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06:50:17分享人:柔情仼孒来源:互联网15
2004年初,在东南沿海一带首次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况,不过规模还不大。直至2007年,广东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江苏苏北地区一些企业“用工招不进、留不住”的现象再次显现,熟练工人大量流失,导致企业不敢大量接单,已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到2009年春节前后用工荒蔓延全面。而原因我想是下面几种:
1、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从改革开放开始,低端制造加工业成为了中国产业结构的生力军,同时城乡生活差距,吸引了很多农村人口进城打工,由于人工成本较低,工人对于环境、企业和自身的要求低,同时企业在高利润面前一直采取的策略是如何剥削,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不去想如何更高效更低劳动力的生产,对研发和生产技能与设备的更新投入较低,一直维持在低端生产制造环境。使得制造加工行业的危机意识被高利润所蒙蔽,没能及时转型。
中国是人口大国,一些企业一直认为劳动力资源充足,甚至有些企业有“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的思想,加上对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力资本的认识不足,认为劳动力只是企业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没有认识到“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再加上相关政策及制度的缺失,企业抱着“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用人理念,片面强调“劳动力价格成本优势”,未能很好地履行起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劳动者的工资、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住房等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职业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这都使员工难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客观上造成“用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2、全民受教育水平的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升,工人本身由于自身知识技能、受教育的程度不断增长,自身教育的门槛已不再是与城市人口竞争的短板,而企业长期采取通过简单低端生产的环境使得与其生产效率相匹配的可用人口降低,从事简单加工的人员数量减少。企业生产水平以及长期维持企业成功的增长方式已跟不上全民教育水平、工人结构和人员素质的变化。
3、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从1953年开始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增长到1980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80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自身较他们的前辈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教育水平的提高、自尊心的增强、对自身环境的高度要求、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他们虽然容易满足,但从小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不愿吃苦耐劳,也造成工人整体数量减少的原因。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是否履行好关爱员工的社会责任尤为关键。
4、物价及房价升高,使得在外地生活成本加大,造成工人对薪酬期望值的增加。而因为而同时因为企业家的无良,苛刻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财富分配的倾向化集中化,企业家在员工薪酬和福利方面的投入维持在原有低水平,造成返乡潮,结果是工人紧缺,老板的无良不顾现有工人的承受能力强行行加班。进一步加深了工人的返乡之愿。
5、近几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在向这些地区转移;而原来涌到东部打工的那些农民工由于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机会,故土难离,给东部部分企业造成用工缺口。
现在对用工荒的探讨被锁定在低端简单劳动的人员,但是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从年初开始就都感觉到招聘的压力越来越大,用工荒似乎有蔓延到其他领域和人才层次的趋势,那么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和各行业的整体关注,企业如何转型让招人不再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