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力行”,源于孔子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最早见于《礼记•中庸》。此语揭示了“好学”、“力行”与“知耻”三者的辩证关系。
看《论语》,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告诉人们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第一是“仁者不忧”。仁者,心存他人,放得下,因而不忧;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
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
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真正要做一个勇者,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孔子这里强调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勇者。
这三条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之后,孟子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