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椽栿-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中国的木结构古建筑



这是“木结构古建筑扫盲”系列的第二篇,这一篇讲讲“六椽栿”。
六椽栿(liù chuánfú)
上一篇讲的是四椽栿,六椽栿与四椽栿的解释是相近的,我们顺带复习一遍:



栿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上图这条栿托了六架椽子,称为六椽栿。这张照片还是一副标准的抬梁式建筑的布局结构,六椽栿上面托四椽栿,四椽栿上面托平梁(两椽),平梁之上以蜀柱托脊槫,逐层收缩,形成中国古建筑前后对称的屋顶坡面。平梁是梁架结构最上层一层梁,通过蜀柱、叉手等承托脊槫,脊槫是屋架最高一层的槫,在正脊下面,“平梁”、“脊槫”等名词以后另开一篇详叙。
上面那张梁架照片来自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的毘卢殿,明代建筑风格,经过清代改造。
这也是一座使用六椽栿的建筑,标准的抬梁式梁架结构,在进深一椽的地方加了根内柱。这张照片是山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旁的三圣祠,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如今面临毁掉。三圣祠远景,古人创造的人文奇景现在的人为什么不知道珍惜呢?


这是陵川南神头二仙庙全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金代正殿和旁边的三圣祠以及众多的配殿全部坍塌损毁严重,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能这么“保护”?
大木殇:山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这张照片是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的梁架结构,这座建于五代时期的大木作建筑使用了两条上下叠置的六椽栿作为主梁,其上再用四椽栿、平梁逐层递减。这座房子无论用材还是结构都比前面提到的的明清房子坚固得多。我一直觉得从唐至清上千年间民间建筑不但没什么进步,反而用材越来越小,构件越来越少,从严谨的结构变成简单搭起来就行,中国的古代建筑史也可以解读为一部偷工减料的发展史。不仅是建筑,民间的彩塑、壁画等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在过往的上千年中我们是发展了还是退步了?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全貌这也是一座使用整条六椽栿的建筑,但六椽栿上没有使用四椽栿,而是使用了平梁对前后劄牵,平梁与劄牵高低不同,从而实现梁架逐层递减,以尺寸较小的两段劄牵实现了造价较高的四椽栿的功能,古代工匠的智慧很多。“劄牵”是长一椽的梁,以后另开篇详叙

上面的梁架照片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金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面四组例子都是六椽栿单独使用的,称为“六椽屋六椽栿通檐用两柱”。六椽栿和四椽栿一样,也是可以组合使用的。这是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剖面图,其主梁采用六椽栿对前乳栿的结构。图片引自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晋祠圣母殿

这张照片是山西长子县西上坊成汤庙正殿,这座大殿进深为八椽,梁架采用六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由于遮挡,照片没能拍到前面的乳栿,乳栿的后尾过内柱做成压跳压在六椽栿下。
长子西上坊成汤庙正殿建于金皇统元年(1141年),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是我在晋东南地区见过最大的早期建筑,且柱头题记、创建碑刻、建筑形式相符,非常难得,这样的建筑没能进入今年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令人费解。长子西上坊成汤庙的更多照片>>>

随手拍救古建:长子西上坊成汤庙>>>




西上坊成汤庙此前损毁严重,前后檐都有大面积坍塌,殿宇垂危,在网络舆论和媒体的呼吁下,2012年夏季搭起了彩钢板的防雨棚,木结构不再淋雨。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这座大殿至今没有开工修缮,防雨棚短期看是好事,但长期看棚子也阻挡了阳光直射,容易造成殿内潮湿,对木结构来说同样是大敌,权宜之计不能长期使用,希望能尽早修缮。八次探访长子西上坊成汤庙>>>
这张照片是倒塌前的山西沁水玉清宫山门,这座房子的进深也是六椽,看上去像是六椽栿中间加了内柱,仔细观察会发现缴背之下柱头中心位置的梁是有接缝的,实际上使用的是两条三椽栿在内柱上水平对接,水平对接的梁往往不容易分辨,得仔细观察。“缴背”是依附于梁上的构件,以增加梁的强度,玉清宫山门的这条缴背还延伸成为蜀柱下的“和沓”,又是一处有奇思妙想的结构。“缴背”和“和沓”以后再开篇另叙。这是玉清宫山门的西山面,两条三椽栿对接的接缝处就比较明显了。

