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需要先声明两点:
第一,本文是我所写的《管理文化》一书中的部分内容,且是初稿,未加以仔细整理。但因所引材料很有趣味性,故单成一文在此贴出。
第二,本文多数材料来源于百度,虽不能完全保证其准确性,不过我认为那是可以证实的,就采用了。如果有哪位认为所引资料是错误的,请指出来。在此,我预先表示感谢。我的态度是,只要我认为没有错,我将: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正文:
百度百科中“男爵”词条中有这样一段话:“英国5级贵族大致定型于13—15世纪。它与中国周初的5级贵族分封制不同。不是在某一特定时刻一次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定制的。”这段话的言外之意,中国周初的五级贵族分封制只是在某一特定时刻一次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定制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中国古代的爵位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且有明显的脉络和形成逻辑。周初的爵位分封,仅仅是把爵位等级以立法和实施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在此之前,这些爵位都早已存在并使用,只不过之前的等级与周初分封的等级不完全相同而已。但即使有不同,夏商时期的爵位的名称与地位、作用的衍变却是周初五级贵族分封制得以形成与定型的基础甚至是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本文的目的也正是要对此进行阐述。
对于“公共事业”、“公推”、“公有制”、“公家的东西”、“公然”等词语中的“公”字,很多人以为与“共”相同,认为它是“大家共同”的意思。其实这个字原本的含义并非如此。中国上古时期,有“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时期与后来的区别就在于,当时是“公天下”,也就是所谓的“禅让制”,但到了夏禹死后,这种权力传承方式终于成功地改变为“家天下”,禹的儿子杀掉了禹在名义上指定的继承人益,自己继承了禹的权力地位,自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了。那么,“公天下”是否就是指“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的意思呢?不是的。“公”是首领的意思。
按照我们现代普通人的认知,公侯伯子男,这是五种爵位。这五种爵位的地位高低是不同的,公最高,男最低,从公到男,逐个降低。但这种排列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这种爵位制度真正等级森严起来,是在周建立之后。而在周之前的夏、商,甚至更早的三皇五帝时代,所有部落的首领都是公。因为,公就是首领的意思。而侯伯子男则是公的几种别称,具体是代指部落首领的类型,而不是等级。等级是分上下的,而类型则不是,这个类型是根据技能、才能的种类划分的。要弄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不能不说一说相关文字的衍变。
“公”字是个会意字。按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因此其本义是:公正,无私。在《说文》解释“公”的含义也是:平分也。但这并不表明这个平分是在“天下”范围内平分,而是在部落、部族范围内平分的意思。而有权在部落、部族范围内进行分配的人,是部落首领。因此,当有数个部落联合成为一个更大的政治集团时,这些部落的首领的称号就是“公”。所谓“公”,就是“王”,或者“皇”,或者“帝”,或者“圣”。在当时,这几个字是同样的含义,也是同样的读音。这个部落联盟组成的政治集团对于事务的处理方法,就是各个公在一起共同商讨而作出决议。这样的部落联盟并非一个,而是有数个,比如:黄帝时代,这样的部落联盟就有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蚩尤部落联盟等。各个联盟之间也相互争战,为了战争和其他重要事务(比如应对天灾,大洪水时期的大禹治水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的需要,每个联盟内部必须要统一指挥权,于是联盟内部的所有“公”共同推举出一个最有能力、最有威信的“公”来领导大家,这个人就是最大的公,在中国古代,这个最大的公就被称为“王”。这样,就把“王”和“公”区别开来了(这件事如果拿后世的事来对比说明的话,元帅军衔上面推举出一位大元帅军衔可有一比)。同样,“皇”、“帝”、“圣”等字也是指“王”,而不是指“公”了。至于“皇”、“帝”、“圣”等与“王”的区别,则是在不同阶段对王的不同称呼,这也体现了王权越来越集中的历史事实。
