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期,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神圣经典,认为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协调供给和需求,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就完全可以实现国民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时不需要政府的介入,国家政府只是充当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的“守夜人”。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理论主张和“干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政策主张,自然就成为市场经济各国的圣经教条。
但20世纪30年代的特大经济危机,使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普遍认识到市场也会失灵,单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有效地配置国民资源,还必须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宏观调控。于是实践上的“罗斯福新政”和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在此着重于经济学主流的看法。经济学家使用模型化理论解释或了解这个状况。
关于市场失灵的原因,,于2001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1943-)曾从竞争缺点、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市场残缺、信息不足、失业膨胀、收入分配和优效物品八个方面,概括和描述了上述市场失灵的主要根源,具体可以将市场失灵的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原则之间存在矛盾。首先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帕累托最优概念与社会收入公平原则不一定一致,效率与公平是市场无法自行解决的一对矛盾。其次是价值取向问题,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会产生矛盾,市场无法自行解决这类冲突,极端的例子就是吸毒,尽管吸毒能给吸毒者带来极大的效用,但这却不是社会所赞同的
第二,公共产品供给失衡问题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即那些同时被许多个人共同消费的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无法排他,不必排他,或者不值得排他),也就是说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或某个区域整体提供,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或集团消费。以国防安全为例,国防安全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全体国人都能享受得到,我们无法采取措施去排除某些人对国防安全的享用权,而且从成本效益来看,我们也没有必要或者不值得采取什么措施去排除某些人的享用权。
2、生产公共产品的收益也具有非排他性,也就是说谁投资不见得谁就受益,或者说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是有巨大的差异。以灯塔为例,投资者从中得到的与投资相比,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从灯塔中得到的服务是面向整个区域所有成员的,无法将其分割出来归个人或集团,消费者的增加并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多一个消费品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
3、非营利性。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提高公共福利和社会效益。
4、公共产品消费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公共产品的生产具有较高甚至是无法估量的私人交易成本。
鉴于以上公共产品的特征,在市场情况下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于成本太高,私人或营利组织不愿承担;二是“搭便车”现象,期望别人出钱,自己享受同样的权利,但这最终也会导致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公共产品就是市场无法有效率地供给或市场根本就不能提供的物品。
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市场在原则上就无法有效率地提供的物品,如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卫生、司法、国防等。第二类是为市场有效率地运转提供条件的公共产品,如保护财产所有权,控制垄断,建立和维护社会制度等。第三类是市场根本无法提供的物品,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人权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等。
第三,市场的外部性现象。按照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要求,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关系都是通过市场发生联系,在市场以外不存在成本与收益的相关性。但在事实上,社会中大量存在着无需影响价格,就能直接影响他人经济利益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影响经济学称之为外部经济效应,或称为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市场以外向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这种便利或成本往往是相关者行为的自愿非自愿结果。外部效应可导致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时产生偏差。当存在外部效应时,各个市场主体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之和就不再等于社会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这里要提出的是,市场的外部效应有正负之分,外部正效应是指企业带给社会的生产成本小于企业耗费的成本,或者说它的外部效应给他人或社会带来一种“搭便车”的利益,获利者不需要支付成本,如技术进步。反之,外部负效应指某一企业带给社会的生产成本大于企业耗费的成本,环境污染就是典型。
第四,经济周期与危机。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周期性,伴随着经济周期涨落而来的是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率,给人们带来物价飞涨与失业的痛苦。稳定经济进行,熨平经济周期的波纹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五,贫富分化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有些人因为拥有稀缺的资源或技能而得到高收入,变得很富有,但另一些人却因资源缺乏而难以维持生计,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结果的不公平和贫富分化问题。
由于市场具有上述失灵问题,因此,我们不但需要市场这种资源配置机制,而且还需要市场之外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