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赏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andIsolde)是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Wagner)的巅峰之作,它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并列称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是音乐、诗、歌、心理、哲学、感官和理念的完美结合!

歌剧取材于中世纪最有名的哥特人浪漫传奇《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是一部影响深广的文学作品,欧洲差不多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版本,据说后来英国出现的亚瑟王(KingArthur)的传奇故事也是以此为蓝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诗歌、电影、传说等等,其中以瓦格纳的歌剧最著名,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长诗和丁尼生 (AlfredTennyson)的诗也广为人知。瓦格纳的歌剧取材于歌特弗里德。斯特拉斯保(Gottfried vonStrassburg)的版本,一共有三幕,历时近四小时。


故事背景:特里斯坦是贵族骑士,为英格兰康沃尔(Cornwall)国王马克(KingMarke)的侄子。伊索尔德是爱尔兰公主。特里斯坦率军征战爱尔兰,杀死了伊索尔德的未婚夫莫罗尔德(Morold),但在争斗中为莫罗尔德的剑所伤,他把自己的名字移动字母,改称坦特里斯 (Tantris)寻求帮助疗伤。



歌剧的第一幕是船在行驶途中快接近康沃尔时,伊索尔德当时的愤怒和背叛感是可想而知的,她满腔怒火要雪耻报酬。



不料,两人非但没毒死,反而相互凝视,狂热地爱上了对方。原来女仆布蓝格尼不愿意让伊索尔德死,就狸猫换太子,将毒药换成了爱药,谁喝了这药,就会不顾一切地相爱。两人相爱之时,船也靠岸。

第二幕,马克国王宫中的伊索尔德不顾布蓝格尼慎言警告,坚持与特里斯坦会面。两人激情相拥时,早已心怀叵测的特里斯坦的随从朋友麦罗特(Melot)叫来了马克国王。国王见此情景,非常伤心,他视特里斯坦为己出,如今遭此背叛,不禁质问特里斯坦这是为什么。特里斯坦不解释,只是继续紧紧抱住伊索尔德,邀她与他共赴黄泉,让他们的爱情永恒。她答应了,他于是撞在麦罗特的剑上,受到重创。

第三幕,特里斯坦忠实的男仆科尔文纳尔(Kurwenal)将他带回特里斯坦自己的城堡中,特里斯坦在昏迷中产生幻觉,盼望与伊索尔德重逢,此时伊索尔德的船正在驶向特里斯坦的城堡。伊索尔德终于赶到,但痛苦无比的特里斯坦终因不支死在她的怀中。随即,第二首船也到达,那是马克国王带着一队人前来,目的是告知特里斯坦他已经决定成全两位恋人,可惜为时已晚。一片混乱中,男仆科尔文纳尔在国王还未来得及解释来意之前,就为了给主人报仇刺死了随同国王一起来的麦罗特,自己也受伤而死。一片混乱中,处于幻觉状态的伊索尔德此时唱出了那段著名的《爱于死》(Liebestod),然后倒在特里斯坦的身边共赴黄泉。

此剧在音乐史上划时代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全剧从作曲到作词到舞台设置等各个层面,都是瓦格纳本人的创作,他作的歌词美妙如诗,与他的音乐是完美的交融。

其次,音乐打破传统音乐谱曲的格式(音乐的句式和乐章的结构),引入全新的表达语言和语法,体现为主导动机(leitmotifs)的运用以及大量运用半音变化音程(halftoneintervals)制造不谐和音(dissonance),由此带来音乐的张力,这种张力在持续反复的假性尾音间隔(deceptivecadence)预期中持永无完结状况,这种未完成状况持续全剧,直到剧终伊索尔德死在特里斯坦身边那一刻才由管弦乐定音“解决”。瓦格纳在其他歌剧中也用过主导动机,但在《特》剧中,主导动机与没完没了的张力相结合,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与古典乐中的主题及其变奏的概念相比,主题是古典乐既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就是结构本身的灵魂,因此比主题更能自由发挥且贯串音乐的整体而非某个乐章。

