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看看哦 ___清__溪_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一、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描写中秋的诗句: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苏轼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描述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如暖送屠苏。—《元日》王安石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衣。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田家元旦》孟浩然

三、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他左思右想,不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后,就把此梦转告给乡邻。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托梦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角粽的习惯。

老百姓把源于田文的说法都称为“躲五”。传说古代的时候,人们把五月称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此日生的孩子为“五日子”。“五日子”是父母的克星,谁也不敢抚养。齐国的田文是“五日子”,父亲几次要害死他,多亏母亲保护,他才幸免于难。但父亲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这天,他必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田文长大以后,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为“端午”,说五月五日是个端端正正的吉利日子,此日生的孩子一律不准加害,也毋须到外祖母家去“躲五”。自此以后,便有了端午节。

在端午节的风俗中,除人们熟知的赛龙、吃棕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药浴等祭奠、庆贺、文体活动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趣。

名称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堪称节日别名最多。究竟有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权威的统计。据统计的资料就达二十多个,但含义不尽相同。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棕子节等等。

同风异俗的节日

同为端午节,全国多在五月初五日过节,唯有福建有些地方是在五月四日过节原因是说五代十国时闽国建立者(即闽王)王审知死于五月五日,故避之。同为赛龙舟,湖北秭归(屈原故乡)正式比赛是在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别的地方是在初五这天。江西一些水浅干旱之地,不是在水上龙舟竞赛夺标,而是在陆上跑旱船、爬高比赛。同是佩符避邪,各地佩带物也有差异:江苏女子带用各色草花做成的五毒花,妇女头上插绒制虎,儿童背上负绸制虎,而河北丰润一带却用棉花布缝制成小狗、小人、小口袋带在孩子身上。青海湟源一带所带香包,已不单是别处的驱秽作用,而成了爱情的信物,女子精心缝制于端午节送于情人。在各地除了吃粽子风俗外,还有吃年糕、馄饨、油果、咸甜

鸡鸭、鹅蛋、蒜瓣等习俗、浙江端午的骆驼蹄糕就很有名气。

在外国过的节日

外国也有端午节。在朝鲜,端午节这天也有用艾蒲的习惯。不同的是,中国插艾叶、插菖蒲,或饮雄黄菖蒲酒;而朝鲜是吃艾饼,洗菖蒲澡。他们不是祭屈原,而是用艾饼、松皮饼祭祖先。他们不竟龙舟而是摔跤、打秋千。日本的端午节与我国的习俗差不多:插艾草、吃粽子,沿海也要举行类似赛龙舟的活动叫“相会”、“爬龙”。有男孩的家庭,还要挂鲤鱼旗,期望儿子“鲤鱼跳龙门”。新加坡在端午节这天举行全国龙舟大赛。在美国从1979年开始,在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举行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龙舟会,并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

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看看哦)___清__溪_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描述端午的诗句:

(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屈原祠》宋祁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焦空渺渺,不能洗的直冤臣。—《端午》文秀

(3)入寐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345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版《歌舞青春》的三大亮点(组图) 歌舞青春2

中国版《歌舞青春》的三大亮点(组图)中国版《歌舞青春》已经于8.10号上映,和有些大片一样,几乎未映先热,亮点不少,在我看来,择其要者,至少有三:首先,强强联合,中美合拍。据悉,中国版《歌舞青春》是由迪士尼、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和华谊兄弟联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李琦夺冠的三大原因(图) 好声音李琦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李琦夺冠的三大原因(图)作者:三峡在线历经三个月的鏖战,今晚(10月7日)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落下帷幕。经过导师伴唱、个人演唱等环节的严酷pk,最终李琦凭借在媒体评审和观众中的高人气,摘得桂冠。与句

声明:《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看看哦 ___清__溪_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为网友你格格不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