前文说了,部落联盟集团中,王是首脑,“皇”、“帝”、“圣”都是对王的称号(这就好比后世给皇帝上的尊号一样)。那么同样在这个集团中,其他部落的首领们仍然称为“公”。但公与公也有不同,比如说,有的公是部落(或称为族)中最长者,有的公是因为本领高超、射(箭)技出众,有的公是因为生产技能高明,又有上阵拼杀的本事,而有的公则是在其他方面有才华。如此一来,为了管理和分配任务的方便,就有必要对这些公进行分类,分别命名。其中,以年龄最长者为公的,称为伯(《说文》:伯,长也);以本领高超、射(箭)技出众者为公者,称为侯(侯:象形。从人,从厂( hàn),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箭靶。《说文》:矦,春饷所射矦也);以生产技能高明,又有上阵拼杀的本事者为公者,称为男(男字的解释有二:一是从田从力,这是指农耕文明的基础劳动力;二是从甲从刀,这是国家武力的基本保证。所以男,是指和平时是劳力,战争时是战士);以在其他方面有才华者为公的,称为子(子这个字的来源和传承比较复杂,后面有详解)。当然,这种爵位命名,其实是按其类型划分的,所以相互之间并无等级高下之别。而这种划分并不是强制化实行的。所以,公也可称伯,伯也可称侯,侯也可称子,并非固定。这种情况到商代时仍然如此。至于这种情况开始的时间,只能推断起于三皇五帝时期,那时候,各部落为合力应对天灾或者战争等灾难而形成部落联盟,爵位才有出现的可能性。
夏商周,三个朝代是国家形态从草创走向完善的过程。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夏代,虽然已经建立了国家这种社会形态,但尚属草创期。我认为,在当时有很多部落跟原始社会没什么区别,或者说,变化不大。在很多部落内部,首领的产生和继承,还是实行原始推举制,甚至由夏王划分的下属方国也会有这种情况存在,只不过,首领人选的产生范围发生了变化——有可能是从全部落范围推举变为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近亲家族中推举。当时的中华文化圈范围不像后世那么大,而且这个圈子也是分层的,从内到外影响逐渐减弱,我们在这里暂且将其分为内圈、外圈、更外圈,以及圈外。内圈是夏朝直接控制和直接指挥的地域;外圈是受夏朝影响很深,一般来说会听从夏朝指挥,但有很大独立性的地域;更外圈则是受到夏朝影响,但影响并不是特别深,也不会听从夏朝指挥,甚至通常与夏朝为敌的地域;圈外则是夏朝的影响极微,且受中华文化影响极弱的地域。夏朝的都城不定,基本上,夏朝都城经常会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季节等原因而发生变更。当然,这个变更的地域范围在现在看来其实也并不是很大,因为毕竟夏朝时,国家最大疆域也并不太大。夏朝的爵位制度具体体现在其贡赋制度当中。
在《禹贡》中记载,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
甸服:距离夏都城五百里以内的方国部落是夏都城的主要粮食供应区。百里之内者赋纳带秸秆的谷物;再往外百里者赋纳禾穗;三百里外者赋纳带稃的谷物;四百里外者赋纳粗米;五百里外者赋纳精米。侯服:距离夏都城五百至一千里间的方国部落是夏后氏的氏族诸侯部落的封地。先小后大,五百里至六百里为采地(即卿大夫的封地);六、七百里为男爵小国;八至千里地为侯伯大国。绥服:距离夏都城一千至一千五百里为夏后势力所及的边缘区域。其三百里内的可推行掌管文化教育,二百里外的推行发挥武威卫戍。要服:距离夏都城一千五百至二千里为夏后必须通过结盟交涉的方法而施加影响的区域。三百里内通过同盟和平相处,二百里外为夏民的流放地。荒服:距离夏都城二千至二千五百里处为异族疆域,与夏后氏只有间接的沟通。三百里内的是各少数民族,二百里外是流放地。九等和五服的描述是周人对夏朝赋纳经济的看法,非必夏代实况。如铁、镂不大可能是夏代所见物品,夏时期的诸侯爵位也无法考证。但是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如夏后根据道途远近及各地生产情况来缴纳不同的产物,应当为夏代实况。(注①:这些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百度百科《夏》词条。)
由此可见,夏朝时,作为夏王直属大臣的卿大夫的封地近于有爵位的直属方国。这也表明,有爵位的方国,无论夏王能够对这些方国君主的控制力如何,其独立性都更高于卿大夫。而夏王(夏朝的王不叫“王”,而叫“后”,应该是“皇天后土”的意思)对其属国的控制能力受当时生产力和政权辐射力的限制,除了少数极为强势的夏王以外,这种控制通常都是极为松散的。至于各种爵位的区别,虽然限于材料的缺乏而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天下共主的夏朝庭,所控制的土地必然是当时最好的。同样,离夏王越近的土地也基本上越好。由此可见,小方国未必比大方国地位低。也就是说,当时很有可能男爵并不比侯爵伯爵等级地位低。这一点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明,但可从后来的商代爵位可以看出。
商代的爵位没有等级之分,伯也可称侯,侯也可称子。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伯、侯、子等爵位名称所代表的,是爵位的类型而不是等级。这是国家形态和体制不成熟的体现,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所以,商代如此,商承夏制,夏代也应该如此。
