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的含义 同感的意思

词语的发展有其社会属性,“约定俗成”就是一个这样的规则,也讲究通用性。
根据科学的词频统计和社会调查,选取公众目前普遍使用的词形作为推荐词形。把通用性原则作为整理异形词的首要原则,这是由语言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据多方考察,90%以上的常见异形词在使用中词频逐渐出现显著性差异,符合通用性原则的词形绝大多数与理据性等原则是一致的。即使少数词频高的词形与语源或理据不完全一致,但一旦约定俗成,也应尊重社会的选择。如“毕恭毕敬24——必恭必敬0”(数字表示词频,下同),从源头来看,“必恭必敬”出现较早,但此成语在流传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由“必定恭敬”演变为“十分恭敬”,理据也有了不同。从目前的使用频率看,“毕恭毕敬”通用性强,故以“毕恭毕敬”为推荐词形。
感同身受的含义 同感的意思
释 义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最新解释: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这一成语在使用时极容易出错,往往误用为“如同自身感受到的一样”,没有注意到本成语的“感”(感激义),所以它应该用于“代人感谢另外一个的恩惠”。但现在生活中误用太多,词典改版时收录新语意,即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示 例1:孩子年纪还小,远离家门去北京读书,承蒙周老师悉心照顾,在此作为孩子的爸爸,我感同身受。
示 例2:读完这篇小说,我被这其中的人物命运深深的震撼了,旧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让我感同身受啊。
示 例3:此时,被压迫妇女的悲惨遭遇,使赵盼儿感同身受。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六编)

年度误用词之“感同身受”:
汶川地震以来,各电视媒体流行这样一个词:“感同身受”,起初以为是部分台湾同胞拽词未遂,后发现中央台的播报员也有时用此词,实在有澄清之必要。
感同身受在词典中只有一种意思,即:“感激之情如同亲身受恩惠一样;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能亲身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由此来看,对灾区人民感同身受一句显然有问题。首先不可能是感谢灾区人民,第二,地震也必不是众人碰巧同时垛了一下脚造成的,故也谈不上给人带来麻烦。说新闻工作者对赈灾人员感同身受才更妥当。
这种成语一类不能随便更改其意。

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大丑闻
想必大家都知道,最近,中国的记者们在介绍抗震救灾的时候,都经常“感同身受”这个词,例如“我们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却与灾区人民感同身受”。如果抛开其他因素来看,这些文章都是很感人的。问题就在于,它们都和一个大丑闻联系在一起!
“感同身受”到底是什么意思?“感”就是感激;“身”就是亲身。“感同身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这句话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虽然记者们经常说“灾难也是一笔财富”,但那毕竟是文学用语,浪漫主义色彩太强烈了。可以想像,房倒屋塌、家破人亡的灾民们,真的会对地震心存感激吗?
不光是记者,老百姓用错“感同身受”的事例更多。所以有些新出版的工具书把所谓的“新含义”也收录进去了。但我觉得这是以讹传讹。记者理应是世界上最严谨的人之一,不应该盲目跟随这种很不科学的说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5893.html

更多阅读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 风起青萍末

“风起青萍之末”的意思出自楚国宋玉的《风赋》宋玉在《风赋》中,与楚襄王谈论风的起末,宋玉说:“大王之风,庶人安得而共之!”,说大王之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而庶人

“首孝悌”的意思 弟子规首孝悌

“首孝悌”的意思来源:高天的日志天地有道为善(儒家称为“仁”)。善道之首为敬(重在发心,谦在敬中)。敬道之首为爱(重在行动,感恩、忏悔在其中)。爱道之首为孝(爱人从爱父母做起,亲仁亲师在其中,)。以此论,孝为善道之首。所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声明:《感同身受的含义 同感的意思》为网友心的憧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