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景,名连誉,又名广施,安溪县西坪乡尧阳村人,生于光绪二年(1876)。淑景自幼聪明颖异,曾受学于泉州进士黄抟扶,学有渊源,工文善诗。
民国10年(1921),淑景在厦门开禾路(竹树脚)创设尧阳茶行,其茶叶在漳泉各县和台湾、上海、海南等地销售外,还销至槟榔屿、吉隆坡、新加坡以及印尼吧城、井里汶、三宝垅、泗水、棉兰和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埠,成为著名茶商。
淑景为人慷慨,对国民革命,出钱出力,有过贡献。对地方公益事业亦有建树,曾任安溪县崇信里里长,厦门安溪同乡会、王氏宗亲会理事。曾参与发起创办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并任董事、监事。
民国24年(1935)8月15日,淑景逝于厦门,归葬安溪尧阳。
淑景所创茶行,由其子继承经营,民国26年在香港开设尧阳茶行香港分行。
鸦片战争前,安溪茶商王择臣,跨海赴台,在鹿港卖起安溪铁观音,店铺取名“峣阳”。今日的鹿港文武庙,仍留有当时王家捐赠的一根柱子。
清末,王家第二代回安溪开设峣阳茶场。第三代王淑景,虽是进士,却弃官从商,于1920年,来到舟船云集的厦门商港,创设“峣阳茶行”。随后,战火持续,峣阳茶行因地处通商港位置,贸易额大增。抗战时期,峣阳茶行繁衍至香港,后又由香港延伸至台湾。
王端铠是在台湾出生的,他是王家第六代。(香港王灿云经营)
战争年代,香港王家茶行的艰辛,王端铠耳熟能详,“那个年代,人们饭都吃不饱,何况是喝茶!”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茶行举步维艰,“全家20余口,只能住在茶楼上临时搭盖的小阁楼!”
父亲逃难般,从香港到台湾,开始专攻东南亚市场。凭着厦门峣阳在东南亚打下的坚实基础,台湾峣阳进入最风光的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茶王”,“钱都是那时候赚的,小学四年级时,家里已经开进口雪佛兰,请司机和佣人了”!
在那个两岸隔绝的年代,普通茶商那里,剪不断的同乡情谊,让峣阳的茶生意一路顺水顺舟。
两岸茶生意 一衣带水情
在厦门开禾路上,仍完整保留着峣阳茶楼。茶楼昂然屹立于一片老旧房屋间,历经晨钟暮鼓,依稀诉说着往日的荣景。
这栋茶楼,是十九世纪初厦门最高的建筑之一,顶楼有两个八角亭,可直接眺望厦门港。据说,当时茶行的门面还经过油漆打磨处理,亮得可当做镜子使用。那番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景象,宛若穿越时空,停留在茶楼依旧绚烂的彩色玻璃门窗上。
据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认定,延续至今的峣阳茶行,是两岸历史最悠久的茶行之一。
据说,厦门峣阳茶行的生意兴隆,全仰仗王淑景的为人敦厚。当年,他经常为往返南洋谋生的安溪乡亲提供免费食宿。茶行成了安溪人在厦门待船的落脚点。那个风云飘摇的年代,王淑景究竟接待了多少乡亲,早就无记载了,王端铠只是依稀记得长辈说至少持续了十来年。
后来,茶行长期亏损,友人撤资,但因王家人乐善好施,乡亲同意继续以地名为店号。由此,奠下峣阳铁观音在东南亚华侨中的声誉。
王端铠记得,早年在台湾,他时常会接待许多东南亚来的长辈。华侨们的奋斗故事,总以艰辛为开始,以对曾祖父的感激为结尾,这让王端铠点滴在心。
为了让这个百年茶行焕然一新,在王端铠的主导下,“以精品概念卖茶”的峣阳,放下身段,开始时尚探索。由峣阳首创,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茶叶完美融合,在台湾市场上,陆续推出齐白石画作包装精品,以及结合传统山水画为包装图案,制作出“春夏秋冬”四季袋泡茶。“中国风”的创意,融合中西各类茶品,引入现代科技改革传统外包装,峣阳独家新茶一经推出,即获市场认可。
如今,“峣阳”已成为台湾人赠客的贵重礼品。在台北举行的第二次“陈江会”上,江丙坤就曾以此茶送给陈云林。虽然,王端铠知道大陆也产好茶,但他还是告诉自己,峣阳与台湾茶的下一个成长市场,会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