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氏孤儿”的戏已经演了很多了,现在又排了电影。其实,《红楼梦》里也有这个戏,当时名字叫“八义记”,把帮助赵氏孤儿的几个家仆和朝廷卿大夫都算进去了,凑了八个——八个义士,这样固然就很美满了,就像凑人的罪状总要凑够十个似的。
不过,八义虽然满义,这里边的一“恶”,也就是屠岸贾,却是满蹊跷。实际上,可能并没有这个恶人。
所有这些戏曲啊,电影啊,都是根据司马迁的史书来,史书中是这么说的:
从前,赵盾在晋国很有权位,把当时荒唐的昏君晋灵公给杀了(准确地说,是赵盾的堂弟赵穿就把国君杀了,但责任应该由赵盾来背)。因为赵盾是个有权力而且忠心耿耿的人——类似诸葛亮,所以晋国人也并没有计较他的弑君罪恶,赵盾的儿子和弟弟们照样在晋国当卿这样的大官。
到了下两代的晋景公的时候,晋灵公的一个宠臣要向赵盾的儿子弟弟们发难了(赵盾当时已经死了)。这个宠臣就是屠岸贾,他从前受晋灵公宠爱,现在发誓要给晋灵公报仇(这倒也是够格当一个“义士”的)。
屠岸贾当时当了司寇,于是翻出“赵盾轼其君”的历史遗留问题,遍告晋国诸将,说:“赵盾弑君,子孙在朝,这还成个体统吗?你们跟着我一起杀灭了他们。”
于是屠岸贾也不请示当朝国君晋景公,带着诸将们,以及诸将的兵甲,去攻赵氏各家,杀了赵盾的儿子赵朔,以及赵盾的三个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把他们全部灭族。
那赵朔(也就是赵氏孤儿的爸爸),事先听说了这一消息,人家还劝他逃跑(一个卿叫韩厥的来劝的,这也是“八义”之一吧),但是赵朔却不肯逃跑,于是,也全家被灭族了。
赵朔被干掉了,他的媳妇怀着孕(她是晋景公的姐姐,被称作赵庄姬),跑到晋景公的宫院里,藏了下来。不久生下了儿子赵武(即赵氏孤儿)。屠岸贾听说了,就跑进宫里来搜查,最后赵妈妈急中生智,把儿子藏在她裤子里,侥幸逃脱了搜查。
于是,赵家的两个忠义门客出来了,一个叫杵臼,一个叫程婴,他俩说:“这次搜查不果,下次保不齐还要来搜查。”于是,俩人找了一个别人家的婴儿,给穿上富贵人家的襁褓,给带着,送到山里藏起来。
程婴则跑回来,对诸将说:“谁给我一千斤金子啊,我知道赵氏孤儿藏哪儿了!”
诸将都乐了,答应了他,于是带着兵,由程婴领着,跑进山里,见到杵臼正抱着这孩子呢,于是杀了杵臼和这假孩子。遂不再追杀和搜查真的赵氏孤儿了。
真孩子,大名赵武——赵家最后这点儿骨血,由程婴想办法给弄出了宫院,一起藏到山里,抚养成人。赵武长大之后,程婴也不想活了,就自杀了,去天堂追随他的老哥们杵臼去了。最后,这个故事也就完了。
但是,司马迁的这个故事中,有五六个重大的疑点:
第一,司马迁说,屠岸贾在未经向晋景公汇报的情况下,就带领了几家诸将,去攻杀赵氏。“屠岸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那么,屠岸贾未经国君允许,敢这么做吗?这不是叛乱吗?即便敢,他有没有能力竟然攻灭赵同、赵括、赵婴齐、赵朔四家晋国之卿。而且,赵婴齐当时实际已经不在晋国了。
第二,韩厥事先得到消息,劝赵朔逃跑,赵朔不跑,宁可等死。如果是国君来杀,他为了表示忠贞,当然要不跑。但这里是屠岸贾要来杀赵朔家,而且未经请示国君,并不是国君要杀,他何以不跑呢?
第三,屠岸贾既然要给晋灵公报仇,而赵穿实际是杀晋灵公的直接凶手,为什么他却没有屠杀赵穿家族。赵穿的儿子赵旃当时也是卿,安然无事,直到孙子赵午都是晋国大夫。
第四,赵庄姬在晋景公宫中生下婴儿,屠岸贾居然敢冲进宫中去搜捕。
第五,程婴跑去举报,带着诸将跑到山里,随便指着一个叫杵臼的人,说他怀里抱着的就是赵武,你们快杀了吧,并且,你们还给我一千金作为赏赐吧。诸将就信这是真赵武?随后屠岸贾也信这是真赵武?
第六,程婴干吗不把假婴儿放在赵庄姬的居宫中,然后带屠岸贾来,说这是赵武,你快杀了吧。这样是不是还更可信一些,而且还可以免得他的老哥们杵臼一死。
所以,这个故事是彻头彻尾不可信的。
《左传》上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版本。而《左传》是比司马迁的《史记》更早的书,《左传》上说,赵盾的仨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作为卿,都比较霸道,跟晋国各家卿关系不好,而且也族大逼君。刚好,赵婴齐又给赵盾的儿子赵朔的媳妇(即赵庄姬私通),事败后,被他的俩哥哥赵同、赵括给驱逐了,跑去了齐国。
赵庄姬因为没了老情人,分外愤怒,就恨了大叔二叔赵同、赵括俩人。于是向他弟弟晋景公告状,诬告说“赵同、赵括”要谋反。
晋景公本来就忌惮赵家,于是,与众卿联手,发出各家甲士,把赵同、赵括都给灭族了。
至于赵庄姬和赵朔生的儿子——赵武,则被妈妈带着,去到晋景公的宫里生活。随后,晋景公叫他继承赵家的掌门人地位,成了赵家的主子,随后慢慢由大夫做到了卿,乃至晋国未来的执政官。
所以,从恶毒的角度来分析,是赵庄姬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赵武,取代大叔二叔,成为赵家的掌门人,故意诬告害死了俩叔叔,从而独掌了赵氏家族。至于屠岸贾,则《左传》中根本没有这个人。
而赵朔,即赵武的爸爸,则在此事件过程中,一直没有提到他。大约此前就已经死了——所以,他三叔赵婴齐才跟他老婆私通吧。
司马迁因为下边被那谁给祸害了,特可怜,总恨着没人给自己报仇,于是,对于杵臼、程婴这样的义士的传说,就特别的感动。于是,也没怎么多讲究,就写在自己的史书里了。但是,像是我这样的人,总是绝对不信他这个屠岸贾和杵臼、程婴的故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不要信一些成名人物的话。这些成名的人物,或者成功人士,或者政治明星,在回忆起自己的祖宗的时候,有时候会故意编造一些对祖宗有利的美丽故事。赵武家族后来因为最终成了战国七雄中的赵国的祖先,所以当权的赵国人,就不由自主把祖宗是怎么当上赵家掌门人的故事,给修改和美化了。司马迁作为记者也没多研究,就给报道出去了。
既然可以美化祖宗,也可以美化自己。
所以,我们对于持有舆论力量者的话,总要慎重和谨慎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