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了条本地微博,说家乡信宜的人们口中所说的“偷盐蛇”是壁虎。微博一出,引来许多家乡网友争相吐槽,他们都认为“偷盐蛇”不是壁虎,“偷盐蛇”就是“偷盐蛇”,壁虎就是壁虎,希望发博者不要迷惑大众。本人一看觉得其中大有来头,于是上网搜了一搜,网上如是说,“你搜的是不是盐蛇”,把搜索结果打开一看,“盐蛇”,【异名】马鬣蛇,午时逢...【来源】为鬣蜥科动物马鬣蛇出去内脏所得...我一看,这不是鬣蜥科动物吗?壁虎是壁虎科的,一对比,哦,原来不是同一种动物。于是发博澄清。网友@小字组思说,我们讨论的不是生物学方面的学名,而是讨论所指定的物种——“偷盐蛇”是什么。于是再查查,才知道其实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
偷盐蛇、盐蛇、壁虎
先说说“偷盐蛇”吧!个人看法,“偷盐蛇”是盐蛇。根据《广东俗语考》记载:“盐蛇,此蛇好食盐,故曰盐蛇。”那为什么盐蛇好端端的多了个“偷”呢?个人看法,“偷”字可能是家乡本地人赋予盐蛇的形容,是对盐蛇的一种评价。民间有个讲法,家中有经验的主妇总会千叮万嘱家里人“屋企嘅盐缸一定要用盖盖紧,如果被四脚蛇lan过噶话昵盐噶味道就冇咁好喋!”话中“四脚蛇”正指“偷盐蛇”。不同的地方对盐蛇的定名都不同,粤(除粤西)民就称之为“盐蛇”,不加任何修饰;粤西称之“偷盐蛇”;海南有称之“lem2(乡语:舔)盐蛇”;云浮有称之“抖檐蛇、檐蛇”(意指可在墙壁随意活动),等。那么盐蛇的正名是?虽然各地命名不同,但是这些地方的人都说:“‘偷盐蛇’其实是壁虎啊!”个人看法,盐蛇是壁虎。为什么是壁虎?别人说可能会坑,但是这本书就一定不会坑。据《广东俗语考(释动物)》记载:“壁虎——盐蛇,此蛇好食盐,故曰盐蛇。四足,惯缘壁上。”信宜人所说的“偷盐蛇”是壁虎,这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再说说壁虎。
壁虎,又称守宫。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对人无害,但叫声扰人。为小型爬虫类,多属夜行性。皮肤柔软,体肥短,头大,四肢软弱且常具趾垫。大部分体长3~15公分(1.2~6吋,包括占总长之半的尾)。能适应由沙漠至丛林的不同栖息地;许多种常到人的住所活动,并多以昆虫为食。平均寿命5--10年。多数壁虎具适合攀爬的足;足趾长而平,趾上肉垫覆有小盘;盘上依序被有微小的毛状突起,末端叉状。这些肉眼看不到的钩可黏附于不规则小平面,使壁虎能攀爬极平滑与垂直的面,甚至越过光滑的天花板。大家请看图,综合常识,图中的“偷盐蛇”是不是符合以上说法呢?!
偷盐蛇(盐蛇)
偷盐蛇、变色树蜥、石龙子
为什么会有“壁虎就是壁虎,偷盐蛇就是偷盐蛇的说法呢”?个人看法,一、错认;二、传言交叉;三、网上误导。
其实好多不认识蜥蜴目动物的人都容易把壁虎跟其他同目生物所混淆,在信宜就有人常把壁虎跟以下两种同目生物混淆,分别是马鬣蜥和石龙子。
先讲变色树蜥,就是大家常见的“利头马”,又叫“雷公蜥”、“雷公蛇”(以被该动物咬住天不打雷不放开而得名),蜥蜴亚目,鬣蜥科,头较大,吻端钝圆,吻棱明显,眼硷发达。鼓膜裸露,无肩褶。体背鳞片具棱呈复瓦状排列,背鳞尖向後,背正中有一列侧扁而直立的鬣鳞。四肢发达,前後肢有五指、趾,均具爪。身长80-90毫米,尾长约为身长的3倍。体浅灰棕色,背面有5-6条黑棕横斑;尾具深浅相间的环纹;眼四周有辐射状黑纹。喉囊明显。生殖季节雄性头部甚至背面为红色。体色可随环境而变。分布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偷盐蛇”是没有眼帘的,其脚趾趾端扩展具趾垫以黏附墙壁,尾长与体长相若;再看“雷公蛇”,有眼帘,脚趾具爪,尾长占全长三分之二,且一只正常的“雷公蛇”总长与“偷盐蛇”的相比可以倍计,足以证明雷公蛇不是“偷盐蛇”。
变色树蜥
再讲“石龙子”,即是我们所说的“肥妹”、“山龙子”、“婆蛇”。蜥蜴目,石龙子亚目,全长约21厘米,通身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原鳞,鳞片下方均承以源于真皮的骨板,鳞片质薄,光滑,鳞列24~26行。吻端圆凸,鼻孔1对,鼻后鳞缺如;眼较小,有活动的眼睑;瞳孔圆形。鼓膜深陷或被鳞,眼分列于头部两侧,眼间距宽;舌较长而扁,前端微缺,被鳞状乳突。侧生齿,尖状或钩状,齿冠侧扁或圆形。有颞弓及眶弓,但不发达。尾较粗,横切面圆形,易断,并能再生。四肢发达,五趾,具勾爪,尾长且渐尖。对比“偷盐蛇”讲,石龙子鳞片质薄,身体光滑,而且四肢强壮有力,趾具勾爪;而“偷盐蛇”身体粗糙,手摸有凹凸感,四肢柔软无力,靠趾垫粘附攀爬。再者石龙子以洞居为主,所以也就证明石龙子非“偷盐蛇”之说。
石龙子
所谓的传言交叉,跟以讹传讹差不多,就比喻有些不知道的人见到有条石龙子在草丛中钻过,然后就说是“偷盐蛇”,传出去就达到这样的效果了。因此好多人要么把“肥妹”错认是“偷盐蛇”,要么就说“利头马”就是“偷盐蛇”,如是说。
最后就说网上误导,好多人遇到问题,用电脑打开的无疑首先是百度引擎。好多人包括我上网查到“盐蛇”是鬣蜥科动物一说,于是就说“偷盐蛇”不是壁虎。其实认真辨认就知道,网上所说的“盐蛇”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雷公蜥”,即不打雷咬不放口的那只动物,再猛戳再看,其实还真的是。但是为什么要说的是【盐蛇】?大家注意把全文看完,其实他说的是出自《陆川本草》的一种药名,药名有时候跟动物命名不同。如我们有些本土居民又称石龙子为“地龙”,“守宫”,但是到了药房,“地龙”也就成了蚯蚓,“守宫砂”的药引就变成了壁虎,所以这种“公式代入法”是不科学的。加上“雷公蛇”要被剖开肚子去尽内脏方能称为“盐蛇”。综上,网上“盐蛇”非我们所说的“偷盐蛇”。
个人错认,传闻误导,网络误导,于是给“偷盐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也没必要如此纠结。“偷盐蛇”就是壁虎,“偷”只是它的习性,因为“好食盐”才称之盐蛇,出自《广东俗语考(释动物)》。如果大家还是有怀疑,可以按我上面所说去给家中的“偷盐蛇”辨个真假,或者问问专业人士,我想他们的答案无疑都是壁虎。最后,还有一点,不要以“五毒”去否定壁虎,因为是药三分毒,毒可入药也可以是药。
综上,偷盐蛇就是壁虎。
以上是个人最新见解,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补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