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风”,大同文化的高端网络平台
经常浏览网站,尤其是大同地区的网站,只觉得“大同吧”有如闹市,太过喧嚣而杂乱;“大同DQ”恰似棋牌室,专注于娱乐和商业;“大同政府网”则犹如老者,人们尊重但不大愿亲近。点击进入“北魏风”主页,只见板块栏目设置独到而新颖,以大同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学、民俗、县域等为主题,显得厚重而高尚,儒雅而灵动,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趣味性在这里尽可以“一网打尽”。“北魏风”网站的出现,让浮躁、空虚、无着的人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眺望山峦天际的休闲亭台,有了一弯可以静思清心的汩汩山泉,有了一座可以各取所需、高品位大容量的博雅书店。
“北魏风”网站2008年5月创立之初,只是喜爱文化艺术的破产企业下岗干部胡维青个人建立的自娱自乐的阵地,收藏、粘贴和撰写了不少隽永而大气的文学小品、考证翔实的历史文献、风趣独特的风俗民情和照片,以及个人的一些心灵吟唱。甫一面世,网站不同世俗随流合污的“清流”风格就马上得到了浏览者的褒扬,支持者有之,赞美者有之,唱和者有之。但由于“新手上路”,主题还不很鲜明,容量偏小,影响毕竟有限。有应县籍朋友提议,应突出应县文化地域特点。这就与胡维青的故乡情结相合拍,网站主导内容马上具有了“塔乡儿女”特色,方言、民间故事、古今人物等逐一荟萃。影响开始扩大。但怀有更大理想的胡维青并不满足。一次,胡维青到应县籍艺术名家主持的“云冈书画院”谋求支持,大同的一些文化名人都称赞网站办得很有特点,并提出不能仅仅拘泥于相对狭小的县域文化,而应站在人文大同的角度和高度,集思广益,以点带面,更好地挖掘大同历史、平城文化的内涵,从而建立一个风行景从、特立独行、旗帜鲜明的“北魏风”网站。
网名变化了,动感了,大气了,厚重了,网站的内涵外延都有了质的飞跃。有如作文先构思提纲,“北魏风”网站主页马上进行改版,保留了一些特色而固定的格式,如“专栏作家”、“地方论坛”“休闲驿站”等,重新设定了一批更新鲜而独特的栏目,如“北魏历史”、“文化杂俎”、“传统文化”等,尤其是这些新设的版块,书风习习,古韵醇雅,一个个栏目犹如一座储量丰盛的矿山,一个个帖子有如一部部需要精心打开的古籍,很快就吸引了众多守望传统文化的“智者”。如“传统文化”专栏,又分列宗教哲学、历史人文、传统节日、楹联趣话等小栏目,而“友情链接”则直通龙腾轩画廊、塔乡儿女杂志社、硬笔书法学会、平城讲坛和积墨斋等清幽高雅的文化艺术平台处。由此可见“北魏风”格调之一斑。据统计,“北魏风”网站跟帖数量前三位的依次是:古典文学,专栏作家和读书频道,跟帖数量都逾五千,浏览者数以百万计!由此可见“北魏风”在构建高端文化网络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北魏风”不仅在传统文化上做足文章,还在“北魏风茶馆”倾力挖掘当代大同世相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新大同建设所契合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在“春节特辑”演绎古老而焕新的风俗,现代人的风趣和幽默,以一种粗狂、写意的手笔,真情地勾画着大同的历史、今天和未来。
“北魏风”虽然是胡维青个人组建的,但他更依托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北魏风”铁杆网民和版主,如内蒙古的“悠然自得”,沈阳的“李桂宾”,北京的“潇湘竹”,成都的“黄泥巴”,上海的“汉字魅力”,朔州的“弧光独照”,大同的“武歌”、“米文清”、“和合之恋”、“黄杨”、“满山白云”等等。“北魏风”连续两年新年之际,都网络召集主要版主召开“联谊会”、“讨论会”,增进会员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吸收一些他们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主要版主都成为“北魏风”最坚强团结的创作核心集体。调侃与开心,严谨和博学,自律与监督,成为“斑猪”们心灵释放和理想锻造的“规范”。开放性的网站,网民自然是良莠不齐,但“北魏风”绝不苟且。对于那些发布不良信息、推销劣质商品的注册会员,“北魏风”不求“人多势众”,大胆“精兵简政”,2009年底,一次审核剔除所谓会员3000多人,抑制了妄图混同在“北魏风”的不和谐“音符”,有力地净化了网络环境。
“北魏风”网站自创建以来,坚持“大同文化,北魏风流”主旨,高识见,高格调,展现魏都平城传统文化魅力,宣扬煤海大同当代精神风貌,摒弃低俗市侩,拒绝黄色诱惑,赢得了越来越多网友的青睐。到现在运行一年半多的时间,该网站已拥有全国各地的注册会员8000多人(剔除掉3000多人),日均浏览网页近20000人次,而且月均递增20%,最高达到36000人次,人脉越来越旺,成为山西省境内唯一一家坚持以文化为主题导向的大型高端网站,也是大同地区最具人气的网站品牌之一。
“北魏风”,不仅是大同的,更是中国的,开创了网络世界的一道独特风景!
2010-2-1
本文发表于2010.3.5《大同日报》
发表于2010第二期《小品文选刊》影响大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