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起,至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成立。烽火连天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铸造了一千六百多位共和国的将星。他们如同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恒星,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后都肩扛着荣誉的将星,覆盖着庄严的党旗,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人生。
但也有极个别的几位,他们也曾经统帅过千军万马,但在历史和命运的捉弄下,突然消失于共和国的档案中,湮没于历史的长河里。他们的跌宕起伏,演义着人生的无常,人性的无解。
最令人嗟嘘不已的有如下几位:
陈光
陈光(1905年——1954年)原名陈世椿,湖南宜章县栗源堡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任栗源区赤卫队长。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1934年,10月任红一军团二师师长,率部担任前卫,参加长征。其间,连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指挥强
渡乌江、攻占遵义,参加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等著名战斗。
1934年,接替林彪出任八路军主力115师代师长.
1951年,3月被开除党籍。继续被长期非法关押。
1954年,6月7日于武汉关押处一幢二层楼里,据传禁闭时因抽烟意外火灾,一代名将陨落。时年四十九岁。
陈光是武将性格,脾气倔硬,不善灵活,缺少点原则。51年曾得罪叶剑英,亦未得到上级林彪和毛的保护。
1955年,共和国将帅授勋,当年的八路军主力115师有400多人被授将军以上衔,但他们曾经的师长,却早一年含恨陨落。
陈昌浩
陈昌浩(1906年-1967年),湖北汉阳人。
1934年1月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他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一。
红军长征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红四方面军的统帅级人物。
红一,四方面军长征会师后,毛泽东和张国焘的路线之争,造成了陈昌浩个人的悲剧。
后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西路军失败后,被延安中央安排去苏联。红军的主帅级人物,随后无缘轰轰烈烈的民族抗日和解放战争,被迫孤独地寄居于遥远的苏联。
1951年回国,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等职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遭到迫害,1967年含冤自杀。
丁盛
1913年,生于江西省于都县。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7年3月,停职审查。
1982年7月,被令退出现役。10月,被开除党籍。
1999年9月25日,在广州逝世。去世后的称谓上,不能称“同志”,不能提及前任职务,不能称“红军战士”。
陈云开
陈云开(1912—1990),江西省泰和县人。
1952年12月,率16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16军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原拟授中将军衔,后改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陈云开入党、任职和授衔诸项前均加了“曾”字,是因为陈云开在抗美援朝期间同16军军长尹先炳一样犯有作风问题,仿效苏联军队,配女秘书并有非正常男女关系,影响恶劣,受到过处理,但从未公布过具体内容。
王云霖
王云霖(1910-1993),湖南省衡阳市人。1926年参加北代军。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医院院长、晋冀鲁豫边区总卫生部部长、模范医院院长、纵队卫生部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阶级划分年代,因爱上不该爱的女人,受到组织处理,开除党籍,行政八级降为十三级。
聂鹤亭
聂鹤亭(1905-1971),安徽阜阳县人。
在《罗荣桓传》中有这么一段:“有一位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干部,历任重要职务,但在处理个人生活问题上屡有失当,进城以后,又犯有不服从组织分配的错误。罗荣桓曾经亲自找他谈话,批评了他的严重错误,严肃地警告他,如果不改,就要给他以严厉处分。但在评定他的军衔时,罗荣桓全面分析了这位干部的功过,还是主张授予他中将军衔”。
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被授予中将只有唐天际、彭明治、聂鹤亭、赵镕、谭甫仁、谭家述等六人。
其中聂鹤亭的中将军衔是在1956年1月25日补授的,距55年9月28日我军第一次授衔仅4个月。
那么谁是这位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干部呢?他就是开国中将聂鹤亭!!!
尹先炳
1915—1983,湖北省汉川县羊占口村人;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参谋长潘焱)第2旅旅长(政治委员戴润生,副旅长郑统一,参谋长王晓),第1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2月19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6军军长(王辉球任政治委员,杨俊生任参谋长,吴实任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平汉、陇海、定陶、豫北、鲁西南、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
1952年12月,率16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16军军长。第16军,是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原拟授中将军衔,后因个人问题改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据称,尹先炳后在非正式场合从来不穿军装。
毛主席曾说:按你战功可授中将军衔,玩一次女人,减一颗豆;玩二次女人,再减一颗豆。批评的就是这位。
宁贤文
1913年生,湖北大悟县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东北解放战争中,120师师长宁贤文,与118师师长邓岳、119师师长徐国夫,号称“40军三大金刚”,敌军则称他们是“40军的三大活阎王”。
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时,据传,自导著名的“自伤事件”。“听说宁贤文自伤,韩先楚,先是不大相信。查实后,他铁青着脸,一声不吭。
55年,本应授予少将的他,授大校军衔。但62年又获晋升少将。
60年代初,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处理。
著名作家张正隆有如下文字:“他们也勇敢过、英雄过,不然就不会走上这样的领导岗位。只是最后一战了,他们那伤痕累累的身上,不想再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度过的时间太久了,在和平的曙光已经开始照燿世界的时候,更渴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了。他们依然一身戎装,今后也可能长期生活在军中,但他们也开始并渴求一种更多的人的属性。而非军人的特征了。本来嘛,军人也是人,而且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军人。
他们的故事太长,也较隐秘,博友们不妨在网上去百度一下他们的故事,在此不浪费篇幅。
让我们也为他们致敬,行军礼,并叹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