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地 记者 曾凯 |
刘先赋早就是泸州名人了。所以,当他在2011年12月25日第八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被授予“2008-2010年度全国优秀律师”时,记者的采访是按例行公事准备的:简历+荣誉称号+典型事迹+群众赞扬+领导肯定……但是很糟糕,这一套完全没用上。 面对殊荣抱憾多 最初的采访很快变成了倾听,刘先赋的倾诉让记者为之动容。 刘先赋说:“我是很不安的。这荣誉不仅是我们五月花律师事务所同事们共同的努力,更有司法行政领导的关心,泸州还有那么多出色的律师,这个第一个国优的荣誉完全可以由一批优秀的泸州律师去领受。”他列举了好几个名字,有的是记者有所耳闻的,有的是行外人难免生疏的,都在他真诚的介绍中变得生动起来。记者不得不打断他的话问:“不管怎么讲,你还是当之无愧的。就说说你现在的感想嘛。”刘先赋微笑着盯问:“说真话?”,“当然当然”,记者本能地回答。“我最遗憾的是这个荣誉来迟了。”他显然看出了记者的诧异,神色顿然凝重起来,“自己虽然有些忐忑,但这毕竟是全国行业协会对我的肯定,所以,我现在最希望的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牟泰安老师,他是把我带进律师行业的引路人,是我的‘法律蒙师’。我觉得这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可惜,老师已经走了多年……” 目凝神滞,语带追思,刘先赋谈到了牟老师当年对他的指点和帮助、教诲和提携,谈到了牟老师那一批人的转轨试水、开拓进取,情深意长。当记者从这意外遭遇的缅怀和追思中走出来时,不由得向他发问:“这么说,你首先想到的是不安和遗憾?”他抱歉地一笑说:“当真的。是不是说走题了?”“不不不,你不妨就先说你的遗憾。”他淡然一笑,说:“那就太多了……” 他曾经给自己的生活定下些要求,希望自己的生活健康,平安,快乐,但是总有些没能实现: “每天完成一件自己安排的事情”,兑现率不到50%——不是委托人(或当事人)情急不待,就是社会工作难有余暇;“每天中午或者晚上回家吃一顿饭”,大概做到了三分之一——,要么出差在外身不由己,要么工作餐就过一顿;“每天走一万步”,却常常在办公室一坐不起;“一年出去转两圈”,又到年底,到底还是没有抽出空来。 面对殊荣多憾事,回首当初已惘然。刘先赋说他最欣赏白岩松在《渴望年老》中的这样一段话:“人到中年,人生河流已冲过激流险滩……上有父母,因此懂得尊重历史;家有贤夫良妻,于是懂得把握现在;膝下有儿女缠绕,因此懂得面对未来。” 细细品味刘先赋的倾谈,记者不由得想到:这样的遗憾其实来自品性的谦谨——没有沾沾自喜,没有慨当以慷,甚至没有开拓创业者通常的执着进取一往无前,多的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敬重,对世事的体察和深思,这才让他有了这么多的挂虑、这么多的抱憾,以及这一份难得的沉稳和谦和。 关怀深时视野阔 刘先赋种种事迹,报道已多,搜看那些妙笔生花而又详实生动的文字,让我们能看到他的多种才干、别样情怀—— 他是省市两级政协委员。他的提案内容涉及《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建立和规范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关于非正常死亡尸体处理的建议》等民生问题、也包括《关于畅通城市干道,架桥解决拥堵的建议》、《关于立法监管“电子眼”执法行为的建议》等城市发展问题。这是一份称职尽责的参政议政成绩单。 他是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出版的文学作品集有《岁月留痕》、《岁月如歌》、《在岁月的河中》、《用创意点燃生活》、《留香集》,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向荣教授评价说:“刘先赋的写作彻底消解了名利之累,是一种为写而写的纯粹写作,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表达和倾诉——表达生活的思考并且倾诉内心的激情,所以,他的文字就是他这个人的呼吸和耳语。”无疑,他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作家。 他作为《泸州晚报》的专栏作者,长期为该报话题版写作评论,即使是单位楼下某银行没收100元假钞,刘先赋也要撰文质疑,提出思考和诘问。其实,老百姓经常面对的许多生活烦恼,都可以从法制建设的角度破题,但一些媒体工作者缺乏相关的专业视角,而有专业知识的法律人士又很少想去探讨个明白,刘先赋尝试的这种贴近生活的法律启蒙工作,在法制化进程中是很有必要的。这也为他赢得了不少“铁丝”。显然,刘先赋的视野远远超出法律工作的职业界定之外,那是因为他有着更深的关怀,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回报社会和大众中,不管是讲法则,还是讲人生, 总是要认认真真,不敢一丝懈怠。得到社会承认和大众的尊重, 这对一个法律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当你在尊重中回报‘上帝’后, 你自已心灵也得到了净化,这便是一种归真。” 在多个不同领域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刘先赋的本职行当依然佼佼出色:除担任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外,他多次被选为四川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理事,先后被聘为“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个案监督专家咨询员”、“市人大常委会信访法律咨询组成员”、“泸州市政法委执法监督员”,还先后担任过市、区(县)多家政府机关法律顾问,荣获“全国优秀仲裁员”、“四川省优秀律师”、“四川省保护未成年人优秀公民”、“泸州市十佳律师”、“优秀青联委员”、“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泸州市优秀人才”、“首届酒城诚信律师”等荣誉称号,而且在2011年5月6被聘为四川警察学院的客座教授。