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字,五个爵位,五种称呼,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地衍变着。
公,最早是指原始社会部落的首领,而之所以能够成为首领的原因就是此人在部落内进行分配时,大家都认为公平,所以称之为公,这是公的主要含义。另外,在古代,公又通“翁”,指父亲、长辈。奴隶制国家建立前后,原来由原始部落转化而成的属国君主的称号仍然叫做公。但此时的公已经分为侯、伯、子、男,以及公,这五种类型了。此时的诸侯名号虽然是爵位,却与等级高下并不挂钩。也就是说,公爵并不比侯伯子男爵更高等级。但从以后公设为五爵最高这一事实来推断,此时仍只称公者,应该是方国中实力和地盘最大的几个,他的方国中拥有的技能人才也最全面。作为爵位的公的称号,因其实力、地盘,以及长久以来人们对“公”这个称号的习惯性尊崇,使得公爵在周代区分爵位等级时成为五爵之中最高级别。另外,除了爵位以外,由于公这个称号中带有尊崇含义,许多上层社会的人们之间也互相称对方“某公”,以示对对方的尊重之意。此例一开,在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身份高贵者方可使用,但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礼崩乐坏”,这种尊称逐渐扩展到社会中下层,到了后世,公成了对于男性有德者、年高者、地位高者等人的普遍的尊称了。周代对于封为公爵的,还分为本爵公爵和王官公爵两种。本爵公爵,是指这个诸侯的爵位本来就是公爵,当然要称之为公了。而王官公爵,则是指这个诸侯的本爵并非公爵,通常是伯爵,有的是侯爵,甚至是子爵,但此人入王庭作了高级王官,比如天子三公,或者王朝卿士,就称为公。这也是公爵,但这与本爵不同的是,它只限于入为王官的这位诸侯一身一世,而袭其爵的接班人并不承袭这个公爵,而是继承这个诸侯原来的本爵。
另外,公本指所有诸侯首领还有一证据。即使是周代确立了严格的等级之后,诸侯中还有这样一种习惯:诸侯生称爵,死称公。这是诸侯称公的又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臣下尊君的称号,同时也隐隐说明了“公”很可能就是所有首领的原始称号。
侯,原是公的一种。侯字的本义,是箭靶。也就是说,称为侯的公,是箭术高超的首领。当时,天下争战频繁,军事将领为首领的部落必然在争战杀伐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从而为人所看重。同时,频繁的相互杀伐,必然促使以军事战争技能为主的侯成为所有公的代表和学习的榜样,所有的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军事首领。这最终导致除王以外的各方国君主,其通称并非是“诸公”,而是“诸侯”。同样原因,到了西周初年五爵排序时,侯也就成为仅次于传统的“公”这个称号的,位于第二的爵位名称。
在周代五爵中,公和侯是高级爵位,而伯子男都是低级爵位高级爵位的封地都在王畿以外,也就是说公国和侯国都是王室直属封地以外的大国。而低级爵位则分为畿内爵和畿外爵两种,前者封地是在王室直属封地以内的国,后者封地则是在王室直属封地以外的国,但无论是畿内还是畿外,都是小国。当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大国和小国是用实力来说话的。吴国是伯国,但一度称霸与诸侯;楚国更是子爵国,然而既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还早早就自封为王爵,周天子也莫耐之何,这才是真正的大国。
伯,是一个很特别的爵位名称,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字。《说文》:伯,长也。伯的本义是排行第一,老大的意思。另外,它还有几个意思:一、伯父中的伯,读作bó,是比父亲年长的父辈,也就是父亲的哥哥;二,有的地区,将父亲称为伯,读作bāi(我们老家,有时长辈对非直系晚辈说到晚辈的父亲时,就常常说“你伯怎么怎么的”,这里的伯,其实就是爸的意思,但读成bāi);三,与“爸”字通用,读音和含义都与“爸”字相同,这是与第二种解释差不多的,至于与第二种解释的读音不同,应该是各地方言传承不同造成的;四、与“霸”字通用,也读成“霸”,其实这种解释也是很有道理的,伯的本义就是排行第一,春秋时称霸也是在诸侯中当老大,所以说“称伯”和“称霸”确实是一个道理,至于读音,恐怕那时两字的读音就是相同的,这有例证——《韩非子》中有一句,“桓公五伯之上也”既可证明;五、《逸周书·武顺解》云:“五五二十五曰元卒……四卒成卫曰伯。”说明伯原为由百人组成的战斗编队,进而引申为百夫长之称,最后演变为一级爵称,这种解释也可算是伯这种爵位的来源之一。因为伯字的含义是老大,而各部落的首领、各方国的君主确实是其方国中的老大(最有权力的人),所以春秋时期各诸侯也常常被称为“诸方伯”(说明一下,之所以叫方国,是因为周代实行井田制,田是方型,且国家城池也通常是方型的,故称方国。另,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诸方伯”的意思其实就是:各位方国老大。怎么听着这么像黑社会头子开会的口吻呢?)。在五等爵位中,伯爵位列第三。我想,之所以号称“老大”的伯,只排在第三,是因为:公以其实力和习惯影响稳居第一,侯则因武力强横处于第二,毕竟天下是打下来的,这一点伯肯定比不上,而伯呢,肯定是一方首领,有后盾,但没有公厚实,又不如侯能打,即使在军事上排行,也只是百夫长,属于下级军官,所以只能排在第三位,爵位等级上也只能属于低级爵位之首。在周代,伯这个爵位确实是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公侯是高级爵位,而伯子男则属于低级爵位,只不过,相对子男两爵,伯还算是高的,因此可以这样说,伯爵是低级爵位,但伯爵是低级爵位中的高级爵位。