序曲一开始就出现两个主导动机,由大提琴奏出的死亡动机下行音夹带着不谐和音的和声部,接着就是木管乐奏出的渴望动机,呈上行音。两者一起构成对称的镜像。两个主导动机以各种变异形式贯穿整剧的音乐,对听众极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全剧的情绪都是不安与紧张,每一个预期中的“完成”状况都在小小的停顿后(cadence)突然转向、被拖进另一个“未完成”状况,代表了特、伊之间那种无法实现的禁忌的爱,音乐到最后才一锤定音,即伊索尔德死亡的那个瞬间,音乐呈完成式。

从乐曲结构的角度看,两个主导动机是乐曲的支架和灵魂,以此为核心,所有的变异给听众带来新颖的刺激感,而所有贴近主导动机的部分为乐曲的结构提供了圆满的框架。瓦格纳将通过音乐来操纵听众心理预期值的才能在此剧中发挥到了极致。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ni)曾经说过,要是意大利人碰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种情况,小孩都可以生七个了,可这是德国人,还在那儿说啊说的,连人都没碰一下。很有趣的文化差异。

叔本华概念中的爱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由心理驱动的浪漫之爱不同,那是一种欲望主导的爱。瓦格纳在剧中用“爱药”,有两个象征目的。一来他要突出欲念对爱产生的动力,剧中的爱情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来自两心相悦导致的心心相印,而是那神奇的药;二来他要说明特、伊之间的爱是建立在欺骗(deception)基础上的,在这里骗子就是那药,所以在这个“表象”世界中,这种爱是无法圆满的,只有死才能使这种爱升华圆满,所以死不是爱的终结,而是爱的开始、灵魂的解放,充分体现了叔本华的哲学理念。瓦格纳作的歌词不光充满诗意,也交织了哲学理念、心理角力,是对人性的深度探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通过此剧来贯彻叔本华的音乐观。叔本华指出器乐是唯一具备一种特殊能力的表达样式,使之能透过物质世界的表象,直接渗透人性的最深之境,表达出藏在人性最深处的原初激情(primoemotion)与最深层的本真思维(deepest thoughts)。

瓦格纳的音乐在此剧中以两种层次齐头并进。剧中歌唱部分代表了虚假的“白天”,即表象世界,在那里歌声表达人类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未必反映了人最真实的本我,而是夹带着幻觉和欺骗,有些欺骗是有意识的,有些欺骗是自以为真的自欺欺人,比如特、伊之间的感情互动是建立在误爱基础上的,错觉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所以充满痛苦的煎熬,只有死亡才能使人从这种桎梏中获得解放。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出歌剧的音乐以死亡作为主线却不令人感到压抑的原因。

所以如瓦格纳自己所说,此剧是“音乐的视觉形象。”它打破了传统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界限,消除了管弦乐和歌唱之间的分野,摈弃了歌词与音调的分工,去除了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划分,将所有这些表现样式相互交织演变、化成浑然成一的有机体。

全剧的音乐美妙绝伦,序曲一响顿觉振翅飞向云端,近四小时音乐张力层层起伏推进似催眠令人如酒后迷醉漫步云间,到《爱于死》最后定格之音,感情上经历的极致投入令人在哭与笑之间麻木……整部剧给观众一种全新的心路历程,让人在音乐中经历天地时空、呼吸山水日月、体验感情的起伏激情的焰火……歌唱形式多样,非常喜欢第二幕中特、伊的两重唱,终曲伊索尔德的《爱于死》一直是歌剧史上的经典曲目,音乐的主题是死亡,但却充满了升华感和精神的升腾,令人感受到爱的终极之巅和完美。比如,终曲最后一段伊索尔德唱道:


©H.L.Glennie


我将伊索尔德终曲《爱于死》重新翻译了一遍,此歌标题的原文来自德文liebestod (lovedeath),流行的中文译名是《爱之死》,令人有种“爱的死亡”的误解,没有表达出瓦格纳的意图,此剧的要点在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之间的爱必须通过死亡才能实现,因此死亡不是爱的结束而是爱的开始,对应了叔本华的观点,即通过死亡脱离虚假的尘世,实现本源的爱。因本文篇幅已经很长,我会另文发布《爱于死》的英文版和我的中文全译文(歌词译文和演唱视频见连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bcbd90102v1z0.html)。

