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那“一声炮响”的神话传说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毛泽东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发表在1949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他所提的这一声炮响指的是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的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炮声,这一关键的炮声已经成为了十月革命的象征。苏联《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就这样写道:“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轰击的炮声,宣告了新纪元即伟大社会主义革命纪元的开始。”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静静停泊在涅瓦河岸畔尼古拉耶夫桥下,距离冬宫约一公里左右。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三大著名巡洋舰之一(另两艘是“瓦兰吉亚”号和“波将金”号),舰长124米,宽16.8米,这艘巡洋舰1900年5月下水,1903年编入俄国海军舰队战斗序列,1905年参加日俄战争,在对马海战中遭到日本重本重创,飘荡到菲律宾,于1906年返回到彼得堡北部喀琅施塔得港大修,随后参加一战,1916年底遍体鳞伤额阿芙乐尔号被拖进彼得堡的俄法工厂大修。
照片是日俄战争期间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布尔什维克早期的成分并不是工农大众,而是以反对一战的士兵为主体,决定发动武装夺权的时候,它并没有自己的军队,主要依靠的军事力量有三股:第一、各个工厂的工人赤卫队;第二、临时政府可能倒戈的卫戍部队;第三、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由于前两者不是十分靠谱,布尔什维克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动员水兵上。
缺少弹药的布尔什维克认为争取到这艘著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有助于其他军舰站到自己这一方来,但是昂视这艘船在大修,编制为600多人的战舰上实际上没多少人,弹药装备都不充足,根本不具备下水战斗的能力。但是船上有一个叫别雷舍夫的机械师,对布尔什维克表现得最为积极。1917年10月24日,在布尔什维克决定起义的前一天,彼得格勒工兵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波德沃伊斯基委托负责水兵工作的卢舍维奇代签任命别雷舍夫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委员,并命令他将军舰开到尼古拉大桥,恢复桥上被临时政府的士官生队伍切断的交通,保证赤卫队能通过。
别雷舍夫后来回忆,他是10月25日凌晨3时30分靠近的尼古拉大桥,守桥的士官生已经不见了,他也没有将船再靠近,再进大炮就打不到冬宫了,这艘战舰就一直停在那里。
问题是阿芙乐尔号舰上的电台在10月25日上午10时已经发表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声称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了,国家政权已经转移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后来布尔什维克编年就将1917年10月25日上午10时作为十月革命的成功之日。
但是历史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10月25日10时,革命不但没有成功,而且前途未卜。军事革命委员会集中起来的部队还在冬宫门外与宫内正在开会的临时政府部长们对峙呢。直到晚上6点30分,军事革命委员会才给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20分钟之内投降,否则就命令“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
从史实上看,“阿芙乐尔”号的炮击是军事威胁,而不是后来布尔什维克说的那样是总攻开始,临时政府并没有接受这个最后通牒,而是继续排兵布阵,晚上9点临时政府还向彼得格勒居民发出呼吁:“绝不屈服于炮击的威胁,只能把权力交给立宪会议。”于是,军事革命委员会下命令让彼得—保罗要塞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开炮。但是,根据历史资料,彼得-保罗要塞没有开炮,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只是发了一个空炮,这一炮只是号炮,因为当时彼得格勒居民每天正午12点要根据这一炮声对表,但是由于但是不是中午,炮发射不出来,当时安东诺夫回忆,在炮打不响的情况下他跑到冬宫外的作战指挥部,冬宫周围已经打起来,直到晚上10点多,阿芙乐尔号才打出了这一发空炮。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很明确:第一、阿芙乐尔号开的是空炮,并且炮声只是用于威胁,而不是总攻;第二、开炮威胁时当时布尔什维克负责具体行动的领导人决定的,并不是苏共党中央作出的“开辟新纪元”的重大举措;第三,实际攻打冬宫过程中是水兵、赤卫队先动手了,而后才有炮声,第四、攻打冬宫只是一场和平的逼宫,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战斗,即使是真的战争,在当时情况下,一声炮响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第五、开炮只是一个孤立行动,实际上当时阿芙乐尔号已经失去了和指挥部之间的联系,更不意味着十月革命的最后胜利,因为临时政府的部长们是在空炮打出的四个多小时之后才被捕的。
