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财气
不要一看见“酒色财气”四字,就脸红心跳,讳莫如深,似乎这四个字就庸俗不堪。其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中,何时离开过酒色财气?
一
首先是酒。中国是礼仪之邦,酒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从仪狄造酒以来,酒就成了人们礼仪交际的重要媒介。小到婚丧嫁娶、走亲串友,大到国礼庆典、阵前犒军,哪一次离开过酒这玩意?
楚霸王的鸿门宴,光武帝赊酒幌子为帅旗,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哪一个历史关头都有酒的身影。
儒家说“酒以成礼”,道家说“饮酒则欢乐”。那些文人、墨客和名士,多是爱酒的瘾君子。
酒能平添生活情趣,没有酒的世界将暗淡无光。
孔老夫子亦曾善饮,“饮则百斛”,还对弟子们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自称“大隐隐于朝廷”的东方朔,酒后机智幽默无人能比。有人给汉武帝送了一坛长生不老酒,被东方朔偷偷喝了,汉武帝大怒,必欲杀之。东方朔笑曰,“陛下杀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不验。”武帝一听,似有道理,笑而作罢。
竹林七贤皆善饮,但有不同的酒量、酒风、酒品。阮籍饮酒是为了全身避祸,嵇康饮酒注重节制,刘伶是放达超脱的豪饮、痛饮的典范,阮咸时有与猪共饮,其耽酒之风,近于放浪和沉沦,向秀爱酒而不沉迷,王戎饮酒时狂时淡,山涛则借酒交友,痛饮而不乱。
放达不羁李白,遇到了爱酒、爱才的唐玄宗,才敢脸上染了酒红,让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杨贵妃展纸。唐玄宗曾对杨贵妃说,“木芍药香艳,犹能解酒。”他见杨贵妃醉了,笑对贵妃说:“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尔。”这么一个“可爱”的皇帝,李白的酒胆自然可以包天。更有那贺知章醉眠井底,陆龟蒙醉卧花影,辛弃疾林间自语,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李煜醉嗅花蕊,宋徽宗桂露、流霞、香蜜赠师师……没有酒就没有这精彩的故事。
酒的作用利大于弊,关键在于“不为酒困”。
二
色是什么,是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佛家指的是一切物体的存在即为色。后来人把长的漂亮的女人说成“色相好”,进而爱女人就成了“好色”。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对人性的观察很深刻,对于爱好美色这一点,孔子予以理解,他也不反对,以为这是耳目之欲,一种向美的天性,是一种血气本性的的需要。但是,人要讲究仁义道德,爱自己的美德要像爱好美色一样,形成自然倾向。同时,对不同的年龄,要有不同的态度。“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即欲望。孔子说的“三戒”是有节制,而不是一刀斩断。
最早打“好色”官司的当是宋玉和登徒子。登徒子对楚王说,宋玉这家伙长得帅,又好色,别让他出入后宫。楚王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楚王信其言。
虽然历史上有许多因好色而亡国败名者,多因“好”者而不在“色”者。若夏桀不筑酒池肉林和倾台,满足妹喜爱听的裂帛之声,纣王不喜欢妲己的鹿台裸宴,周幽王不想看褒姒的笑脸,唐玄宗不与杨贵妃日日长生殿、夜夜华清池,历史将重新改写。
所以,女人绝不是“红颜祸水”。有些女子骨气和作用甚或大于那些男人。春秋时许穆夫人回国救卫,文成、细君、解忧、昭君远嫁和番,吕雉助刘邦剪除遗患……特别那代唐自立十六年后又还权于李唐的武则天,皇帝当得磅礴大气、游刃有余,大丈夫不过如此。
更有那无数才女灿若星辰不逊男色。续写《汉书》的班昭,《胡笳十八拍》的作者蔡文姬,既能当炉卖酒又能赋诗劝夫的卓文君,具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品高倾国的花蕊夫人,与陆游赓和千古《钗头凤》的唐婉,创新传艺的织布始祖黄道婆……
时在当下,女人的作用越来越大,各个业界均有卓越的女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男女观念。越来越多的“白富美”,已成为时下的流行色,“好色”已不是男人的专利,逐渐成为男女之间互相欣赏的谑语。
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已不是一个灰色的字眼。财富的多少,成了一个家庭、企业、国家实力的象征,它决定了国家是否繁荣强大和话语权的大小。
曾几何时,在中国谈“财”色变。似乎接近钱财就是思想落后,觉悟太低。
其实,古来圣人也不拒财富。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的意思是说,财富这东西如果能谋求到,就是挥鞭子给人赶马车,他也干。他还说,象隐士那样的清高、而又长期心甘情愿的忍受贫穷、还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羞耻的人。孔子曾收弟子三千,那也不是白教,你总得带点干肉、粮食之类的当学费。孔子对财富采取务实的态度,值得推崇。
而今,仍有不愿露富、对财富闪烁其词者大有人在。他们就是“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这几代人热衷于默默挣钱,而花钱却十分谨慎,因为他们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贫穷时代。但是,子弟们却不同于父辈,他们不问钱财何来,挥霍无度。特别那些“富二代”们,比豪车,比豪宅,比老爸。王恺和石崇斗富闹剧不断在当下上演。有人叹曰,在花钱上“八零后”比不过“九零后”,“九零后”比不过“蛋蛋后”。“蛋蛋后”,将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消费群体。
