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以有效地维持学生适宜行为,保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技能技巧。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快捷有效的处置方式,且采取的处置方式既不给学生以太大的压力,又不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课堂教学管理的功能
一、组织功能
这是课堂管理最基本的功能。课堂教学要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对教学设备、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这样,学生才能由分散的个体变成有效的学习集体,教材、教学设备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学活动才能系统、有序地进行。
二、促进功能
这一功能是指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课堂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合理需要,形成积极、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的释放,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由课堂管理对象的特点决定的。由于课堂是由人、物、信息、时间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就其中的主要因素下一人来说,几十、上百个学生在一起活动,没有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教学就无法进行。要发挥课堂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管理的协调功能。
四、维持功能
维持功能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较持久地维持课堂教学的基本秩序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类型
一、放任型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只顾讲课,不顾效果,放任自由。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也没有积极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表面上乐得自在,实际上求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产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在放任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很差。
二、独断型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一般。
三、民主型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积极、认真、宽严适度,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与指导,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都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亲又敬。在课堂教学上,师生的互动,有效交流得以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情感型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可达到不管而管的效应。他(她)们走进课堂时,目光中就闪烁着从内心流溢出的对学生的喜爱,教学时语言和表情是那么亲切,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常常从内心发出对学生的赞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也许在离下课不久,有个别学生不知不觉地搞起小动作,老师也许只是微微地“嗯”了一声。当这位学生注意到老师后,老师还是带着那种甜蜜的微笑,向那位学生眯眯眼睛,这时学生红着脸又专心上课了,直至下课。如果从教学的各种技术方面去分析,也许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然而,谁都会深深感到这节课还是存在着一种显著的特征,就是师生之间自始至终洋溢着那种温暖、亲切、喜爱、融洽的感情。从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人们都会想到:学生那么爱他们的老师,谁还会在课堂教学上有意去违犯纪律呢?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都具有深厚的感情,不仅促进了课堂管理,而且对教育教学具有强烈的推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五、理智型
运用这一管理方式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非常明确具体,对每一教学过程都安排得科学,严谨,有条不紊,并能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在什么时候讲述,什么时候板书,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时候练习等都安排得非常妥帖,一环紧扣一环。同时,善于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表情、态度、问答、练习),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掌握教学进程。总之,这种管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超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学生认真专注,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并敬佩自己的老师,课堂气氛显得较为庄重,严肃。
六、兴趣型
这是指教师运用高超的艺术化教学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并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高超的艺术化教学表现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从容的教态、精美的板书和多变的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教学内容鲜明、生动、有趣地表述出来,并能从审美角度对教学进行处理,使之具有美感,学生能在课中得到美的和娱乐性的享受。当教师开始上课时,往往采用新颖、别致而富有吸引力的“导语”、“故事”、“例子”等来开展教学,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而且表现在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有趣性上以及节奏感上,完全把学生吸引住,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影晌课堂教学管埋的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来自学生方面,有的来自教师方面,有的来自课堂学习环境及其他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上课风气
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较差的班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会感到吃力;而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较好的班级,教师会感到轻松愉快。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教师、班集体(包括班主任)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教师应配合班主任,采取有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课堂群体规范和风气,并利用这种风气规范全班的课堂活动。
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学生注意力、自制力、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积极手段。
3.学生的疲劳程度
注意力需要强有力的自我控制。课堂教学中学生长时间致力于思考,以及紧张的气氛,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注意力不稳定的原因与脑神经细胞的疲劳有关。学生疲劳时注意力不易集中,思想开小差,容易做小动作。因此,课堂管理应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并通过降低教学难度,穿插有益的活动等方式予以调节。
4.学生的自制力
学生的自制力主要是通过使学生自觉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集中和坚持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推进产生影响。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威信
