代初,他组织翻译了《电工中的有限元》,首次将电磁场的高阶有限元法引入中国。主要著作有:《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1979)、《电路原理》(1985年修订版)等,主要论文有:“high-orderfinite element for nonlinear electromagneticfield”、“求解三维非线性电磁场的SSOR共轭梯度法”等。
第十任校长: 顾乐观1986年12月-1992年 8月
顾乐观教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生导师。1956年重庆大学电机系电力专业毕业,1964年原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电机系高电压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重庆大学人事处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高电压绝缘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对恶劣环境(污秽、高海拔、覆冰、酸雨、酸雾)下的电力系统外绝缘放电机理和放电特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共获得国家和省、部、委级奖励七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出版专译著四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2篇,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23名。现为国家教委科技能源与信息学部委员,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第33研究委员会04工作组成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
第十一任校长: 吴云鹏1992年 8月-1996年 8月
吴云鹏,男,生于193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荣誉教授学者,历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校长,中国生物流变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和《中国微循环杂志》荣誉编辑、副主编,国家教委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开放实验室学委会主任,学术带头人。吴云鹏教授是我国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创始人之一,他长年从事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中心分别将他的科学贡献与事迹载入《国际名人录》及《国际杰出成就人物词典》,聘为美国北卡罗林纳州国际名人中心荣誉顾问。
他先后获得“胆道流变学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专利和部、委、省、市科技成果奖以及发明金牌、银牌多项。由于他的成就,国家授予他省、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国家级专家”的称号等荣誉。
已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生物流变学》、《体液流变特性》等专著八部(约289万字)、译著共九部。
目前继续从事胆道流变学、细胞与组织工程、胆道药物学研究,并招收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当前承担校内科研项目两项。
第十二任校长: 刘飞1996年 8月-1997年 7月
刘飞,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48年生,1965年参加工作,在工厂工作过13年;1982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7年在重庆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1990年任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科技副区长兼重庆市科技试验区专家委员会主任;1991年1992年在美国Wright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年~1996年任重庆大学副校长,1996年~1997年任重庆大学校长,后因863/CIMS专家组工作需要经组织批准辞去了校长职务,1997年~2000年任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现任重庆大学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重庆大学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并兼任重庆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重庆市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中心主任等职。
刘飞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制造业信息化”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制造系统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网络化制造。主持过上述研究方向方面的国家863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等各类课题近20项;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种成果奖14项;在《国际制造系统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防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11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登记证书3项。
刘飞教授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区域经济。他扎根祖国西南,密切结合西南特别是重庆市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需要,长期致力于企业信息化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和推进工作。他曾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四川省CIMS专家组组长和重庆市CIMS专家组组长,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列为国家863/CIMS首批应用示范省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了贵州省的第一个836/CIMS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不久前他作为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协助重庆市科委,为争取重庆市成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首批示范省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飞教授为国家特别是重庆市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他根据国际学科发展新动向,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种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剂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制造系统工程(MSE)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获得了“1997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他担任了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工程技术学部委员、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国际工业工程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_
他多次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91年元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97年6月被国家人事部评选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8年1月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首庙)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表彰为“国家863计划重要贡献先进个人”;2003年1月获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
第十三任校长: 吴中福1997年 7月-2003年 1月
吴中福,1941年出生,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前任校长,教育部远程教育专家组副组长。1961年毕业留校后去哈工大进修一年半。1981-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伍斯特综合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访问,1992-1995年被国家派驻加拿大使馆任教育参赞。
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的学习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了统编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专著《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全国电子类九五规划教材《Internet基础教材》,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经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现代大学制度在吴中福心中已经逐步明确清晰。他认为,这种制度的前提是“服务社会为先,服务经济和企业为先”,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长期稳定”的原则,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健全学校与社会联动的机制,发挥校董会紧密联系地方政府与大型企业的作用,完善校董会组织机构,与董事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
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目前各高校普遍提出的教学目标。吴中福认为,高素质人才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而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前提,人文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关键,心理生理素质是保证。重庆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谈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时,吴中福说,科学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体化趋势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分享或创造全球性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制度,改善管理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改革课程体系,改变教学内容,改善人才素质,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双重任务。
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是创造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吴中福认为,从大的方面讲,出人才的过程就是出成果的过程。教师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把自己所进行的高水平科研内容贯穿在教学中,学生的创新实践作业又与社会的需求统一起来,有的放矢,学以致用。近几年,重庆大学获得国家级成果奖10项,博士点也增至9个一级学科和37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2个,在西南地区的理工科方面名列前茅。学生科研活动成绩显著,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是服务社会。吴中福说,重庆大学探索与知名企业集团合作办学、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研发社会急需的项目,借助社会力量和资金,发展新兴学科、试办新的学院。
第十四任校长:李晓红 2003年1月至今
李晓红,教授,男,博士,1959年6月生于重庆,采矿工程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1985年和1993年在重庆大学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作为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96年在澳大利亚作高级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资环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副校长。现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全国水射流协会理事,重庆市发明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煤炭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等职。
李晓红教授主要从事综合机械化,高压水射流理论及应用,岩石动力破碎,长大隧道空气净化理论、方法及装备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井下淹没射流刻槽技术的研究”,“碎玻璃水流分选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固体磨料在自激振荡流中的混合机理及脉冲磨料水射流的研究”等近20项国家及部委、省市项目的研究工作。
近五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近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并作为工科唯一获奖人获国际性学术奖--中韩首届青年学术奖;1995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培养硕士、博士1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