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到底是什么人呢?清教徒精神究竟又是什么呢?
自16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并震撼了整个欧洲大地,德国的马丁-路德、法国的约翰-加尔文成为改教后基督教新教的领袖。可以说,这次的宗教改革是促使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根源所在,将欧洲从天主教黑暗神学禁锢下解放出来,重新回到一世纪使徒时代,回归圣经本源。在当时的英国,由于英国国教的专横,宗教改革姗姗来迟,但英国教徒们还是受到了来自加尔文教义的影响。16世纪,英国人丁道尔(William Tyndale)把新约圣经翻译成英文,据说他是英国的第一位清教徒。早期清教徒希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经的教导可说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如丁道尔的目标就是让英国每位识字的人都拥有一本圣经。历史上,将在英国的新教徒,那些信奉加尔文教义、不满英国国教教义的人称为清教徒。其实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准确地应该称为“清教徒革命”。而由于英国的宗教迫害,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国,在祷告中看见神的应许,要在荒芜陌生的北美大地建立起一座“山上之城”(太5:14)。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或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神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是呼唤、呼叫的意思。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意即神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神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神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富有的农场主,他在外邦是尊大的王子,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现在,神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
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神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我们知道,在创世纪中记载,神创造天地以及地上的万物最初的目的,是交给人类去管理。“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全地,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8)
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John Preston)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
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
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18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一句名言成为了清教徒精神的精辟概括:“努力地挣钱、努力地省钱、努力地捐钱”。努力地挣钱,言外之意是要殷勤不可懒惰,勤劳努力去创造财富;努力地省钱,是因为他们克制禁欲,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努力地捐钱,是因为他们要关照精神信仰、关照社区和国家等人类共同体,他们捐钱捐物,在对世间的爱中得到永恒。因为耶稣曾教导门徒“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这样三种精神,无疑是清教徒精神的思想精华。
德国划时代的社会学管理学大师 马克思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谈到“在清教徒观念影响扩展所及的范围内,无论如何-这当然比单纯地鼓励资本积累要重要得多-都有利于一种理性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方式的发展;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发展之中,清教徒观念是至关重要且是首要的一种影响,一种仅有的可靠而稳定的影响。清教徒的观念,成为了站在哺育近代经济人之摇篮旁边的守护者。”可以说,是清教徒精神,促发了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在其逐渐“异化”(韦伯语)过程中衍生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明。
马克思韦伯也被认为是20世纪唯一可以与卡尔马克思相抗衡的思想家。
以上,仅仅是清教徒精神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那么,既然了解了清教徒及其精神,对中国和我们个人又有何启示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结束了旧的计划经济主导取而代之所谓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城镇化加剧,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比如说: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个人迷失方向;社会功利化、金钱化,拜金主义盛行;政府机构运行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严重等等。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以牺牲巨大的人力物力为代价,可以说中国目前的经济数据是用大量的资金、资源和劳动力所叠成的。
但是因着经济进一步全球化,中国的这种以密集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需要,如此下去只能成为全球竞争的牺牲品。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已经无法支撑高速的经济发展要求。劳动力价格优势已经被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所超越,随之而来吸引外资能力下降,外商撤资。所以,有关人士提出了以“改革红利”取代“人口红利”的观点。并且随着中共十八大的闭幕,表明中央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但是改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呢?
据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四个“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文化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事实上,这四个现代化,中国还远远不及。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30年的改革开放,主要在经济上单兵突进,而在社会其他领域确实鲜有成效。可谓一俊遮百丑,人们在看到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只看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富了口袋穷了脑袋和害了子孙后代。
经济现代化,必须要实现自由公正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传统的官商勾结资本主义、冒险资本主义和消费资本主义。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倒把坑蒙拐骗。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不应该再简单是发财、享乐。而是应该以一种理性的视角,办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加重视社会责任。
正如惠普创始人帕克所言:金钱是让企业生存的“血液”,但是企业的存在不是为了“血液”,而是做一些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事。要用一种智慧的眼光,带着一种使命感去从事活动。要有“愿景”及属天的看见。正因为缺乏这些,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始终得不到国际的认可,始终诞生不了自己的国际品牌,只能提一些空洞的口号。所以正如一位知名学者所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要经过有教堂的市场经济。只有新教伦理才能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土壤和动力,中国的崛起必须是要通过有十字架的变革。
政治的现代化,必须是要实现现代官僚行政制度。马克思韦伯对理想的行政组织的构成做了如下概括:1、专业化的管理人员。2、遵守规则和法律。3、非个人的人员关系。4、正规化的人员任用。5、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6、明确的分工。
中国的政治制度就是缺乏了以上诸点,造成了组织庞大,官员冗余,办事效率低下,监管乏力,贪污腐败严重。分工不明,某些部门忙得团团转,另外的部门闲得慌,一张报纸一杯茶打发一天。人员之间裙带关系,凡事靠人情,不靠能力、才干。善于徇私枉法,钻法律漏洞。如果融合清教徒的精神,将个人的行为在神面前荐于个人的良心,在神面前人人平等。那么,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领导人就职宣誓的时候要手按圣经的缘故。
然后是社会的现代化,这是关键的一步。就是个人主义原则的确立,封建家族的没落。个人主义,事实上来自于圣经约翰福音“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爱子赐给他们”,神爱世人,是爱世界上每一个人,而不是某个团体或者集体。西方有句话:凡是独裁的国家,总喜欢加之以“人民”这样的口号来取代个人,以表面上的民主掩盖本质上的不民主。人际关系不再以人情为纽带,不再以血缘或者地缘,而是以功能、原则为纽带。人与团体之间不再是人身依附关系,而是以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个人始终认为耶稣所言的:“谁是我的弟兄姐妹?凡是遵行天父旨意的便是我的弟兄姐妹了。”是最理想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是文化的现代化,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即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现代化。就是不受传统的限制,是要破除巫祝迷信,不再以神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中国人深受两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影响,根本上受封建文化和宗教的影响。马克思韦伯有句话:宗教信仰对民族性格的影响,足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确实如此,不可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进步的部分,但是为什么一个拥有如此庞大劳动力、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的国家,被封建制度禁锢了两千年,其残余延续至今,无法产生出理性的资本主义?主要应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成分。中国古人将“儒、道、佛”三教合一,产生出了史上最复杂最诡辩的文化。既有阴阳五行八卦(道),又有祖宗之法不可破,君子不器,官本位思想(儒),又有轮回说等等,西游记就是这一文化的最好体现。
所以,中国只有吸收清教徒的精神,改革创新,不应受传统文化的束缚。温总理有首诗叫做:仰望星空。其中一句: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仰望星空,看见的是什么,只有神的大能。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耶51:15)诸天诉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19:1)一个民族如果不仰望星空,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最后我想提醒一句,即使认识和吸收了清教徒精神和思想,如果离开了对源头虔诚和敬畏的心,仍然于事无补。日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我们知道,清教徒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徒,以上所谈皆为基督伦理在世俗上的结果,都是客观的影响。而清教徒活着的根本目的,主观上就是为着荣耀神。或许,以上的结论,皆是神的祝福吧。
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并且我们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从天上降临。
写了这么多,2个多小时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呢,可能有点长。主要是自己平时的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结合现实所写。可能有人会对清教徒反感,认为是迷信。这主要是受中国无神论唯物主义教育所造成的,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