赞可夫说:“如果没有威信,那就是说,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成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有威信的老师,可以用轻轻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使乱哄哄的课堂迅速安静下来;而威信不高的教师则很难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学识、能力水平和品行修养,以此树立威信,增强课堂教学管理的威信、影响力。
2.教师的语言、声调、动作、表情
语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直接作用。因此,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说话要清晰,准确,有力,鲜明,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声调的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节奏、停顿等)、动作和表情来组织教学。
3.教师注意的分配情况
课堂上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注意。教师的注意意味着发现了他们的光彩,意味着对他们的了解、重视、鼓励、关怀和喜爱。注意有时比表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对一个学生长期忽视,不予注意,就等于抹煞他的优点,以至否定他的存在。对性格活泼而又敏感的学生来说,尤其难以忍受。有时有些学生就不甘寂寞,因此而生出一个奇特的事故,通过捣乱把自己变成注意的中心。
4.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既关系到课堂秩序,又影响教师的教学威信,对教师以后课堂教学管理的效力产生连带影响。所以,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影响课堂教学管理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若缺乏机智,就会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中束手无策,甚至由于自己的简单化处理而事与愿违。
三、课堂的学习环境
安静优雅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另外,教室的色彩,直观教具的运用情况,教师的装束、言谈、举止,座位排列情况等,也是教室环境的一部分,对课堂管理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关研究表明,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前排、中间”座位区域的学生有以下特点:(1)对学习持积极的态度,并能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2)对教师有着较理想的口头、视线接触机会,能积极地进行课堂参与,因而成绩要高于“后排、两边”学生的成绩;(3)喜欢上课、学习兴趣浓厚、对教师友好。而坐在“后排、两边”的学生具有与上述学生相反的特点,即:(1)往往对学习持消极的态度,对学习缺乏信心;(2)与教师的口头、视线接触机会少,课堂上表现不活跃;(3)对学习兴趣不大。对此,教师应采取如下的管理对策:(1)对“后排及两边”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以消除自卑感,增强学习的信心;(2)定期调换座位,以免部分学生总是在不利于参与课堂活动的座位上听课,形成惰性心理定势;(3)课堂提问,巡视辅导,要以“后排和两边”座位上的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
四、其他方面
1.课堂的管理跨度
课堂管理的跨度即班级的学生规模。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教师管理上的难度越大。
2.课堂教学常规
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既是组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如∶开始上课,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致敬,教师要还礼;学生不准擅自离位,更不准说笑打逗,等等。这些常规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并为创造严肃、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情境奠定基础。
3.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隔膜乃至对立的师生情绪会成为课堂教学管理的严重障碍。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他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管理的各种规范,同时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直接指令
即教师通过明确的管理指令信息,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控制。这是常用而又易行的一种课堂管理方法,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请注意黑板”,“不要随便讲话”等。直接指令的使用要适度管用,否定的指令不宜过多,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二、间接暗示
即教师运用比较隐蔽的表达方式,传达课堂管理意图,让学生在某种暗示情境中,自动遵守课堂管理要求。这种方法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需要,又能做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比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说:“好,现在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有的同学还动笔圈点,已经进人了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样,那些本来认真看书的学生更加认真,一些不怎么认真的也自动端正了态度。运用间接暗示必须洞察课堂情境,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力求准确而巧妙,淡化管理的“痕迹”。
三、恰当评价
即教师根据课堂管理的现状,及时作出恰当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激起学生内在的进取热情。对学生的注意程度、守纪状况、作业优劣等都可以恰到好处地点评,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行评价,无论对全班、对小组或是对学生个体,都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的否定评价更要慎用,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而发生课堂管理的僵局。
四、体语控制
即教师通过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传达课堂管理信息,控制课堂。比如:适当走近分神的学生,用肯定的目光鼓励学生发言,用饱满严肃的态度影响同学们的情绪等,都是管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五、培养助手
利用助手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这样做,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任何教学活动,既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学生的真知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才能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富有成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强化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理解、信任的态度,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巧妙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在课堂进行管理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只有当管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时,教学才会由多元性、散漫性和随意性向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转化,教学才张弛有度,疏密有致,也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一、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发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类事件不同于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偶发事件的发生大多带来消极后果,因此,教师对任何大大小小的偶发事件都不容忽视或草率处理,妄下结论,消极应付,推卸责任,甚至不闻不问。教师应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热爱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稍纵即逝的苗头和线索,以满腔热情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消极等待,任事件自然发展,只能贻误教育的良机,甚至会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判断要正确,善于控制情绪,行动要谨慎,果断,切忌急躁,冲动,感情用事。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事情发生后不能大动肝火,丧失理智感或疯狂地谩骂,殴打学生,严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失去作为教师的道德,失去师生之间的友情。