瓦格纳写的其他歌词也很有意思,除了诗情画意的浪漫之外,还不乏精湛的谈判技巧,比如第一幕中两个仆从之间斗智,特里斯坦的男仆占上风,基本上不客气地告诉布兰格尼他的主人没空陪她的主人闲聊,显示出伊索尔德的级别比特里斯坦低,她只是一个战败国的贡品,虽说带着王后的美名。特、伊两人之间的对唱则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很长时间内不分正负。伊索尔德手中的王牌是揭穿特里斯坦的欺骗性和胆小性,特里斯坦的杀手锏是点出伊索尔德根本就不爱她的未婚夫所以才会救他这个敌人一命,当然最后特里斯坦还是因为他的骑士精神向伊索尔德让步,愿意与她共饮毒酒。第二幕则以二重唱为主,歌词内容浪漫、深情、感人且充满哲学底蕴,又极富诗意(第二幕特伊两重唱歌词译文也会另文发表)。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瓦格纳的巅峰之作,在表现理念和形式上都与瓦格纳其他几出歌剧不同,管弦乐不再处于从属地位,哲学理念不再象先前那样乐观、追求客观世界的和谐。瓦格纳自己对此剧的评价从他给马蒂尔德。卫森东克(MathildeWesendonck)的信中可见一斑:“特里斯坦的造价会很昂贵,但一旦它得以完成,我将会为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会带着新的感官平静、清晰、深沉地去感知这个世界,通过您来经历这个世界。”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所体现的现象世界和形而上世界之间的冲突和挣扎也是瓦格纳自身经历的写照。



当然,剧写成后不久,瓦格纳很快爱上了此剧首演时的指挥汉斯。凡布罗(Hans vonBülow)的妻子、比他年轻25岁的科西玛。李斯特(Cosima Liszt),她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家李斯特的小女儿,她后来与瓦格纳结成夫妻。

此次观赏的是华府国立歌剧院的演出,歌唱阵容很称职。特里斯坦由英国男高音IanStorey扮演,伊索尔德由瑞典女高音伊琳。特奥林(Irene Theorin)扮演,特奥林是中国瓦迷们熟悉的女高音,她曾经来过中国表演瓦格纳的歌剧。美国次女高音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Bishop)饰演女仆,英国男低音詹姆斯。拉瑟福德(James Rutherford演出男仆),德国男中音WilhelmSchwinghammer饰演马克国王。唱瓦格纳此歌剧的歌唱家嗓音都必须具备很强的力度,因为管弦乐在此和他们平分秋色,谁也不让谁,听下来他们发挥得都不错。©H.L.Glennie




尽管评论家们大呼51岁的特奥林(Theorin)已经过了盛期,我因为以前没听她唱过,也感觉不到她的退化,只是觉得她唱《爱于死》的时候低音区不够扎实,而且吐字不是很清楚,没有发挥出德语特有的那种辅音重叠发切音声所产生的金属闪光效果,这或许是我听惯了两个最著名的瓦格纳女神弗拉格斯达德(KirstenFlagstad)和 (尼尔松)BirgitNilsson的缘故,这两位是我最喜欢的瓦格纳女高音,也是唱《爱于死》唱得最好的。


舞台装置很简单,一块呈45度倾斜的大玻璃板是舞台,四周笼罩着白纱,倒也简洁。置装偏素,以黑白色调为主,倒也应景合情。灯光很精湛,随剧情变化而变色,有效地烘托气氛。管弦乐由法国指挥家奥冈(PhillppeAugain)指挥,很得当,以前也听过他指挥的意式法式歌剧,这次他一改往日那种管弦乐的“从属”地位,与歌唱家们并驾齐驱,令我耳目一新,感受到瓦格纳歌剧与众不同之处。©H.L.Glennie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瓦格纳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强荐此剧!从音乐、戏剧性、诗意、舞台装置、服装道具等全方位的艺术角度看,这出戏非常值得看!

