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6:52:27分享人:夜太凉来源:互联网2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612201.html?si=1
1.语言流畅,
2.备课充分,心中有书;脑中有序;眼中有人,
3.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多多互动(比如多向学生提问,,学生能踊跃回答问题),
4.教学结构合理,一般是:复习--导入新课---教授新课(注意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能让学生好好的享受这堂课,能在玩中学习到知识。
http://hi.baidu.com/%C2%ED%BC%D2%D6%D0%D1%A7%B3%BF%EA%D8/blog/item/18d26b0e663f34ef37d122ad.html
(-)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学习
1.学生主动参与2.合作学习3.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4.鼓励创新
(四)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1.课堂驾驭能力2.实践操作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
http://hi.baidu.com/lhszjkc/blog/item/e2f90a03aa255e8dd43f7c0e.html
一堂好课的标准叶澜教授在他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如下表为某校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教师 | 1.教学目标、明确,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 | | | | | 2.对教材把握准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 | | | | | 3.教学程序和导学问题具有启发、创新性,注重思维训练。 | | | | | | 4.遵循学科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 | | | | | | 5.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 | | | | | | 6.关注全体学生,对学生发言认真倾听、及时反馈、积极强化。 | | | | | | 7.把握各种课堂反应,果断、恰当应变,体现教学机智。 | | | | | | 8.高效利用教学资源(时间、设备、教材、现代教学技术) | | | | | | 9.学科知识准确、广博,专业技能熟悉。 | | | | | | 10.教学语言规范、有美感;教态亲切、自然;字迹规范。 | | | | | | 学生 | 11.全体学生注意力集中,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 | | | | | 12.课前有预习,基本完成预习任务。 | | | | | | 13.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 | | | | | 14.掌握和运用学科学习方法,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 | | | | | 15.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能够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 | | | | | | 16.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 | | | | | | 1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边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 | | | | | | 18.课堂上有积极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气氛。 | | | | | | 19.不同程度的学生各尽所能,分别得到收获和发展。 | | | | | | 20.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解决了应该解决问题。 | | | | | | 总评分数 | | 总体评价 | 好 | 中 | 差 | | | | | | | | | | | | |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