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焦点访谈记者“随机”采访“大学生”高也】
先通过网络了解一下“高也”。
高也本来只是个人名,可是一夜之间就通过网络变身“名人”。因为在“焦点访谈”里扮演了一个相当于“路人”的角色,高也一不留神成了又一个“很黄很暴力”模式的牺牲品。节目中,“大学生高也”接受采访时痛斥了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说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但随后有网友发现,这位“大学生”就在央视工作,一时间“《焦点访谈》造假、采访内部员工”之类的帖子传遍网络。
当初,控诉互联网“很黄很暴力”的那个张姓小学生,毕竟还是含苞的花骨朵,所以大家的攻击火力一般会朝向肇事者中央电视台,而不是小姑娘本人。但这次高也的待遇就没那么优厚了。仅仅两天,“互动百科”上就已经出现了相对完善的“高也”词条。该词条是这样介绍“高也”的:
高也,是2009年6月18日被《焦点访谈》采访的大学生。在当日节目中,谷歌中国被曝光,涉嫌传播色情信息。高也在镜头前讲的一番话,受到了观众的唏嘘,遭人肉搜索,被网名们称作“纯情的大学生”,也有网友称高也系央视实习记者。
最后一句“也有网友称高也系央视实习记者”,现在已经得到了确认。网友人肉搜索出来的高也真实身份让“焦点访谈”很尴尬。面对网络上暴风骤雨般的质疑、奚落和嘲讽、谩骂,倍感无奈的高也在百度“高也吧”(已被关闭)里做了一个声明,里面有一句“记者让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啦”,一时又成为经典台词。
高也“同学”挨批,没什么冤枉的,即便有委屈,那也是他自找的,毕竟他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我辨别和选择立场的能力,怎么能“记者让我怎么说就怎么说呢”?不过,我并没有任何要谴责或者同情高也的企图,我从“高也门”一打开的那一瞬间,所厌恶的就只有CCTV,高也是谁,我并不认识,也不打算再追问,毕竟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深究作为工具的业余演员高也,于事无补——真正要被拷问的,是《焦点访谈》节目组和CCTV,以及他们的大老板。
央视的节目造假是有累累前科的——《新闻联播》在报道高考消息时就传出过造假丑闻,在网民们沸沸扬扬的声讨声中,央视不得不以文本的方式公开向观众道歉,荒唐的是,其道歉信的落款竟然提前了整整一年,足可见得央视的职员有多么的不严肃。案例绝不止这两个,这种自抽耳光的闹剧有多少,用那个“黄色的谷歌”搜索一下“央视造假”的关键词,搜索结果是7位数上百万!这个庞大的数字虽然并不代表央视造了一百万次假,但足可印证央视造假的行径具有多么巨大广泛的影响。
央视造假的背后,绝不仅仅是一个“电视台”的企业精神或职业操守问题。前不久,许多人敬爱着的那位赵老师在谈论“新闻联播准备变脸”的消息时就正确地表达过:央视不是“中央电视台的”,而是党的喉舌机构。所以,央视造假的意义,就非同儿戏,尤其是习惯性造假的行为,对广大爱党爱国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以及起到了非常危险的榜样作用。
为什么要造假?不造假真的会死?在不排除这种可能的前提下,我们来看看它的另一种“迫不得已”——像不少人已经看到的那样:央视造假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他们一贯奉行的“观念先行”的新闻模式,也就是先确定下要宣传的口径,然后再去找素材,拿新闻写议论文,实在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苦于找不到现成的资料,就只好求助于影视编剧了。这样制造出来的新闻,当然撞上一两句真话的几率也有,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玩儿悬,尤其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像“高也门”这样的新闻不被揭穿的可能几乎为零,毕竟高也不是打小就被央视收养的孤儿,您怎么保证那些认识高也的人都觉悟特高地保持和CCTV步调一致呢?这不,最终还是有人嘴巴不严实吧,让高也丢人现眼还无所谓,坏了咱的大事可就不美好了。
横插一句:为什么我说“高也门”和高也无关?因为没有高也,造假上瘾的央视还会找到张也、李也或者什么也的来串戏。高也只是个用完就扔的一次性工具,罪与责都不在他,操盘手是央视。高也要承担的,只有一个有良知的成年人应有的惭愧。
只是不知道央视这一次会不会再写封道歉信,这信怎么写呢?我挺替央视发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