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说法:现在吃得苦,以后就会有地位,过着高人一等的日子。
现在的解释:只有艰苦奋斗,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
古时和现在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基本意思就是吃尽了苦头,才有可能成为上等人。
人都有一个本能:总是在计算付出和回报是不是等价的。人们在吃苦前,当然要计算苦与收获之间的关系,如果“付出多而收获少”,大家是不愿意做的,感觉不公平,愿意做的人,往往被认为不精明;如果“付出与收获是平衡的”,这是公平的,大家是愿意做的;如果“付出少而收获多”,大家就抢着去做。在衡量“付出与收获”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就是时间,时间也是宝贵的,等待是痛苦的;一个苦的回报越大越迅速,大家越喜欢吃这个苦。知识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习知识,立即就可以模仿和人云亦云,这个苦的回报不仅迅速,而且非常大;读书是最理想的“付出少而收获多”,而且回报非常迅速,于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孩子读书,这其实是非常严重的功利心理;如果把温柔的面纱揭去,就是赤裸裸的贪婪行为,只不过这贪婪行为受到大家的热情歌颂。
自从我知道什么是智慧后,我就认为把“苦中苦”理解为“吃尽了苦头”实在是太表面了,苦与“苦中苦”应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苦是有回报的,“吃尽了苦”的苦还是苦,我们付出的苦与我们将来的收获是值得的;“吃尽了苦”的苦是有巨大回报的苦,不是“苦中苦”。那么,“苦中苦”是什么?“苦中苦”是比苦还苦的东西,苦是有回报的,比苦还苦是没有回报,“苦中苦”就是我们付出了苦而没有收获;没有收获的苦就是“苦中苦”。
如果苦的回报是甜,我们以甜为标准去衡量“苦中苦”,“苦中苦”的确是没有回报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发现“苦中苦”是有回报的,“苦中苦”的回报是“甜上甜”而不是甜。于是,公平又一次出现了:吃苦得到甜,吃“苦中苦”得到“甜上甜”。“甜上甜”总是姗姗来迟,总是在你没有了贪婪之心后,以“苦中苦”为乐的时候,才能出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真正看清楚她美丽的面容。得到“甜上甜”的人在告诉大家什么是“甜上甜”的时候,大家总是把“甜上甜”当成了甜,这就是你没有“甜上甜”,你就不知道什么是“甜上甜”。
大家总是把“苦中苦”当成了苦,把“甜上甜”当成了甜,吃苦就要得到甜,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坚持长期的没有收获的苦,当然也就无法得到“甜上甜”。
学习是苦,得到的知识是甜。
思考是“苦中苦”,得到的智慧是“甜上甜”。
锻炼是苦,得到的肌肉是甜。
静坐是“苦中苦”,得到的内气是“甜上甜”。
真正的“人上人”是有“甜上甜”的人。
有一天,梦中的我成为小学的校长,我在教育小学生弄明白苦与“苦中苦”,让这些小学生去吃“苦中苦”,让他们坚持三年,他们都得到了“甜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