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年经济数据一览
(1961—2009年)
两岸四地 2010-02-25 16:12:20 阅读46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去香港政府统计处网站很容易得到香港历年GDP和人均GDP的资料,可惜只能截止到1961年,之前的就没有办法。
同时也可以得到1975年以后港元的汇率,但1975年之前的就没有。
为了补上这个缺口,只能采取迂回的办法,从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里找到香港1961—1975年美元GDP的数据,再倒推1961—1975年之间的港元汇率。
香港历年GDP的链接:
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tableID=030
港元历年汇率的链接:
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s_by_subject/index_tc.jsp?subjectID=11&charsetID=2&displayMode=T
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的链接:
http://ddp-ext.worldbank.org/ext/DDPQQ/member.do?method=getMembers&userid=1&queryId=135
我们看到,香港的起点相当高。1961年按照2007年港元不变价格香港人均GDP已经有25706港元,相当于4766美元(2008年美元价格)。要是按照IMF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达到这个水平是在2005年。
很明显,IMF低估了中国的PPP规模,但无论如何香港的高起点是个不争的事实。
香港的特点是高起点,高增长,高通胀。
下图是香港1962—2009年的增长率:
可以看到香港的经济增长是典型的过山车,经济时常大起大落,高则动辄两位数,低则不足3%。
而且,香港的一个特点就是受国际局势影响非常大,经济增长率与美国高度相关,抗危机能力差。
比如1974—1975年,1982—1983年的香港经济的萧条期正值美国的经济危机。
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就负增长。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又一次负增长。
香港经济发展周期如下:
1962—1965:繁荣
1966—1968:萧条
1969—1973:繁荣
1974—1975:萧条
1976—1981:繁荣
1982—1983:萧条
1984:繁荣
1985:萧条
1986—1988:繁荣
1989—:高速增长期结束
下图是香港1962—2009年的平减指数。可见香港的通胀类似韩国,长期居高不下,维持在两位数以上,而且通胀周期几乎与经济增长周期完全一致。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又持续严重通缩,导致人均GDP停滞不前。
汇率方面由于高通胀和发展出口的需要,港元在1970年之前一直在贬值,从1:4.9贬值到1:6.1。
之后随着旧美元体系的崩溃,港元又开始升值,到1978年又升值到1:4.7的水平。
随着港元升值和高通胀的持续,香港出口受到很大打击。1978年之后又进入贬值通道,到1984年贬值到1:7.82;之后港元汇率就和美元挂钩,固定了下来。
但1984—1997年香港的平减指数相当可观,推动了人均GDP的飙升。
人均GDP方面,1961年香港人均GDP为483美元,与日本相当。
此时香港增长率和平减指数都比较高,但是港元持续贬值,故1971年人均GDP才超过1000美元。
1971—1978年高增长,高通胀,港元又持续升值,三级火箭助推香港人均GDP短短七年就逼近4000美元。
1978年以后高增长高通胀不变,但港元又开始贬值,故到了1988年人均GDP才超过1万美元。
1984年以后港元稳定,但持续高通胀,推动人均GDP到1993年即超过2万美元,1997年又超过27000美元,香港的发展到了最高峰。
1998年之后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持续通缩,增长又乏力,人均GDP停滞不前。
这是香港历年的GDP,人均GDP,汇率,人口,增长率,平减指数,PPP,人均PPP,PPP与GDP的对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