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先秦时作为实封制的五爵逐渐被取消,而代之以虚封制,即只有名义和俸禄,而没有实际的封地了。并且,有的朝代在五爵的设立上也做了很大改变,比如,有的朝代只有公侯伯三爵,而取消了子男两爵。估计这跟《春秋》中的一句话有关:“伯子男一也”。当然,那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至于子和男这两种爵位,另有出处。子原来是个姓,是一个很古老、很有名的部落。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好”氏(商王朝国姓殷别姓子),据历史学家杨荣国先生称,子原先写作“好”,读子,而“女”是表示原先是母系氏族。殷商帝王家族子姓是从契开始的。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父亲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辞海载“契母吞燕卵而生契,故曰子氏。”这就是子姓的来历。玄鸟是子姓的图腾,屈原诗文里说它是凤鸟,汉朝人说是燕子。说明一下,后来的商朝建立者汤,就是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至于商朝帝王又姓殷,那是因为他们住在殷地的缘故。
子姓这个部落曾经很有实力,历史也很悠久,当然,地位是很高的,也就是说,很尊贵。但到了后来,这个部落出来的人地位仍然很尊贵,但这个部落却已经没什么实力了。但从这个部落出来的人,大都很有才能,这些人当中有许多人在其他部落或方国取得了很多成就(估计子姓部落是最善于教育人才的,而且有着极好的教育和学习传统),于是造成当时天下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子姓的后人都很有才能。并且由这种认识扩展到另一个推论:有才能的人必为子姓后人,至少,与子姓关系极深。所以,后来对有才能的人,或者说贤人,在名字中都要加上个子字,以示对此人的尊敬和对此人才能的认可。后来,当子字几乎成了尊敬的代名词之后,人们对凡是地位尊崇、名望高、学问大的人,都在其名字中(或前或后)加上个子字,以示尊重。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子爵国家的君主以外,还有很多人,比如老子、孔子、墨子、子思、子文、子鱼等人,也被尊称为子的原因。同样,子爵的获得者,至少在早期,都是以某种或某些技能、才华而取得相当成就的人,其中就不乏曾经做过卿大夫的人——在中国古代,子一度成为士大夫的通称。从子姓的来历也可以推断,子演化为爵位,应当是起于商代。商代王族本来就是子姓,那么,当时被封为子爵的人应该是出身王族的王、公的后人。到了周灭商之后,周承商制,沿用了子的爵号。但是,在西周初年分封时,似乎受封的子爵很少,且多为畿内小国。如沈子、郜子、刘子等。这个时候,作为爵位的子爵已经下降为低级爵位中的第二等了(低级爵位有三等,即:伯、子、男)。
男爵的来历就简单多了,男字的解释有二:一是从田从力,这是农耕文明的基础劳动力,其所受重视可知;二是从甲从刀,这是国家武力的基本保证。所以男爵是授与耕战者的爵位。这个爵位曾经是个极高的爵位,是王自身所拥有的爵位——一个农业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件世俗之事就是种地和国家武力,对这两件事拥有最高权力的,当然只能是王了。也就是说,男爵,从一产生,就是一个务实的爵位。但也正因如此,随着王权地位的提高,王权越来越被神化,世俗事务及其相关官职、爵位的地位则在相对下降。而社会人口的增加导致社会事务的复杂化,致使王权中的神权与世俗权相分离,王权与神权趋向统一,而世俗权则迅速下放,成为授予臣子的一个低级爵位,这就是五爵中的男爵。西周初年分封时,似乎受封的男爵更少,现在可以明确肯定为男爵的,只有许子,且也是畿内爵,也就是王室直属封地内的小国。
公侯伯子男,分封建籓。现在有些人对于这种制度相当推崇。从他们的言论中,似乎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改分封制为郡县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极大缺陷似的。甚至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也归结于此。这就有点贻笑大方了。西方人羡慕我们的大一统政治羡慕了千年之久,现在我们有些人却要回过头去羡慕人家欧洲的各国分裂状态,实在有点滑天下之大稽。