耐心寻味的还有的一点,在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资产阶级的各大报刊强烈谴责布尔什维克居然用大炮宏达这座具有历史意义,里面有着无数文物和珍宝的宫殿,为此,别雷舍夫还率领舰上的官兵写信给《真理报》,在1917年10月27日全信发表,向彼得格勒的全体公民保证开的是空炮,敌人在造谣,挑拨离间,如果真开炮冬宫和周围的建筑早就化身火海了。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不可能作为攻打冬宫的总信号,还有另一个证明,就是当时攻打冬宫的指挥部,既不是在传说的斯莫尔尼宫,也不是在阿芙乐尔号,而是在冬宫正对面,涅瓦河另一侧的彼得-保罗要塞。总信号当时是由这个要塞来发出,但是大炮出故障没发出来,后来改为挂红灯,但是红灯又因为太小没被大家看到,夺取冬宫实际上是在没有总攻信号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传说是如何被歪曲塑造出来的呢?斯大林时期开始美化宣传这一炮声,他强调的是两个重点,第一、这一总攻的炮声是“列宁和他的亲密战友斯大林”一同策划的;第二、这一炮声不但摧毁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且震撼了世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苏联著名漫画家库克雷尼克赛油画《“阿芙乐尔”的炮声》
实际上在列宁关于十月革命胜利的讲话里没有一个字提到“阿芙乐尔”的炮声,所有参加过攻打冬宫的布尔什维克的回忆中也没有讲到过总攻信号是“阿芙乐尔”的炮声。20世纪20年代罗姆拍摄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将炮声与总攻联系到一起,最早的文字表达则是苏联二三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斯基的《联共(布)简史》写道炮声开辟新时代,后来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才将这一神话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中,“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这一寓意也很容易被象征化和符号化。
这艘战舰实际上在1917年根本不具备作战能力,因为在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他上面所有的设备都被拆下来卖给了伏尔加河航运公司,这艘战舰后来在整个二战期间都停泊在列宁格勒郊区的奥伦堡,没有参加过一次战斗。1948年苏联当局才想起它,在这一年11月7日把它永远的停泊在了涅瓦河上,炮口对着冬宫。在十月革命当天被任命为这艘战舰布尔什维克委员的别雷舍夫并没有和这艘战舰永垂不朽,因为除了伟大领袖,其他都是集体主义中的小人物,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很快就解散了原来旧的沙俄时代的海军,“阿芙乐尔”号的官兵被遣散,只留下40多人看守战舰,别雷舍夫本人被复员到了伊万诺福——沃兹涅先斯克省的一家工厂当工人,后来辗转回到彼得堡,1974年他在默默无闻中去世。
这就是被神话依旧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历史,无独有偶,一切读山寨苏联的中共,也将嘉兴那艘湖上的游船供奉起来,这种船的意向也有着历史某种暗合。
更多阅读
经典上古神话传说图释六 上古的神话传说
经典上古神话传说图释(六)虞舜孝行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
有关会宁的神话传说 有关眼睛的神话传说
有关会宁的神话传说地达包子名百里在今青江驿乡北端有一个小川,因座落在大山顶的东山脚下,故取名为大山川。这个地方在交通要道上,当时因为受西进闹店子贼人抢劫的影响,变成了商贾行人投宿打间的好去处。当地人趁着大好时机买起了油饼
最是那一悲凉的背影——说《剑桥风云》 剑桥风云高清迅雷下载
2003年BBC电视剧《剑桥风云》海报,上方有剧中与现实中四人的真实名字:Philby,Blunt, Burgess, Maclean.最近还在看剧集。BBC的剧集一口气又看了几部,看完后无论好与不好,都鲜有发言的,但今晚这一部,例外。今晚看完的是BBC在2003年的所拍
那一场“国王的演讲”——挺身而说公众演讲力培训课后感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ppt
叮咚,电梯门即将关闭的一刹那,挤进来一个男人。背带裤、白衬衫,头发梳得光亮而整齐,看起来很顺眼。“哇,你是谭校长吗?”,我正从裤兜里掏手机的动作被一句惊叹打断。“我前两天听了你的演讲,就是那场‘国王的演讲’,简直太棒了!”他的激动
大美青海 青海湖,恋着那一抹深邃的蓝 西宁到青海湖
循着一路的花香,走进明媚的青海湖,空气中弥漫着火一般的热情蓝天簇拥着白云,碧草点缀着繁花,不经意地,便与大块的白云撞了个满怀青海湖,就这样以它夏日特有的明媚、扑进了我的心怀七月的青海湖,清灵碧澈,静谧幽深,缱绻的湖面,偶尔还有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