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胡”是古希伯莱语的“犹太”;
“石勒”“世龙”是古希伯莱语的“你好,平安,和平”;
羯胡人来自以色列是犹太人,不是来自西域的中亚人……。
“之所以定论成西域中亚人,那是当时人们,面对那许许多多从西域进入中原的,又都是高鼻大眼的色目人,一概而论的结果”。
石旭昊如是说。当时的我,如同听到天方夜谭,不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它打乱了我原有的,从历史书中得来的定向思维—羯胡人是西域人。如果事实属实,岂不是要改写历史了吗?
石旭昊——后赵皇帝石勒长子们69代孙,我们相识于互联网,结识于我的一篇博文《后赵羯胡 石勒 后裔》
他说:“你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说其家族是石勒后裔的人,但是你对羯胡人真正的历史并不了解,所以,我要告诉你,我们石家长辈们一千多年代代传承下来的真正历史”。
这历史就是一本凝聚着他20多年心血的书稿,《向东方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后赵国开国皇帝石勒及其民族之谜》
石旭昊这部书稿内容,来源于他们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口述历史。之所以用口述传承,只因为面对乱世纷争,家族追杀,为保性命,延绵子孙,以免引祸上身,一律废弃文字,口述背诵,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我的家族并没有传承下来什么,唯一的家谱也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烧房子一起烧没了。我仅有的一点常识也都是在历史书中了解的。对羯胡人来自西域七国,石勒是石国人的说法也深信不疑。难道,在石旭昊这里还有新的说法吗
打开了石旭昊的书稿,就如同打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走进了一道深邃的,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长廊。“在公元70——135年之间,当罗马军队占领了以色列后,焚毁了耶路撒冷,杀害了百万犹太人。以色列人开始分散天下,走向世界各地,寻找着新的家园。在这期间,有一支一万余人的希伯莱人的队伍,他们手捧着圣经《旧约全书》,按着上帝的指引,向着东方,长途跋涉,餐风露宿,历尽艰辛,最后从西域进入了中原,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其足迹从最初的聚居地山西,河北逐渐遍及整个中国北方.到石勒建立后赵国时的公元139年时,已经是近两百年左右的事了。
从书中我得知,羯胡人进入中原建立后赵国后,其文化,风俗,语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谓是无所不在,影响至今。河北方言就是羯胡话,“胡同”就是希伯来语的“大街小巷”……;食品如:茯苓饼,烧麦包子,火烧……;羯胡人擅长经商做买卖,以至于后来崛起的晋商,徽商与之不无关系。书中娓娓的叙述,详实的比对,特别是那一张张真实的图片无一不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意识到,这本书将是一部《探索与发现》,它将对原来的这段历史重新书写新的一页。
同时,在石旭昊出差之机,我们也见面交谈过,我惊奇地的发现,尽管时光已流逝了千多年,基因遗传在石旭昊身上仍有明显的“碧瞳赤须”异族特征,虽说他的耳里也遗传了一簇耳毛,这耳毛我爷,父,哥都有(传说中,石勒正因长有这簇耳毛,从小耳里就常听到军鼓声的异状),但石旭昊的眼珠是灰色与蓝色环绕着,脸颊的胡须是赤色的,眉毛浓如卧蚕,高低参差,鼻翼宽阔,整个相貌与石勒的真人画像颇为相似。
对此,石旭昊也是感触颇深,他谈起今年7月份,应武乡石勒研究会之邀,回老家武乡祭访祖地时,在石勒长子石兴当年藏身的烂柯山上,他就碰到了一位与他长着同样灰蓝眼睛的老者,那耳朵眼里长一簇耳毛的老乡更比比皆是……。(关于耳朵里的长毛,石家祖先的解释叫“啥嘛”,也就是羯胡话(古希伯来语)的“聆听上帝声音”的意思。
犹太 属阿拉伯闪米特人也叫中东“闪族”。形容其特征的词有“肤白 发黄,褐,黑或卷曲;鼻直翼阔,色目,目平,还有“碧瞳赤须”体毛较浓密等。我注意到“目平”两字,这正是中东人与西域胡人高鼻深目的区别,多年来我一直用“同化原因”来解释没有深眼眶的族人,现在才明白是种族不同罢了。
当我带着求知的欲望进入互联网,寻找着犹太与中国人血缘的谜底,在百年的考古史历史中,看到有关“中华文明西来说”“犹太文明入主中原”的学术研究,早就由来已久了。特别近年,从遍布黄河流域上千处,有五,六千年历史的“仰韶文化”的古村落遗址考古资料,到“三星堆青铜器”“金沙遗址” 的出土,同时,近年基因科学的介入,无疑不证明这一理论的可信度。
近年北京学者苏三的新作,《三星堆大猜想》(副标题:中华民族与古犹太人血缘关系的破解),更是引起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西来说”的重新关注与争鸣。