在一片区域内的分裂与统一,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极为重要的,况这些因素之间又能产生相互作用:山脉水系平原沙漠的分布、经济类动植物的分布、相关物种的有无及引进时间早晚、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水土的保持程度和保持难度、气候气温的适宜程度、医农军政科技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人类族群生活方式以及所导致的人口增长速度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在这片区域内适宜采取何种政治组织架构,而长期的政治组织架构又对当地政治文化思维和文化传统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才是分裂和统一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地理、物产、矿藏分布,以及气候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只能采取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才能统筹资源,应对人口的增长与资源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一点,历史事实就可以证明:中国历史上曾经因为各种原因而有许多次地方割据、分裂为数国的状况出现,然而,无论如何乱世,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大一统政治思维,并最终统一。细分析每一次分裂后统一的根本原因,其政治原因往往起于经济原因,而经济原因则起于地理、气候、资源等原因。所以说,“中华民族的统一是大势所趋”,绝对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而是由许多深刻而复杂的因素所导致的现实需要。
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可以实行分封制,而到了后世就不可行了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第一,夏代初,中华文化圈还比较小,从夏初到东周,中华文化圈是处于在现在的这个中国版图内的扩张时期,当时人口少,所需耗费资源也少,当时的资源供得起分封制的社会分裂状态;第二,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但正由于此,医学技术不发达,人口增长相当缓慢,而各诸侯国之间是大块空地,因此土地资源的矛盾并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是说,当时有足够的土地资源供统治阶层分封,后世就不行了,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中央政权对地方要保持控制能力,就不能给地方政权放权太多,如此一来分封制自然难以实行,毕竟,兵民是战争之本,而西汉的七国之乱也正证明了这一点。
与中国的情况相对,最明显的,是欧洲。欧洲现在诸国林立的格局,是由其历史上长期实行分封制而导致的。欧洲之所以能够长期实行分封制,原因在于:第一,欧洲的自然资源和矿产丰富,足供分封制;第二,欧洲人口相对要少得多,而且医学曾经长期落后,因此人口长期增长缓慢,况且,欧洲曾因大规模疾病而导致人口大量下降的史实,也足以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前,欧洲没有一个足以与宗教相抗衡的学说和学派整合古代欧洲的思想界和知识分子,因此,基督教很快将欧洲思想界统一于自己的大旗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不同在于它不是完全的政教合一,这决定了它既在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又在世俗政权之外处于超然的地位,但它与世俗政权对人心控制上的天然矛盾决定了,它不能任由世俗政权坐大,而削弱世俗政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之保持分裂状态,永远不能统一,这一点基督教做到了,而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使欧洲坚持实行分封制。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明长期昌盛,是因为文化、管理和技术的先进,但资源始终是个弱点,尤其是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铁矿的质量和数量可以说是长期限制生产力发展的瓶颈。这一点,有许多人已经做过论述,此处不再赘叙。反观古代欧洲,资源丰富,但文化、管理和技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是在古代长期不如中国文明昌盛的根本原因。同理,这也是在近代,欧洲文化、管理、科技发展起来后一举占据世界龙头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东西方文化兴衰的原因绝不仅仅是这些,本文到此已经跑题太多,也就不再往下说了。