(三)宽严适度,掌握分寸。任何措施和手段都应该宽严适度,有适当的分寸。因为任何方法措施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都有一个“度”,达不到这个“度”或超过了这个“度”,不但不会产生积极作用,还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在情感的流露、措施的宽严、批评语言的用词方面都要精心把握,尤其要把握好对学生惩罚的度,过“严”,“小题大做”,惩罚的结果让学生难以接受,还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惩罚过轻,对学生不能有所触动,叉起不到警示作用。因此,要对学生问题的性质、程度、是否重犯等作出区分,对故意惹事,影响极坏,又重复犯错者,应予以重罚;对无意行为,程度轻者,可轻罚。宽严失当,失去分寸,必然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四)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爱心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要求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催化剂,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求教师以爱心为行动准则,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第一,针对问题,不作人身攻击,也就是只对事,不对人,处罚坏行为本身不得造成人格伤害。第二,不因处理纪律问题而影响教学。必须很快平息事件,使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第三,只解决问题,不追究过失。应通过爱心培养爱心,不以责难、不当惩罚来追究过失。第四,为学生保留面子。顾及学生的自尊心,易收到正面教育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1.趁热加工法
“趁热加工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应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案例:一位语文教师刚刚跨进教室,发现学生都望着天花板,原来一条凳子上的坐垫挂在天花板露在外面的电灯线上。他正想发火,却转而镇静下来,灵机一动,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在黑板上写了《由坐垫飞到屋顶上谈起……》,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写出的作文真实生动。那位挂坐垫的同学,在作文中也承认了错误……
“趁热加工法”,往往能使偶发事件及时得到解决,并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深刻印象,对日后偶发事件的产生起了震慑作用。但是,这一方法往往会占用一部分教学时间,甚至被迫变更原有的教学计划,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暂时悬挂法
就是对教室里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态度,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是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较严重的违纪事件。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则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案例: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这位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大学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好,我们开始上课。”随着老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场“龙虎争斗”平息了下来,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纠纷。
3.巧用幽默法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让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教师为了继续教学过程,简单强制性地对其进行压制,那样只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化矛盾。同时,还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时,巧用幽默来处理偶发事件,发挥幽默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让教师从容地摆脱尴尬,而且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案例:一位物理教师在习题课上讲了这样一道题: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A重3N,B重5N,求B对地面的压力。因为A压在B上,对B产生一个压力,因此B对地面的压力F=3N+5N=8N。教师经过详细的图示讲解,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正要进行下一道题时,突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明白你这种做法,我认为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就是5N。”课堂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学生要推翻老师的观点。这位教师没有焦急,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先讲个故事好不好。”同学们齐声说:“好。”教师讲:“从前,有个老农骑着一头驴到集市上去买粮食。到集市上买了一袋粮食后,老农心想:我骑着驴,小毛驴就够累了,再把粮放在驴背上,别把驴累坏了,干脆,我自己辛苦点,扛着粮食再骑着驴回家算了。”故事逗得全班哄堂大笑,等同学们笑完了,教师问:“老农的这个办法使小毛驴受到的压力减少了吗?”同学们连声说:“没有。”“那么刚才那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教师又问。学生恍然大悟,那个提问的同学心悦诚服地坐下了。如果刚才这位教师重复讲一遍,那个学生绝不会心悦诚服,这就会使教学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4.因势利导法
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
案例:某教师正在上课,课将结束时,一位不速之客一一蝉,突然从一个学生的抽屉里飞了出来,鸣叫着在教室里盘旋。几十双眼睛一下子为之吸引,一时注意力难以收回。这位教师干脆不慌不忙地笑着说:“看来同学们对这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连蝉都帮你们宣告‘知了’‘知了’。既然这样,下面谁能把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地总结一下?”同学们在心领神会的笑声中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直到下课。
5.爱心感化法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多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
案例:下位教师上课时,有一个学生在他背后模仿老师的动作,引起同学们的哄笑。老师装作不知。等课快结束时,老师讲:写字要模仿,画画要模仿,写文章要模仿,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第一步做得好的话,第二步的创造就有希望,也有基础。我想刚才这位同学模仿我的动作一定很像,否则引不起同学们的大笑,看来他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会请他为我们表演一下他的模仿才能,让我也欣赏欣赏。
6.自嘲解围法
偶发事件有时来自教师的失态,面对这一情况,怎么办?运用自嘲解围的办法,既可以避免窘迫,又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案例:一位数学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他莫名其妙,后来坐在前面的一位女生小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这时,老师自己一打量,发现第四颗扣子扣在第五个眼里,然而这位教师却煞有介事地说:“老师想心事了,匆匆忙忙赶来,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练习,运用算术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应该改过来。一边说边把扣子改过来扣好。这位教师颇具匠心之处在于用轻松幽默的自嘲方式为自己解围,既纠正了自己教态的失相,避免了窘迫,又批评了学生不认真做作业毛病,同时还激活了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机智实在让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