“三星堆”以它高鼻大眼的面罩,西方王室的金质玉杖,震惊了世界。苏三认为:“三星堆”明显属于犹太文明1,在大型祭祀场所摆放石子,表示祖先牌位。2,悬棺多出现四川,长江三峡一带。而犹太民族既是悬棺习俗,又有石头崇拜的传统。研究“三星堆”“金沙遗址”就必须研究中东文化,把目光放到中东才能找到其源头。
(今年3月,四川考古研究院宣布,在成都新都区又发现一处有4000年历史的较高规格的具有三星堆特征的聚落遗址,它的出现为苏三的犹太文明说提供了又一论证)
苏三的第二本新作《向东,向东,再向东》(猜想夏,商,周三代起源)也即将出版。
她的视线从三星堆转到以色列,把《圣经》作依据,阐述六,七千年前,中东气候变化,人口剧增而导致的人类向东方的大迁徙。苏三在书中大胆提出:“人类只有一个核心起源——中东”,中国古代的夏,商,周王朝也是由迁移到中国的以色列民族所构成,她把《圣经,旧约》作为王室族谱,通过书中的历史事件,分析出以色列与夏商周的关系。如,亚伯拉罕妻子“夏甲”带领子孙建立了夏王朝;以扫的妻子就是商朝之母简狄;以色列之子“旦”的子孙建立了周朝。书中还对人们关心的问题作了阐述“周公为何是以色列人?皇帝为何姓姬?汉族与中东的含族的关系等等。可以说,阅读此书,会给人带来眼界开阔,知识更新的结果。
我欣喜地发现,世界最伟大的文明——犹太文明与中国人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由于历史原因,这种联系对中国人来说已经过于遥远,属于空白。可它依旧顽强的用它沉睡地下几千年的遗物,向当代的人们诉说着这血缘的联系。
由此看来,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中东移民的迁徙史,我的先祖羯胡人,不过是近二千年时向东方移民,定居山西的又一批犹太人部落。他们与前人一样,与鲜卑人一样,建立了政权后,也就融入了这块土地,成为了真正的中国人。
另外有据可查的,还有一个犹太移民社区,就是北宋时期进入开封的犹太人,他们宣称其先祖从两河流域来,是亚当的后人。建有祷告大教堂守安息日……。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在汉唐,甚至更早的朝代就来了。主要经商,散居在各大城市,到了宋朝,繁荣的都城开封聚集了大量商贾,因而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犹太社区。坚持自我认同达一千多年之久。就连离我们最近的上世纪末,在中东铁路的兴建中,就有6万多犹太人从俄罗斯来到中国东北,生活了近百年。
战争,动乱,灭胡,朝代更替等,把早已进入中原的犹太人,羯胡,鲜卑,羌,狄,戎,契丹,中亚人混合成了一个“汉”。随后,元朝建立时,忽必烈蒙古大军进入中原时,又带来了大批色目人,就是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军队。
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后,就为同化异族人制定了严刑酷法,“凡色目人必须与汉人通婚,男娶汉女,女嫁汉男;二胡之间不能通婚,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宫为奴;同时禁胡服,胡语,胡姓。这些强制措施加速了各民族的汉化,也使世代坚守犹太信仰的开封犹太人为求自保,一部分归于汉,一部分归于回。(列维改姓李,示巴改姓石,亚当改姓艾……)
近年,开封犹太人依旧固守着祖先的教义,正积极准备恢复其犹太教,重建开封犹太大教堂。所以,通晓中国历史的学者就说过说:“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本身就是个超级混血儿。”
一位叫阮炜的学者还著文,将犹太与华人的相同之处一一列举:
1,同有散居,迁徙的习惯,犹太人,华人的移民,可说是全球无所不在,通过移民建立一个个群体,逐渐兴旺发达。
2,犹太,华人均重视教育,家庭,伦理,崇尚“劳心者治人”。仅从美国的校园来看,白种人喜欢户外体能运动,犹太,华人学生喜欢室内研究做学问,是能静下心做事的民族。
3,犹太与华人都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犹太人以精明小气吝啬著称,善经商,讲诚信,恪守规则。
(而羯胡人聚居地的山西人,不是也已“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花的山西老抠”而闻名吗?而晋商的崛起不也是坚守诚信,才成为汇通天下的票号吗?仅从这点看,说是犹太后裔颇能获得认同)。
历史告诉我们,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有着割不断的情愫,古犹太先人在中国各地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足迹。正是他们一批一批的向东方迁移,把中东文明带进了中原,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我期待起着石旭昊所著的家史《向东方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后赵国开国皇帝石勒及其民族之谜》的早日出版。
我坚信,它的出版将会为“中华文明西来说”又添上浓彩的一笔,为中华文明历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