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打破常规才是成功之道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较少去想应该怎样做,而是按照自己或者习惯性的方法直接就开始了行动,这就是我们说的常规。常规隐藏在人们的思维和习惯里,就像是计算机中安装的固有程序一样。为什么按照这个固有程序来操作,似乎没有多少道理可讲,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就自然而然的这么做了。然而,很多事情,按照常规的思路是很难有结果的。许多人常抱怨自己能力不够,干不了大事,实则不然,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也就是说,人可挖掘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打开这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早在我国古代,便有很多不执着于常规的典型例子。宋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人们更多的评价却是他的机智,却忽略他此时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设想,倘若司马光陷入常规思想的枷锁,另一个孩子极有可能便已淹死,在此时似乎凭己之力难以解决的当下,唯有打破常规,才有可能化险为夷,扭转乾坤。
在近代,进化论的创始者达尔文也是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在当时教会占统治地位,人们深信上帝不疑之时,他敢于创新,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尽管在当时不能为人所接受,然而,最终成为生物界发展的主流,达尔文自己也因此名垂千古。
而在当今世界,曾有一位探险家深入雪山被困,食粮耗尽,精疲力竭,虽与外界取得了联系,但在茫茫雪海之中寻人又谈何容易?警方虽出动了数架直升机,仍是难寻踪影,在如此“弹尽粮绝”却又无外援的情况下,按常理已是希望渺茫,然此时探险家打破常规,割肉放血,这虽然可能加速自己的死亡,但鲜血染红一片,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格外显眼,最终,他获救了。在似乎绝望的困境中,他打破常规解放思想,终于寻找到了希望,创造出了新的生机。
谈古论今,任何成大业,干大事者无不具有这种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化缺点为优点,化弊端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急需这种人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想要占得先机,胜人一筹,打破常规——不执着于常规的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素质。而在战场上,不执着于常规的心态和战术甚至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在毛泽东面前盛赞他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军事科学院长征史专家说,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之所以决定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就是因为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对我军都十分有利。而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则是在极其艰难曲折的情况下进行的。
从兵力上看,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蒋介石全歼红军于湘江的企图落空后又在赤水流域布下40万重兵。从装备上看,红军自开始长征、突破4道封锁线以来一直打的是消耗战,不仅没有取得大的胜仗、缺乏弹药补给,而且元气大伤。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习惯了阵地战的打法,对于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不理解。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北渡长江的错觉挥师向东,取桐梓,夺娄山关,破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国民党重兵的包围圈。
战争不仅是敌对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而且是两军最高统帅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的直接较量。毛泽东的用兵,使红军一反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被迫转移变为主动调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战术,是四渡赤水的精髓所在,也是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掌握战略转移主动权的关键。四渡赤水不仅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也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里所谓的“正”和“奇”指的就是常规和非常规,所谓“正”,是指正面作战、常规作战、大规模消耗战;所谓“奇”,是指迂回作战、机动作战、以计胜敌,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保护自己。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四渡赤水,不正是避开常规的正面作战,采用迂回、机动的非常规战略,出奇制胜的经典之作吗?
所以,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中,若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必须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相生,变化无穷”。奇正双方,缺一不可。如果能在“正”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奇”,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拓展思维领域,不可执着于常规,只有掌握了事情的正反两面,方能收奇正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