前面提到,《春秋》中的有一句话:“伯子男一也”。意思是说,伯、子、男,这三个爵位是一类的。哪一类呢?都是低级爵位。说点题外话,我记得看到这一句话时,马上就联想到了我刚参加工作时,当时会计职称分三级:高、中、初级。其中初级会计职称是分两个档的:最低的是会计员,高一档的是助理会计师。相比“伯子男一也”,则当时的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也是可以称为“一也”的——都是初级职称。当然,现在这两档已经合并成一档了,且改名为:初级会计师职称。子爵和男爵在周代就分封得很少(至少从现有资料来看是这样,但也可能不对),到了后世,更是时设时废。
可见,从周代开始,这两个爵位就已经不受重视了。当然,再不受重视,那也是爵位,在周朝时也是有封地和国城的。所以,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就朝两个方向发展了:一个方向,是轻视,或者用以称呼小的事物;另一个方向,则是重视,用以成为了平民中有一定身份者的代名词了。
先来看“子”字。从轻视或者用以称呼小的事物方向发展角度来说,通常读为轻声,比如:比如胖子、瘦子、这小子、呆子、样子、孩子,等等。但还有一种情况,子也读为重声,也是爵位,却指的是本爵为伯爵甚至侯爵更甚至公爵的诸侯,这个时候称那位诸侯为子爵,是一种贬义的说法,或者说,是一种骂人的话。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华夏民族早期是以人的地位论身份贵贱的,这一点不仅仅是国家制度,而且已经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正是由于这种文化,那时的人骂人的话就是贬低对方的身份:一种是说对方是奴仆,社会地位极为低下,或者用比对方身份低的称号来称呼对方,比如“竖子”“竖儒”“好奴才”“杀才”等;另一种把对方说成是动物,因为前提是“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把人说成是动物,是对人的极大侮辱,比如“鼠辈”“豚犬”“狗官”“猪狗不如”“蛇蝎”等;第三种是把对方比喻成被社会所轻视的事物或者与当时社会道德所违的行为,比如“夯货,呆子”“蹄子”“淫妇”“乱臣贼子”“混帐”等。至于用性和生殖器官来骂人,则是后世随着少数民族多次入侵,由入侵的少数民族带来的。而少数民族之所以认为这是骂人的话,其实还出于对性的神秘感。应该说,这本来是愚昧的表现。汉人自元代以后在这方面倒是被同化了不少。不得不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倒退。又扯远了,还是回来再说称高爵位的为子爵的事。其实,正如前面所说,这也是一种骂人,是不齿于被骂的那位诸侯的言行,而用这种方式表明对方根本不够其本爵身份的意思,所以说,这是鄙视对方到将其看贬了的做法。
从重视角度来说,子字就成为了平民中有一定身份者的代名词了。比如说,古代很多人起名字,尤其是起字的时候,往往喜欢加上个“子”字,如:张良,字子房;司马迁,字子长;杜甫,字子美;赵云,字子龙;王勃,字子安;曹仁,字子孝;清末大刀王五,名子斌;等等。这种起名法,其实是一种荣誉观的体现,是后世之人对于起此名者能够拥有与子相配的才能和功业的一种期盼。又比如,称呼某一类人时,子作为重读音字来读,也是一种尊称,如:夫子,男子,女子,士子、才子,等。而且,子字曾经还作为交谈时称呼对方的敬称,也就是“你”的意思。比如在《论语》中所记:“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或者《诗经》中著名的那句:“执子之后,与子偕老。”
另外,子字还被设定为天干地支中地支的第一位的称号,这就有点意思了。地支本指的是天相,有人说,地支中的子,是指万物发生的现象,有人说如事物之始同婴儿一般。具体指的是什么含义,我也不知道,权且列出,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
再来看“男”字。男爵在周代五爵中等级最低,到了后世,封为男爵的更少,甚至许多朝代根本不设此爵。但也因此,后世对于男字,通常只用其作性别符号之意,其所附带的褒贬之义最少。除此之外,只有极少数地方用之表示尊卑,而且通常是用以自称或者自谦时。后世男字的用法主要有:一,性别符号,与女相对;二,用其引申义“儿子”的意思,比如:“下有三男两女”;三,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比如《三国演义》中失街亭一段中司马昭与其父司马懿的谈话中有这样一句:“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四,有许多地方,男本来是用来对他人自称的词,但后来人们又创造出了一个字“俺”来承担自称的含义,所以“男”字的这种用法在多数字典和词典中都找不到,但我发现,包括我老家在内,许多地方对“俺”的发音却是“男”,所以我怀疑,“俺”字可能本来是“男”字,并且,这个字用做自称时,并无性别符号的含义,女性也可如此自指,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谈。
从上面可以看出,上古到先秦的爵位制度是当时社会高层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也对后世的社会管理、文化、习俗,以及政治思想等具有重大影响,是研究管理制度和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