注:此博文写于2013年12月,其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摘,诚谢作者!文中涉及有关瓦格纳和叔本华的理念和观点,不乏争议,此间纯属叙述,不代表我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代表我认同这些观点。本文图片均为网摘,诚谢作者。音乐来自虾米网,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

我的其他歌剧剧评以及歌词中译:


英歌中译: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爱于死》

威尔第的史诗歌剧《那布科》

观最美的美声歌剧:贝里尼的《诺玛》(附有关资料)

译歌:达丽拉的诱惑之歌《我心蕊吐芳》

枫丹白露君增补背景资料: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音乐史上承上启下的里程碑,可说是现代音乐的起点!前承贝多芬的主导动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为后人则开启了跨时代跨领域的先河。音乐上因为加重半音音程的重要性,为后来德彪西的不谐和音音乐和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指出了方向,对马勒和斯特拉文斯基有重大影响。英国诗人奥登曾将瓦格纳称为:“人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波德莱尔和艾略特、作家普鲁斯特和马拉美等人都深受他影响。瓦格纳体现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潜意识命题早于弗洛伊德。

高爱莲老师玉赐:


爱河浪潮风涌来,
真诚善美花盛开。
千载良缘一枕梦,
万世流芳百年栽。

那棵树君雅评:

电影TristanandIsolde看过好几遍,片尾不下十遍。黑白的剪影,流淌不息的河水,缓缓的长长的哀伤的钢琴曲,崔斯坦临死前那句话……整个的一切,感人至深。

歌剧的没看过。你这篇可费了心血呀,“爱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强烈的意愿,在它与客观现象世界冲突时,只有死亡才能实现这种爱,让爱升华到人人都共同享有的内生本源世界。”深刻!

关于瓦格纳和叔本华的理念的介绍,值得玩味:“死不是爱的终结,而是爱的开始、灵魂的解放,充分体现了叔本华的哲学理念”,“瓦格纳作的歌词不光充满诗意,也交织了哲学理念、心理角力,是对人性的深度探讨。”期待你的下一篇。

大董1022君雅评:


歌剧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表现形式,尽管它起源于意大利,但现代(当代)歌剧已形成除意大利以外的英、法、德三种流派,它各有千秋,不乏咏者无数。能在牛娃娃老师的博客里欣赏到带有精细点评的歌剧版本,的确上了一堂非常享受的音乐课,您的音乐知识非常的专业,应该有一定的造诣,没有一定的功底是无法解析歌剧蕴意的,尽管我刚开始接触您的博客,对您富有人文情怀的博文,一定细嚼慢咽,慢慢品味,但愿能学到精华!也问候牛娃娃!

春之声姐姐美评:

感谢牛娃娃生动细致全面的歌剧介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人不容易接受的外国歌剧,跌宕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爱恨情仇的戏剧性充分展现,期待欣赏这部瓦格纳歌剧。

冀磁堂先生玉赐:


你赞我赞大家赞,歌剧爱河世典范;
你评我评大家评,升华情爱世本源。

与本文有关资料引摘自维基百科: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德语:Wilhelm Richard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德·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代表作


歌剧:《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尼伯龙根的指环》(包括《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

管弦乐《齐格弗里德牧歌》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他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美学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被认为受到他影响的著名人物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8/371964.html

更多阅读

第28章瓦格纳定律:与经济进步相联系的公共收入份额上

专业:中共党史 学号:2009201150044 姓名:吴筱筠瓦格纳定律主要是基于经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进行分析,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明确强调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历史趋势。从工

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 罗恩格林 歌剧

瓦格纳的三幕歌剧《罗恩格林》,1850年在德国魏玛宫廷剧院首次上演。故事发生在十世纪初的安特卫普。第一幕:设特尔河畔乐队奏象征圣杯的前奏曲。德国国王亨利一世(男低音)想组织一支军队,发现民族内部不和,泰尔拉蒙特伯爵(男中音)告诉国王

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dnf特里斯坦

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作  者:歌剧 试 听 数:12956 状  态:完整版 分  类:古典音乐 相关作品:安可 Encore 威尔第作品选(歌剧选段、安魂弥撒等)(D... 瓦格纳·歌剧中的大合唱选 刘三姐选曲 十大女高

声明:《赏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网友看流光飞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