玉清宫山门于2012年夏季彻底倒塌,这是我2012年11月再次来到这里,在与上图同一位置的西上墙处拍的照片,仅剩断壁残垣。二次探访沁水玉清宫山门>>>
六椽栿-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中国的木结构古建筑

玉清宫山门倒塌后,东山墙上一尊元代风格天王像壁画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幅画有三米高,画工精湛,及其珍贵,然而山门倒塌后对壁画无任何抢救措施,就这么露天淋雨。

在网络舆论和媒体的呼吁下,2013年春天倒塌后的玉清宫山门得以复建,然而元代壁画却不知所踪了,这张照片是我的朋友连达拍摄于2013年10月初,玉清宫山门复建已经完工,壁画原在的东山墙已成白墙,壁画哪去了?施工毁掉了还是被盗了?玉清宫山门壁画迷踪>>>失修古建能得到维修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也希望基层文保部门的朋友能够拿出足够的责任心,像玉清宫山门这样房子修上了,壁画却不见了,岂不太令人遗憾?而这一损失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动态更新版)>>>这些年访古,见过二椽栿、三椽栿、四椽栿、五椽栿、六椽栿、八椽栿,还没见过七椽栿,N椽栿的定义与“四椽栿”和“六椽栿”是一直的,就不再一一复述了,下一篇写写枓栱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栱”。

抢救山西古建:

储存幸福>>>

《大木殇》全集导引>>>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随手拍救古建--推荐目标汇总>>>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动态更新版)>>>

2012年所见的重要文物损失(17处)>>>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十四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一)(1~9次)>>>

十四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二)(10~14次)>>>

回访长治县的四座古建筑:李坊洪福寺、龙山炎帝庙、东呈古佛堂、北宋玉皇庙>>>

2012年6月“山西古建抢救之旅”纪略>>>

十三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断代分析: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高平张福民居-山西元代民居新发现>>>

推断河北曲阳修德寺塔为隋代古塔>>>

从“昂”的使用分析布村玉皇庙和小张碧云寺断代问题>>>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访古行程汇总>>>

寻访古塔总目>>>

访古留影>>>

媒体报道:更多>>>

文物爱好者4万里“寻访”抢救古建--新华社>>>

古建爱好者走2497公里访古 呼吁文物保护得回应--中国新闻社>>>

一个人的古建调查-山东古建迷乡村寻宝--北京晚报>>>

微博揭开山西木结构古建筑之痛--新民晚报>>>

山西古建的民间拯救--中国新闻周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2902.html

更多阅读

晋如说儒》第六讲:中庸是最高级的自由-

晋如说儒》第六讲:中庸是最高级的自由明德讲堂腾讯儒学徐晋如2013-12-13 18:525本讲主题:自由一词,自戊戌变法前传入中国,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发展、更好的进步,却使近百年中国处在时时的动荡之中。这是因为中国人从来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何谓

中国木结构相关建筑规范整理 中国的木结构古建筑

中国的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国家规范、标准、地方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制定和颁布建筑业国家规范、标准及建筑业行业规范、标准:·建筑业国家规范、标准,通常以GB或GB/T开头·建筑业行业规范、标准,通常以JGJ

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 伊朗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5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关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工程"的资料

文》中国核武库历史揭密 中国的核武库

中国从一九六四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现在,核武器的研制与发展已有四十来年的历史了。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相继研制成功中程、中远程、洲际、潜地导弹,与其配套的核弹头也先后定型生产并装备部队。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

声明:《六椽栿-木结构古建筑扫盲 中国的木结构古建筑》为网友微雨黄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