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相声名家陈鸣志先生逝世一周年而作:怀念陈鸣志先生

为纪念相声名家陈鸣志先生逝世一周年而作:怀念陈鸣志先生

怀念陈鸣志先生

都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并不是说演员是“儿子”,而是说对待观众必须要有足够的尊重。只要演出就要卖力气,不真心对观众,不会有好的回报。

——陈鸣志


陈鸣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怹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眼前浮现,那本《陈鸣志相声文集》我也翻阅了无数次,《吃月饼》、《吃元宵》、《老老年》、《对春联》、《卖五器》、《铃铛谱》、《五红图》、《大娶亲》、《秋虫雅兴》、《八扇屏》……也都或多或少地聆听欣赏。而我与陈先生之间的交往,更要记述下来,以作为对老人家仙逝一周年的最好怀念。

和陈先生惟一一次一起吃饭是在2009年2月26日,“陈鸣志相声专场”在大金台举行,师兄王玥波应邀参演,我也有幸一同前往,没想到的是,不但蹭听,还蹭吃蹭喝一番。坐高铁到天津后,我们直奔紧邻滨江道的宴宾楼。还不到下午5点,那里已然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津门相声名家齐聚于此,高谈阔论,烟雾缭绕。我和玥波那天午饭吃得晚(当天是师父连丽如先生寿日,全家人在楚畹园共进午餐,3点钟才结束),根本不饿,也就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您想,连我俩最爱吃的油焖大虾、红烧牛尾都没吃,可见我们多饱了),剩下的时间就纯粹海聊了。玥波聊得欢,我主要是听,同时也注意到了陈先生穿梭忙碌,不是招呼这一桌的客人,就是和那一桌的同行们寒暄。因为晚上还有演出,这顿饭吃得比较紧张,如果说我和玥波是因为不饿没怎么吃的话,那么陈先生则完全是因为应酬来宾而“忽略”了一桌子的美食。当时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到怹总是抱拳、握手、畅聊、抽烟,忙前忙后,并没觉得怎么样;但现在每每想起,我感受到的则是怹的谦虚、和蔼、诚恳、外场,那些感谢大家前来捧场的举动绝非做作,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欢迎。于是,我有了些许感慨。

后来再到天津,还是大金台,就是“京津相声交流月”期间,玥波逗哏,陈先生捧哏,爷儿俩合作演绎《对春联》的那回,2009年11月23日,我给怹带了一套精装版的《评书三国演义》。之所以选择这个送给怹,是因为精装版做得很少,限量只有100套,我思来想去,别的东西似乎都不合适,于是厚着脸皮拿了这套书(毕竟责任编辑是我)。这回我和玥波不是一道去的,他先到的,我先去天津大学办事,然后有车给我送到大金台。我给玥波打了个电话,说我到了。正当我往后台门那儿走的时候,就见门开了,满面笑容的陈先生竟然迎接出来,我诚惶诚恐。还没容我把书拿出来,陈先生已经客气地打招呼,并请我对怹的相声“批评指正”,怹说网上的评论怹都看了,认为我说得很有道理,希望今晚听听《对春联》,再给怹提提意见。哎呀!当时我就觉得“嗡”的一声,简直是无地自容啊!万万没想到陈先生面对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晚辈,竟然如此谦虚,这岂不令我羞死,愧死?至于那段《对春联》,毋须多言,反正我和徐德亮恭恭敬敬地在侧幕边从头听到尾。此前我也听过陈先生逗哏的《对春联》,诸如“猫卧墙头,风吹猫,毛动猫未动;蛇盘草地,雨舔蛇,舌伸蛇不伸”、“冰凉水,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等对子令人拍案。至于“吃蟹不足吃蟹足吃足仍不足;骑驴磨腚骑驴腚骑腚还磨腚”则是怹自己设计的包袱儿,每每说到这儿时在“还磨腚”前来个“嘿嘿”加重语气,再辅以传神的动作,凡抖必响。

在北京,我还见到过陈先生一次,令我毕生难忘,因为场合的特殊,交流的直白。场合特殊,是因为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在宣南书馆,陈先生由史清元先生陪同,竟然来书馆听书了,从头到尾听了三个钟头,其中就包括我的评书《西汉》。交流直白,是因为在我下场之后,陈先生与我谈了很长时间,指出我的不足,甚至就其中的两个细节亲自示范,从语气的变化到包袱儿的尺寸,掰开揉碎地讲。囿于篇幅,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记述了,但说句心里话:真的是受益匪浅,经怹一指点,颇有拨云见日之感。然而,在我心中也留下了一桩永远无法实现的憾事,就是陈先生演绎《八扇屏》中“混人”项羽一番儿的身段,怹的工架之美令人艳羡,我也一直想跟怹学习这段,然而因为种种不凑巧,始终不得机会,如今只有永埋心底了。

此后再与陈先生相见都是在怹的家里了,前后有三次,最后一面是2011年春节前夕,我的日记本上清清楚楚地记着日子:2011年1月30日(腊月二十七)。那天一早我从南站出发,高铁和公交都很顺畅,9点多就到陈先生家了。见到怹的一刹那,我心头一震:老爷子又消瘦了,而且脸色蜡黄,显得很虚弱。但一见我来了,怹强撑着从躺椅上欠了欠身子,我赶忙抢步上前,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还是不能免俗地从拜年、问询病情“入活”,但紧跟着就又开始聊相声了。时至今日,那天具体聊些什么我已然记不得了,惟有陈先生那神采奕奕的双眸至今仍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虽然怹是一个病人,但一说起相声,却依旧神采飞扬,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我没敢在陈先生家久待,更不忍与怹聊太长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吧,“马前找底”,赶忙告辞。陈先生依旧坐在躺椅上,目送我出门,从怹的眼神里,我依稀能够体味到那种没聊过瘾的怅惘。当门关上的一刹那,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朦胧了我的双眼。我几乎踉跄着下楼,连头都没敢回,匆匆而去。而这一面,竟成永诀!

陈先生下葬的那天,我因为单位事务缠身,未能赴津。好在有挚友舍庐鱼前往,他的记述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的遗憾。这一年多来,我常常想起这位相声名家,这位“虔诚的相声守望者”,“以其执着坚守的独特风格和虔诚追寻的相声理念,更显得风骨绰约、卓尔不群。他以他虔诚地对相声的守望,诠释着、对抗着这个浮华的时代;而他的表演,更应该在相声史上记上浓重的一笔,具有极其重要的标本价值”(大饼叔叔语)。

而今,纪念陈鸣志先生暨邓继增先生收徒相声专场即将于4月22日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上演,我和玥波也将再度赴津,他参加,我观摩。衷心祝愿此次活动圆满成功!并向邓继增先生和陈凯先生师徒爷儿俩表示诚挚的祝贺!更希冀在天堂的陈先生一切安好!

(注:本文初稿写于2011年岁末,近日得知纪念陈鸣志先生暨邓继增先生收徒相声专场即将上演,故修改充实后发出,以寄托对陈先生的哀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3807.html

更多阅读

七律.为成都诗王周国志题 律师周国志

一.为成都诗王周国志题苦心国志不沉沦,紫紫褪光脂玉裙。英勇高官击腐败,无敌凤姐晒奶臀。君爷有意植鸦片,戏子无端弄绯闻。原本诗王虚上位,文人何必装清纯。二.再赞成都诗王周国志当今世界太鲜活,

声明:《为纪念相声名家陈鸣志先生逝世一周年而作:怀念陈鸣志先生》为网友哥年轻有何不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