人类历史千百年重复着一个话题,那就是“成由勤俭败由奢。”有句老话,“亲不上四辈,富不过三代。”这难道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创业人知道财富来之艰辛,子女们并没有这种体会,他们面对财富头脑就膨胀,一膨胀就会做出些荒唐的事来,哗啦,金钱就跑到了别人的腰包里了。
凭才智和力气挣来的钱,时有夸张的消费,犹可谅解。时下,有些人花着公家的钱财肆无忌惮,令人瞠目。缺乏制约机制,空泛的制度形同虚设。还有些人把位置和权力当做捞钱的工具和交换的条件,真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巴西马丁斯医生经过十年研究,为那些贪腐的人提了个警醒: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心理负担过重,容易患癌症、心肌梗死、神经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他对583位被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进行调查,并与583位清廉官员相对照,结果失廉官员中,60%生病或死亡,而清廉官员中仅16%病故,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
倒是培根的财富观,很值得欣赏。不要寻求令人称羡的财富,应当追求这样的境界:对财富正当地获取、清醒地使用,愉快地施舍,并能知足地放弃。
四
“气”有流动性,是人体的动力和能量,气流不畅,百病易生。人是生命的活体,全凭一气支撑。
所谓“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为琐事常常斤斤计较,动辄生气、暴怒的人,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血糖改变,内分泌失调,久而久之,易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疾患。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而猝死。凡脾气刚烈易怒和“暗气不舒者”,必有疾病缠身。
所以,人要学会“舒气”和“制怒”。人有了气,要让它流动起来,疏导出去,去会友、去旅游,去运动、去垂钓。总之,要转移注意力,一转移,气就消了。特别是到了老年,更要注重“舒气”。正如一个朋友讲的,老来要有“六宝”:“有健、有伴、有友、有本、有好、有傻”。即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个知冷暖的老伴,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一件个人的爱好,特别是有傻,学得傻傻的,对什么都看得惯,放得下。
个人靠一“气”生存的同时,要与环境之“气”互动。社会是个大气场,善于把个人的“气”融入周围的“气场”,二“气”互动,方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气”,好生了得。有“气”,才能驾驭“酒、色、”,气顺才能生“财”,有“气”就有了美好的一切。
五
古来对酒色财气,持回避、否定态度的较多,持肯定的较少,忽略了它的积极意义。
发生在北宋年间的一载故事,对后人正确理解酒色财气,很有启发。
有一次,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佛印大师。不巧,佛印外出,住持和尚知道东坡爱酒,就请他在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美酒香茗素肴款待。
东坡就独自斟酌,不觉有些微醉,偶一抬头,见粉墙上有佛印新题的一首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东坡见诗写得颇有哲理,总觉得禅味太浓,既然人世间离不开酒色财气,何妨因势利导,视“度”把握。于是,就在佛印题诗右侧题诗一首:《和佛印禅师诗》“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题毕,把笔一掷,乘着醉意,就离开了禅房。
翌日,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来到大相国寺拜礼佛,宋神宗看了佛印与东坡的题诗,饶有风趣。于是就笑着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应命,略一沉吟,即挥笔在佛印题诗左侧题《亦和佛印禅师诗》一首。诗云: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王安石不愧为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以诗人的慧眼,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巧妙地将酒色财气与国家社稷,人民生计结合起来,把人们恐惧的酒色财气赋予新的勃勃生机和喜庆色彩。宋神宗深为赞赏,乘兴也和诗一首,其诗云: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君臣在大相国寺以酒色财气为题,先后和诗,各抒己见,别有一番情趣,自此被传为千古佳话。
“酒色财气”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全部,谁也躲不开、离不了。关键在正确认识,适度把握,合理运用。
2012.7.15.于揽淯斋
苏轼题壁诗
考验定性
高力士为李白脱靴
青梅煮酒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