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湘军曾国荃部攻克南京,历时十四年,祸乱十八省的发匪被平定,曾国藩以及他的湘军建立不世功勋。胜利了,一个很急切的问题摆在了曾国藩的面前,未来他怎么和清朝朝廷相处。在攻克南京前,清廷授予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的全权,曾国藩的湘军控制着皖浙苏赣等江南富庶之地,并且与外国势力有密切联系,湘军是百战余兵,人群十余万,战力和装备远在绿营和八旗之上。而且清廷刚刚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京都陷落,两宫上台打掉了肃顺为首的辅政大臣集团,朝内虽有恭王奕xin,但是整体情况并不是很好。如果此时曾国藩能振臂一呼,以其在朝野的威望很有可能黄袍加身,取清廷而代之。不仅我今天这么想,就连曾身边的谋士幕僚也有此类想法,王闿运就劝曾国藩自立。这是有两条路摆在曾的面前,第一,就是自立。第二就是撤兵解甲,做清王朝的忠臣。选择第二条路风险也很大,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曾的不世之功可能会招致清廷的猜忌,轻则罢官消爵,重则性命不保,韩信就是前车之鉴。
面对王闿运的建议,曾没有像以往一样言辞谢绝,而是静思了一夜。最后写了“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对联作为表白。这副对联是集句联,前句“倚天照海花无数”出自苏轼的: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后句出自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这副对联是表现了曾的人生境界,高大而单薄,于功名富贵如浮云,内圣而外王。
当然曾的这番选择,也确实很明智,我想如果曾当年选择自立,其未必会成功,理由有四:
第一,湘军高层未必会支持。湘军起事是以保卫名教的口号组织起来,全军被儒家思想武装,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大多是知识分子,这些人受儒家忠君思想的武装,可以跟着曾国藩去灭发匪,但是不见得会跟着他去造反。
第二,李鸿章、左宗棠对于曾国藩的制约。李和左虽然都是曾国藩扶植起来的,但是与曾都不是完全一条心。李当时已经另立门户淮军,淮军拥兵八万,实力完全不弱于湘军集团;左因为在性格和处事等方面以曾的差异已经产生嫌隙,事实也证明没有久二人就翻脸了。所以这两个人绝对不会支持曾国藩自立,那么这对于曾就是最大的制约。
第三,清廷与英法达成了《北京条约》。英法的既得利益已经得到了清廷的承认,两宫上台后支持恭王奕开始了中枢的洋务运动。外国势力未必会支持曾国藩。
第四,经历了十四年的发匪之乱,江南人口锐减,据估计应该死亡人数在6千万左右,整个国家人心思定,如果此刻起事,势必冒天下之大韪,曾国藩何等聪明,怎么会这么做。
因此曾选择了放弃兵权,换取清廷信任的策略。曾裁撤湘军,清廷宣布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咸丰皇帝曾经表示,谁能攻下南京就封王,但是清廷只封曾国藩一等侯爵也算是失约。同治十一年,曾国藩病逝,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曾国藩最后结局好也算好,毕竟得到善终,家中后代官宦不绝,然而清廷对于大功臣的猜忌也是真的,这也为清廷自己种下恶果。于是辛亥革命来了,清廷就再也没有曾国藩,大家都去做了袁世凯了。
这是原创哦,转载要注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