泸州老中医陈某在雅安碧峰峡绝食49天,轰动全国,遭到《北京科技报》和名人司马南的质疑、攻击。刘先赋应陈某的要求代理提起民事诉讼,诉讼结果是法院判决《北京科技报社》停止对陈某的名誉侵害,删除有关网络版上的图文,公开向陈某赔礼道歉,并赔偿陈某精神伤害抚慰金10000元。这既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典型案例,也可以让我们对他的执业功力和绩效,略窥一斑。 法律工作非无情 中国既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有着以德治国的悠久传统,所以,我们的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法律工作者特别精细稳妥,不仅要重事实,讲法理,还要讲良知,讲正义。对此,刘先赋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 曾经轰动全国的我市《争遗产“二奶”状告原配妻》一案,法院先后两审均以“损害社会公德,破坏公共秩序”为据作出判决,刘先赋却提出了自己的法律思考与判断,他在省高院主办的《四川审判》上发表《判决还须依法》一文认为:“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包括本案,仍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明确适用法律,而不是用模糊的‘社会公德’。”他认为:一个女人全责护理一个身患重疾的已婚男人,伺候起居,直至该男最终病逝,该男出于情爱和感恩,经公证立下遗嘱,将遗产赠给非配偶的女人,于法理并无背离,于情理当予谅解。他曾对采访该案的记者说:“一个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应当赋予任何人,包括有过错的人以公平与正义,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公平与正义。” 刘先赋的重情重义,不仅仅体现在法律工作中。对本所员工,他明确提出过“希望大家五子登科(有筷子、有票子、有车子、有房子、有面子)”的心愿,表现出对同仁从基本生活到社会荣誉的全面关切;对家人,他多方表达而且身体力行着深挚的亲情,每当向朋友说起自己和妻子杨静“熬到了老夫老妻”时,有无限温情和几分自得;他甚至把请到家里打理家务的阿姨也算作“我们家庭的一个成员”;就连家养的两只小狗,他也说是“门铃响起,黑妹和柯比就跑下楼来迎接,一路撒欢地摇着尾巴,让人心生怜爱。”向荣曾写道:他眼里有两个刘先赋——“传统的刘先赋和现代的刘先赋。事实上,现实中的刘先赋只有一个。这也就是说,现实中的这个刘先赋把长衫和西装穿戴得浑然天成左右逢源,使人看不出有两个面孔搁在里面,这也正是刘先赋的过人之处——两足跨逾古今门槛,双手打通新旧隔墙,把传统和现代融会贯通熔为一炉。”综观刘先赋的生活面相,此誉不虚。 记者手记 原以为要采访一个光环笼罩的先进人物,无意中却走近了一个视野开阔、底蕴丰厚、兼有法理造诣和人文关怀的灵魂。采访结束,本来想约他晚上小聚,结果他要去儿子班上为孩子们开讲座,只好作罢,让记者感慨良多。 市摄影家协会原会长张绍先老师为刘先赋照了多张肖像,总觉得他的神情温厚有余、气势不足,便多方引导,希望他向着“威严”的表情靠拢,无数次尝试以无奈告终。张绍先遗憾地说:“你怎么就摆不出一个庭辩大律师的逼人气势呢?”刘先赋抱歉地笑着说:“不得行,我硬是表不来那种情。” 其实,有了这样的境界,气势、表情之类,没有也罢? 人物链接 刘先赋 四川五月花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高级律师刘先赋,系九三学社泸州市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委员,泸州市政协委员、泸州市政协法工委副主任,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泸州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 “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优秀仲裁员”、“四川省优秀律师”、“首届四川省保护未成年人优秀公民”、“泸州市首届十佳律师”、“优秀青联委员”、“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泸州市优秀人才”、“首届酒城诚信律师”、泸州市第二届“十佳杰出律师”。 先后被聘为“泸州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个案监督专家咨询员”、“市人大常委会信访法律咨询组成员”、“中共泸州市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员”,同时,他先后担任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叙永县人民政府、江阳区人民政府、纳溪区人民政府、合江县人民政府、龙马潭区人民政府、泸州市公安局江阳区分局、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合江县公安局法律顾问及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员、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市妇联法律顾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