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
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
卢氏于康熙十六年五月去世后,钠兰容若在宿双林禅院写下一首悼亡词。娇妻已逝,生死殊途。纳兰满眼尽是沧桑。禅院中风疏雨骤,花草凋零,落木萧萧。霎时间心如灰如死,感慨万千,留下这首催人心肝的断肠词。
初读时,被这般深情打动。试想自己所爱的人辞世,究竟该是怎样绝望的心境?想起一句诗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别离,真真是太过深刻的悲哀!词的下阕,有“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这样的字句来形容。死亡的阴霾笼罩了一切,人道草木无情,而今,连草木都为伊人落泪。可见这伤悲。“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就是这样凄凉的死去,留下我的情,我的爱,我的刻骨,我的铭心。欲罢不能,欲忘不休。此恨依依。
再读时,又想到了《红楼梦》。有发未全僧,和宝玉何其相似!王熙凤使了掉包计,宝玉娶了薛宝钗。黛玉泪尽人亡,不觉间应了那句“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死时,我不知她心中是怨,是愁,是恨?还是或许都没有了吧。她的情,已经随着眼泪一起还尽了。或许她只是看到一片空茫,死便是觉醒。苦绛株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林妹妹去了,留下宝玉独自一人,空牵念。
贾宝玉是最为温柔深情的男人。黛玉活着的时候,他就对她说过:“妹妹,活着,我们一块活着,死了,我们一起化成烟,化成灰。”他愿玉黛玉同生共死。可恨最后可连同死都不能够。但他记得他的承诺。但他深爱她依然。“你死了,我出家做和尚去!”宝玉何尝不是“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想到宝玉和黛玉的初见。按原著中的典故,他们是木石前盟,所以自然的,初见便是似曾相识,一见如故。这感觉很微妙,这感觉,是一种忧伤的心有灵犀。纳兰的词里写,“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恍惚间,时光交错。仿佛又回到当时的初见。四目相望时,眼眸中流转的深情。可,而今。而今是时光重来,人已不在。灯台只剩下一只,就像而今只剩了我一个。这相知,相思,似乎也渺茫了,只剩我一个,清风对月,空将血泪流尽。
纳兰没有了悟。他只在禅院里,听着经声,望着佛火,想着自己的凄迷。宝玉是了悟了,最终归彼大荒,连禅都超脱了。他们都非全僧。所以他们同是有情人。
唉,想来黛玉死去,宝玉才是清风对月,空将血泪流尽。那么这世间又有多少人活着,就在身边,却不能移,却也只能灯台一只,相思凄迷泪茫茫,便也是憔悴去,此恨有谁知?这般痛楚不比人去楼空隔世间更让人难受吗?
这世间并非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太爱这词。太爱这情深如许。明知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境。却依然沉缅这世间情缘,如此贪恋,希望长久希望不分别。于是在别人的深情中流着泪入睡。梦中又见旧事,忽然辛酸,怅然醒来,未梦已先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